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8日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华国锋正在接见西萨摩亚国家元首马列托亚·塔努马菲利第二殿下。

不一会,秘书突然跑过来在华国锋耳边说:“中南海紧急电话。”华国锋接完电话后神色匆忙,火速赶往中南海。

当他走进毛主席的卧室后,发现已经晚来了一步,毛主席的心电图已变成了一条直线,工作人员早已泪流成河。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

图|毛主席和华国锋

眼下亟待解决三个问题

毛主席逝世后,全国各族人民都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外文称:这位老战士,在经历了诸多风雨后,终于走完了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毛主席逝世后,他的遗体如何解决成为了当务之急,华国锋在中南海紧急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商讨三个问题。

第一,毛主席的后事怎么办理;第二,毛主席的遗体怎么处理;第三,是否要邀请外国元首来参加吊唁。

虽然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重要,但大家还是一致认为首先要保护好毛主席的遗体。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2)

图|华国锋

当时华国锋派人通知了中国医学研究院的形态学教授,其中一个副主任叫徐静,华国锋让徐静来紧急报道。

医院的救护车径直开进了中南海,医生们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中办主任汪东兴早就在门口等待他们了:“你是徐静同志吧?”

徐静说:“是的,请问有什么指示?”徐静看到汪东兴眼睛红肿应该是刚刚哭过,但她并不知道是何事。

汪东兴叹气说:“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今天凌晨逝世了,让你们来,就是要做遗体防腐的工作。”

“什么?”徐静和同事们都傻眼了,大脑中一片空白,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她的鼻子一酸泪水竟然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3)

汪东兴安慰大家:“你们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先不要悲伤了,马上做出方案,最起码要保证15天内遗体不出问题,因为要开追悼会。”

徐静说:“我要先去看看毛主席,然后再确定准备什么。”汪东兴说:“好!”

当徐静走进毛主席的卧室后,只觉得一阵寒冷,工作人员特地给房间降了温,徐静仔细检查了一下,然后就和同事们商量,看看需要带什么器械。

汪东兴说:“你们作为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医生,首先要战胜情感,不然极其容易在工作中出错。”徐静认真点点头。

检查完毕后,徐静被叫到一个会议室,这里坐的都是中央领导人,徐静汇报说,我国现在出土的马王堆女尸可以保存2000多年,遗体防腐现在的技术是没有问题的。

徐静的话给了华国锋一个新的想法,既然我们有先进的技术,是不是可以考虑把毛主席的遗体永久地保存下来呢?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4)

按照毛主席生前的要求,他去世后是希望火化的,和周总理一样,但重要的是,毛主席是我们全国人民敬爱的领袖,他的形象和精神都是大家难以忘怀的,所以如果可以把毛主席的遗体永久的保存下来,这对于全中国人,对于历史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华国锋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是问题是,如果要保存遗体,后来要放在哪里?墓地选在哪里?

华国锋考虑很久,他认为,既然要永久保留,那么肯定就不建墓地了,而是建造庄严恢宏的纪念堂,让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前人还是后人,都可以瞻仰。

华国锋刚说完自己的这个想法,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们认为华国锋的这个建议真的太好了,要知道当时毛主席虽然一直在全国走访考察,但老百姓真正熟悉毛主席还是从电视上和报纸上得知的,可以见到毛主席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华国锋拍板决定:那就确定了,永久保留毛主席的遗体。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5)

图|华国锋

他严肃地对徐静说:“这是一项庄严的政治任务,全国人民都会感谢你们,你们要做到比列宁的保存还好。”

徐静重重地点点头,她知道这项任务对于他的意义,也明白对于历史的意义。

9与11日凌晨,毛主席的遗体被护送到人民大会堂,在这里要举行追悼会,在几天的时间内,就有30万人排队参加了吊唁,空前绝后。

另一边,华国锋已经在督促建造毛主席纪念堂的事情,他下了死命令,在一年内一定要建好,争取在明年的现在,可以对外开放,华国锋的决断,对历史来说有伟大的意义。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6)

华国锋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

从省委书记到中央领导,毛主席对华国锋极其看重。

那还是1955年,华国锋在湖南湘潭县担任县委书记,毛主席到湖南视察时,点名接见了华国锋,他是毛主席接见的唯一一个不是省级以上的干部。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如此看重华国锋呢,其实这源于华国锋本身的踏实和才干。

