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顾名思义就是秦国与晋国永世修好的意思,那么这个成语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的呢?

春秋秦穆公时期,由于秦国长年生活在西陲,远离中原,秦穆公为了将来能够与中原友好,便向当时的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求婚。晋献公一听,秦国的国君亲自求婚,觉得倍儿有面子,就把女儿伯姬嫁给了他,这是秦晋之好的开端。


秦晋联姻好吗(有一种联姻叫秦晋之好)(1)

秦晋之好


后来晋献公宠爱骊姬,想要立骊姬的儿子为世子。于是晋国的公子夷吾和重耳受到迫害,被迫逃离晋国。公子夷吾逃到秦国,寻求姐夫秦穆公的庇护,恳求秦穆公帮他回到争得国君之位。秦穆公答应出兵帮助夷吾回晋国夺得国君之位,作为条件,事成之后,夷吾需要赠送几座城池给秦国,夷吾为了能够当上国君一口答应了下来。后来夷吾顺利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可是这个时候他却不想履行诺言了,拒绝了赠送城池。


秦晋联姻好吗(有一种联姻叫秦晋之好)(2)

重耳


夷吾在秦国的时候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晋怀公,当时夷吾回晋国的时候,就把晋怀公留在了秦国,实际上是作为人质被留在了秦国,秦穆公为了留住晋怀公还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

晋怀公虽然娶了秦国公主怀嬴,可是他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他时刻关注着晋国的消息,谋划着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晋国继承国君之位。

后来听说自己的父亲晋惠公病倒了,心里就活动开了,他害怕自身在秦国,为了晋国朝政有了变化 ,自己没有办法控制,于是他从秦国私自逃回了晋国,顺利地继承了国君之位,而怀嬴则被留在了秦国。秦穆公得知消息之后,非常恼怒,决定要好好教训他一番,他听说公子重耳素来有贤名,在诸侯之间声名远播,而且公子重耳也是晋国国君的合法人选,于是他派人到楚国迎接公子重耳,并且派兵帮助重耳回到晋国争夺君位,还把五位秦女送给了重耳,其中就包括怀嬴!这在现代的眼光看来有些难以接受,毕竟就重耳与晋怀公的关系来说,相当于做叔叔的娶了自己侄子的老婆。


秦晋联姻好吗(有一种联姻叫秦晋之好)(3)

重耳流亡


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成功回到晋国当上了国君,但是此时的晋文公已经六十一岁了,按照那个时候的平均年龄已经是年龄极大了,但是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在位八年期间把晋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中原霸主,诸侯莫不侧目!

从晋献公到晋文公的几十年间,秦国与晋国频繁联姻,以示两国友好的国际关系,慢慢地秦晋之好就流传了下来,现在多用来指两家联姻。


作者:小城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