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的深蓝机器人与卡斯帕罗夫的国际象棋人机大战,到2016年3月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人机之战。人工智能与人脑智慧的“斗争”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谈及人工智能与中国象棋的关系,纵横棋坛一生的柳大华坦言:人工智能对象棋的发展弊大于利。

柳大华在象棋界什么水平(人工智能对象棋发展的影响如何)(1)

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

柳大华说,象棋人工智的出现要早于围棋很多年,如今象棋人工智能的计算深度早已超越了任何一名人类棋手。人工智能不受体力、精神状态所限,如果人类执先手,只是有和棋的可能性。柳大华认为,人工智能软件对于普通象棋爱好者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交通不便地区的棋友,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对于专业棋手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作为象棋顶尖高手来说,大家普遍认为,象棋人工智能的出现弊大于利。

“象棋里面有很多变化,人工智却能把棋局猜透,它能把每一种布局的穷尽变化制造出公式化的东西给你,定式动辄四、五十步。”柳大华说,2000年之前中国象棋人工智能没有出现以前,当时一流高手对弈,对布局的认识和变化,还有很多未知。较量过程当中,比拼的是理解,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下棋是一个享受探索的过程。

“如今,下棋的方式全改变了,现在是比背书、按套路。现在高手背书的比例太大了,和棋的比例就大大增加。所以高水平的比赛,出现精彩棋局的概率就变得很低,很多是按部就班。”柳大华说,由此带来的是象棋的观赏性和乐趣下降。

与年轻选手的对弈中,柳大华有很深感受,“当你在深度变化时走了一招棋,如果年轻棋手功课做得细,看到你的变化,他可能已经提前用智能软件做好了预案。如果我赢了盘棋,别人把棋谱输入软件,很快就能破解,靠的不是人脑去钻研,而是电脑。棋手动不动就开软件,作战能力会下降很多,实战中的分析会产生很大偏差。”

柳大华认为,青少年棋手不能过于依赖软件,还要勤加练习基本功、杀伐、残局。“软件对布局体系上可以带来帮助,但中盘要靠自己去想,实在分析不出来,适当用软件。像我的话,一般就是布局时用软件,中残局是不用的,当然有些时候,为了求证自己思考的准确性,也会用一下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