华国锋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1921年出生在交城,七七事变后开始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其实参加革命不算早。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7)

图|华国锋

当时他在山西一直担任着交城县县委书记,阳曲县县委书记等职位,在山西也曾多次打游击,有战斗经验,山西人亲切地称呼他:游击队的华政委。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按照山西的部署,在北方的干部要走一半留一半,去南方接替工作。

在山西呆了十几年的华国锋舍不得走,但为了解放全中国,华国锋身先士卒,带着妻儿毅然离开了故乡,当时他被调入湖南的湘阴县,两年后被掉入湘潭县,正好就是毛主席的故乡。

1955年毛主席在长沙视察,专门让湘潭县的县委书记华国锋去汇报工作,华国锋的人生从此改变。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8)

图|时任湘潭县委书记的华国锋

原来,在华国锋在任期间,他深入群众,为了贫苦大众着想,他发现,湘潭县虽然是鱼米之乡,但地广人稀,这里的老百姓生活困难,甚至吃水都是问题。

最后华国锋经过几年的调查,学习了毛主席曾写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自己也写了一份报告,用文字的形式交给了上级。

这篇报告汇聚了华国锋几年的心血,按理说一个县委书记的报告是不会被毛主席看到的,但毛主席关心家乡的发展,在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报告,毛主席觉得这个地方干部了不起。

作为县委书记,踏踏实实确实是好事,但像华国锋这样不图名不图利,就是要把所有问题全部写出来的人,真是太少见了。

毛主席接见华国锋那天,亲切地对大家说:“这位就是我们的父母官吧,你写的报告我看了,很好啊。”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9)

华国锋不仅穿着朴素,而且老实忠厚,他对毛主席汇报的事情都对答如流,毛主席十分欣赏华国锋的这份踏实,面相忠厚的华国锋给毛主席留下了老实厚道、忠诚可信的印象。

也正是因为华国锋的努力工作,让湖南省委对农业高度重视,尤其是50年代中期,湖南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四个月后,毛主席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点名夸赞了华国锋,还破例让华国锋参加这次会议,华国锋在湖南工作期间,乡音未改,说的还是一口浓重的太原话,各级领导对他印象极深。

可以说,华国锋在这里会议上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他的人生也从此改变。

此后,华国锋着重抓湖南的农业发展,当时有个热爱搞科研的年轻人名叫袁隆平,他表示在研究杂交水稻,希望上级给予支持。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0)

图|袁隆平年轻时

华国锋身为“父母官”,他不仅给予支持,还亲自接见了袁隆平,当时华国锋已经是湖南省委书记兼湖南省副省长,他亲自督促,还把袁隆平的论文发给大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

当时袁隆平需要大量的试验田,华国锋二话没说,直接就批了,要知道这种事情是有高风险的,如果试验失败,几千亩的良田将颗粒无收。

华国锋对袁隆平说:“你就放开手大胆去干,不要怕困难,希望你们研究下去,相信你们可以成功的。”

华国锋的鼓励让袁隆平十分感动,他带领团队,经过几年的研究,最后终于成功推广了杂交水稻,这项研究的发现让中国农业界都震惊了。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1)

图|袁隆平去看望华国锋

袁隆平的名字在一夜之间火遍大江南北,而华国锋这个幕后的支持者,也被中央领导再一次肯定和看中,1971年,华国锋被调入中央协助周总理工作,主要还是在农业上发力。

在国务院期间,华国锋积极给周总理写报告,他建议应该注重科学技术工作和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周总理等把华国锋的意见给毛主席看过,毛主席十分欣慰,全部接受了这些好建议。

周总理病重期间,毛主席提议让华国锋同志担任代总理,主持日常事务。在此期间,华国锋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认真落实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

1976年初,周总理与世长辞,在大家讨论选谁接替周总理时,毛主席再一次提议让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2)

图|华国锋

华国锋临危受命,毅然扛起这份重任,然而他没有想到,还没有一年,毛主席也永远地离开了大家,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华国锋肩上的胆子更重了!

