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5日讯(记者陈其雄 通讯员沈伟)武汉市涨渡湖水上森林公园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有人用“池杉鹭鸟俱自得,近水远湖皆有情”这样的句子来描述它的美。

11月4日中午,长江日报记者在该公园大门口看到,几位手里拎着铁皮桶的男子正在公园内巡逻。他们均是涨渡湖湿地党员志愿护卫队的队员。当天中午,他们吃完午饭就相约来到该公园从事义务清理垃圾工作。把该公园里的垃圾清理完毕后,他们还要赶回单位上班。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心得体会(像保护眼睛一样)(1)

护卫队队员王利在水上森林中巡逻。记者陈其雄 摄

护卫队中年龄较大的队员王利今年44岁,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是党龄达20年的共产党员。他身材壮实,精力充沛,说起话来简短有力。1998年到2011年,他曾在海军某部服役,并于2002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5月,他到涨渡湖街道办事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上班。小时候,他就特别喜欢与小伙伴们到水上森林游玩,对其中的花草虫鱼有很深的依恋之情。主动加入护卫队后,他就经常与其他队员一道,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到公园里巡逻,认真从事清洁环境、劝导市民文明游园等工作。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心得体会(像保护眼睛一样)(2)

护卫队队员在水上森林中巡逻。记者陈其雄 摄

护卫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景俊凯是山东济南人,是党龄不足半年的共产党员。2020年6月,他从山东理工大学毕业。去年年底,他被录用为涨渡湖街道办事处科员。加入护卫队后,业余时间他爱骑电动车或蹭其他护卫队队员的私家车前往水上森林公园巡逻及配合专业人员从事野生动物救助工作。今年6月的一天,他看到公园里有一只受伤的不能飞行的红嘴小鸟,这只小鸟的嘴与脚是红色的,其头、颈、喉和胸部呈黑色,其上体为蓝灰色,从其头顶至后颈部还有一个亮丽的白斑……“在该公园里鹭鸟最多,而这是一只长相特殊、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野鸟!”他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拾捡起来放进纸箱中保护起来,并将它带回队里喂养。三天后,这只小鸟康复,被他与队友放归大自然。经查,这是一只红嘴蓝鹊。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心得体会(像保护眼睛一样)(3)

护卫队队员在水上森林中巡逻。记者陈其雄 摄

护卫队队员孙建新今年38岁,他是新洲区仓埠街人。2004年到2020年他在部队服役时,一次立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八次获嘉奖。今年1月份,转业回到新洲老家的他在涨渡湖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中心上班。他成为护卫队队员之后,每个工作日早晨他都会开私家车赶到该公园大门口,然后步行进入公园内晨练与巡逻,晨练完他再赶往单位上班。他也爱到公园里散心及做同环境保护有关的事:“向游园市民宣传文明游园知识,告诉市民不能在公园里钓鱼、不能捕捉与吓唬野鸟……”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心得体会(像保护眼睛一样)(4)

护卫队现任队长孙辉在水上森林中巡逻。记者陈其雄 摄

护卫队现任队长孙辉于202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目前是涨渡湖街青泥湖生产大队的副大队长。他说,上小学与中学时他经常与同学们去水上森林游玩,对其中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2010年,他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到外地打工。2018年,他回到老家,在从事日常工作的同时,还将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环保活动中。

孙辉介绍,涨渡湖湿地党员志愿护卫队是2018年3月成立的,目前该护卫队拥有30名队员,其中19人为共产党员,余下的11人为入党积极分子。护卫队队员来自涨渡湖街道办事处与多个生产大队,全是热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愿意无偿为环保事业奉献力量的人。

为防止不法分子趁黑夜进入水上森林偷偷捕鱼或捉鸟,护卫队有时会安排队员们夜间到水上森林值守。另外,队员们还一直坚持从事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湿地工作。每次获知有人要到湿地中放生动物消息时,护卫队队员都会立即赶到现场,配合相关部门执法人员对放生过程进行监督,“绝不允许他们将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巴西龟等外来物种放进湿地中!”

孙辉说,2020年的一天,队员张源在水上森林中巡逻时,看到路边草丛中长着一株开着黄花的植物。张源立即警惕起来,他觉得这株植物可能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就马上通知林业部门的专业人员到现场处理这株植物。专业人员赶到现场后确认其就是被人们称为生态杀手的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张源协助专业人员将这株植物彻底铲除。搜寻与协助相关部门清除外来入侵物种,早已成为护卫队队员的分内之事。

该护卫队的党员志愿者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均说,保护好涨渡湖湿地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

【编辑:邓腊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