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9年1月13-14日
就是《祭侄文稿》
这一词汇在微博
一而再再而三
被若干文艺博主反复提起的那几天
这我是知道的
微博一向不算文艺青年的主战场
若干文艺青年的振臂高呼、声嘶力竭
在吃瓜群众的汪洋大海里能泛出几朵浪花
??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
其后动静竟会弄这么大
有多大?
我国人民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关切
高涨到这样的地步了吗
后来发现不单是个艺术问题
还是个情感问题
联云:
春雨夏云秋夜月
唐诗晋字汉文章
春雨、夏云、秋月
是各时节最美妙的东西
唐诗、晋字、汉赋
也是各朝代最拿得出手的东西
书法圈公认的天下第一行书
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可惜真迹已随唐太宗殉葬昭陵
目前存世的《兰亭序》以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最为著名
《祭侄文稿》
是颜真卿的真迹
《祭侄文稿》
颜真卿是唐代人
一个唐代人,不以诗著称
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也算是不务正业超时代了
论楷书,他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
论行书,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是不是很腻害?
楷书四大家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颜鲁公即颜真卿
说上面这段话的是宋书法四家之一——苏轼
苏轼是何等人物!
作为宋代人的苏轼
他当时说这话的时候,赵孟頫还要100多年之后才出生
顺便,苏轼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他对颜真卿的推崇可谓溢于言表
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题鲁公帖》
凛: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大义凛然、凛不可犯
颜真卿为什么给苏轼这种感觉?
网友@苏耷水,也是整个事件推动者之一讲述了《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
TA 说:
尤其是《祭侄文稿》,其实一点都不漂亮,它的涂抹修改最多,字型最潦草,有些地方甚至写到笔锋里墨已经干了,是硬生生的干蹭出的字迹。
是因为颜真卿写字写不工整?他留下的碑刻工整到可以做幼儿书法启蒙教材。是因为颜真卿字写快了就写不好看了?他的《争座位贴》跟王羲之的字好看程度的不相上下。那为什么《祭侄文稿》涂成这个样子?
因为他是在五十多岁时,面对着自己亲侄子的头骨写的这副字。他侄子怎么死的?是被活生生肢解而死的,同样被肢解而死的,还有颜真卿的兄弟,而他的骨骸已经只剩一只脚了。颜真卿强压着愤怒和悲痛写祭文,他回忆侄子的好,写到“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时,情绪已经汹涌难抑,往下写到“贼臣不救”往后,仿佛可以看到一张老泪纵横的面孔,悲愤欲绝、颤抖不止。终于写到最后“呜呼哀哉”的时候,字形早已失去控制,写字的人几乎要哭断了气了。
那场让颜家几乎灭门的战争,就是安史之乱。那个盛唐从那时起成为一个文明永远的回忆,长安、洛阳、无数青山,都成为诗词歌赋里凭吊的意象,再也看不见了。
那一年,安禄山从今天北京一带的范阳起兵叛乱,领着在北方边疆常年征战的军队向洛阳进军,向长安进军,整个华北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直到有一对兄弟镇守的两个小城举起了反抗的旗帜,这就是镇守常山也就是今天石家庄正定县的颜杲卿,与镇守平原也就是今天德州市平原县的颜真卿。
在常山守城的颜杲卿父子兵败被俘,被押到洛阳,被安禄山肢解而死,一家30余口被杀。
两年后,颜杲卿父子留下的一点点遗骸才被找到安葬,留下这幅文稿,又过了26年,李希烈叛乱,年逾古稀的颜真卿去敌营劝降,被叛军缢杀。
什么是最高的艺术?是金银珠宝镶嵌出来的酒杯么?是精妙绝伦的青铜礼器么?是设色华丽的青绿山水画?这些东西在像中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里都配不上排号。中国最伟大的艺术,就是用伟大的人格,在最慷慨澎湃的情绪下,把毕生绝伦的技巧融入血泪,在一气之间凝成的一纸墨迹。
书法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所有特质的心电图,这才是中国艺术最高贵绝伦之处。
壮怀激烈
荡气回肠
而现在
这么珍贵的一件书法作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弄到日本去展出
据称除此之外还有怀素《自叙帖》等国宝级文物
据信日本方面并没有对应文物赴台交换展出
有网友评论要对应至少得大半个正仓院
据说日本方面(至少一开始)并没有郑重其事
据报日本之前有过赴展文物遗失/损害之事
……
@人民日报 响应
两岸网友都怒了
从文物保护角度
展出对文物尤其纸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内地大部分网友至今无缘得见呢
《祭侄文稿》落款“子孙保之”
从《祭侄文稿》的背景和民族情感角度
毕竟这件文物经历过从北京到南京再到台北
这样动荡漂泊的源头,不在别处
此处略去200字
而这样的事
在中国内地
谅必不会发生
文物出境审核标准关于绘画、书法方面
海关对更多文物出境审核标准是什么?
古董、字画从哪一年开始才算得上是文物?
可点最下方阅读原文下载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