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华国锋全程监督

第一,选址。

在初次讨论中,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地点有五个备用,天安门前、端门、景山、香山、天安门广场。

之所以有好几个景点,是因为有人认为,按照中国人民的传统思想,人死后应该葬在安静的地方。香山一代有山有水,而且毛主席生前就入住过香山的双清别墅,这里气候宜人,景色秀丽,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北京城。

不仅如此,毛主席在香山居住的几个月时间内,指挥了著名的淮海战役,还接见了很多民主人士,还为新中国的建国事业出谋划策。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3)

这个想法虽然有理有据,但华国锋认为不妥,建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固然好,但交通不便,群众去瞻仰也不方便,所以还是应该选在天安门附近。

把地址选在天安门广场,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这里北有天安门,南有正阳门,广场中心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

最后华国锋敲定:毛主席纪念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正阳门城楼各相距200米,和人民大会堂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

第二,设计方案,百里挑一

在设计方案上,设计组一共做出了几百种方案,纪念堂的外形有方形的,圆形的,还有锥形的,应接不暇。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4)

最后挑选了几个符合设计思想的,交给华国锋审定,结果华国锋看到一个圆形的设计十分生气。

华国锋认为,中国人虽然建坟墓都是土丘状,但我们不要做成陵园,也不要做成墓碑,这违背了他老人家的精神,要做成一个纪念堂!

曾参与设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回忆说:“当时设计方案很多,领导要求不要设计成陵墓,要设计一个大型的现代风格的纪念堂。”

“当时大家对毛主席十分怀念,认为只有宏大的建筑才能体现毛主席的伟大和崇高,设计都偏大。只有南京工学院的杨庭宝教授提出的方案是50米见方的建筑,他的方案给人以很大的启示。”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5)

最后经过激烈的讨论,加上华国锋的审定,确定了整体建筑风格,是正方形的八开间,总高度33.6米。

最后华国锋说:纪念堂一定要设计的坚固实用,庄严肃穆,方便群众瞻仰。

第三,朝向问题

我们今天看到的已经确定的毛主席纪念堂是坐南朝北的,北门是纪念堂的正门,但是我国的建筑组一般都是坐北朝南,那为什么要定为这样呢?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6)

其实这是因为,考虑到天安门广场群众集会的时候,群众都是面向天安门,背向纪念堂了,所以这样很是不妥,所以最后华国锋认为应该调整思路。

毛主席纪念堂的正门朝北,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朝向是一致的,这样群众来到天安门广场,会更加的出入方便,在纪念堂的外面还有四个花坛,使毛主席纪念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有机的联系,显得更加协调统一。

第四,举国之力,顺利完工

华国锋批准了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方案后,最后指出:“建设纪念堂的施工力量,以北京市为主,大包干,可以搞一个指挥部。”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7)

参加纪念堂建设的有北京市第一建筑公司,第二建筑公司等等,还有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北京指挥部,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等54个单位,总人数超过5万人,可见工程浩大。

纪念堂开工后,全国人民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怀念之情,都在期待着这项伟大的工程,都在期待着毛主席纪念堂对外开放的那天。

期间,除了整个结构的建设,还有内部的毛主席大理石坐像,也已经在马不停蹄地制作,还有存放遗体的水晶棺等,大家齐头并进,一丝不苟。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8)

图 | 毛主席纪念堂

1977年8月,毛主席纪念堂终于落成,从去年11月正式开始建造,前前后后不到9个月的时间,这项伟大的建筑映着晚霞的余晖,在天安门广场显得那样的庄严肃穆。

在这座建筑的正门上方,是华国锋亲自书写的鎏金大字:毛主席纪念堂。建好后,北京的首批领导进入纪念堂视察,有许世友、陈锡联等同志,他们看到毛主席的遗容后泣不成声。

后记

1977年9月9日,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对外开放,来北京瞻仰的群众络绎不绝,当天就排了很长的队伍。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 华国锋于中南海紧急开会(19)

图 | 人们排队进入纪念堂

当时是按照门票的方式,每天只开放4个小时,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很多外地群众因为找不到“瞻仰证”被挡在门外,留下了很多遗憾。

此后,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中央领导人批准,凡是要去毛主席纪念堂的,凭借个人证件就可以入场,这个好消息让全国人民都泪目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也不会忘记华国锋的功劳。

自1977年9月9日对社会开放以来,至今已有45年。45载岁月更替,在天安门广场上,在毛主席纪念堂周围,这支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队伍始终不断,成为天安门广场上感人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