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届国展隶书精品欣赏(这件十二届国展隶书作品)(1)

十二届国展入展作品点评

点评人:刘成 蔡兴洲

12届国展隶书精品欣赏(这件十二届国展隶书作品)(2)

罗小平 陕西

隶书自作诗《丝路抒怀》中堂

248cm ×124cm

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入展作品

刘成(中国书协理事、吉林省书协副主席):

罗小平此件隶书作品,取法以汉《祀三公山碑》、吴《天发神谶碑》等结体杂糅篆书体势的隶书碑刻为基础,笔法采用汉《延光残碑》(都官是吾残碑)、《石门颂》《杨淮表记》等以圆笔为主的隶书用笔形态,迟涩、圆融、沉着而又不失痛快。章法竖成行,横无列,疏朗有趣、疏密得宜。线条粗细、字型大小及体势左右顾盼多有变化。作品古朴、稚拙、活泼可爱、颇多趣味。章草落款水平不差,与正文风格相呼应,字距比较紧凑,与正文疏散的章法形成对比,使整体节奏有所变化。总体来说,罗小平此作是国展隶书中比较优秀的作品。

此作品中个别字结字及用笔略显唐突,整体字形与笔法的统一方面略有不足,有些字借鉴湖湘简帛书加以改造,使之统一,则更佳。

蔡兴洲(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书协副主席):

与小平兄熟识多年,对其章草书风印象颇深,今见其隶书亦是不俗,以汉碑为基础,吸收摩崖石刻的意韵,追求朴拙、浑穆、高古的正大气象。在用笔的疾驰、结构的聚散、墨色的变化中,传达着隶书之美。笔下偶尔出现的篆书笔意也是他多年对隶变的一种自然表达,为作品增添了原始古朴之气。章法无序的排列营造出腾挪之势,让作品动感十足,因势造型、随机而变的落款自然流畅。

整幅作品如果能在《石门颂》的恣肆纵横和《张迁碑》的方整古拙中找到平衡点,结构也不要太夸张,避免程式化,是不是会更好?期待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