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因为关照现实,第四季的《见字如面》格外引人注目。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1)

《怯贫富》主题海报

首期评点流行文化,引来一片喧哗。继而于疫情之中感悟生死,不惜触碰话题禁忌。在3月30日晚上8点第三期“怯贫富”,直面贫富话题。

总导演关正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消灭了贫困并不意味着消弭了贫富。”“如何对待贫富问题,既是个体价值观的拷问,也是整体文明程度的标志。”

“请记住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视角”

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是一个从人文角度出发培养解决三农问题后备人才的学院。院长叶敬忠对即将从事农村扶贫工作的学生们反复叮嘱,入学第一课和毕业的最后一课,讲的都是要关注普通人、关注弱者。

如果是泛泛而谈地提倡同情关爱,应该也不会入选《见字如面》。

叶敬忠强调的,是要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请努力理解穷人的生活现实和生计压力,不要将自己想象的扶贫方案强加给穷人。请努力理解农民的生活世界和生产逻辑,不要将一个外来者的产业方案或市场方案强加给村民。”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2)

何冰读叶敬忠致农大人文学院毕业生

叶敬忠文中对弱者视角践行之难,以及全社会普遍的强者心态的危害分析,让人深感意外。

叶敬忠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社会风气却越来越充满戾气呢?

“其中的一个原因,便是不少人总以强者的心态对待社会、对待他人。表现在社会关系上,常常是目中无他人、唯我优先,容不得他人意见,容不得他人超过自己。最为恶劣的表现,是对弱者的欺凌。在餐厅辱骂服务员,在小区辱骂保安,成年人辱骂殴打儿童和老人。这样的强者心态,不仅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无助于发展理念的践行。”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3)

单信海报:何冰读叶敬忠致农大人文学院毕业生

“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往往是想征服自然而不会敬畏自然,想改造自然、剥削自然而不会尊重自然。表现在理性和感性关系上,常常是崇尚计算、效益至上,蔑视感性而不关注体验感受和行动的意义。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上,往往是仅仅崇尚科学的客观性和功用性,蔑视人文社会科学的批判性和情怀感。这样的强者心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总是要农村向城市看齐,为了城市人的生活牺牲农村和农民的利益。”

叶老师最大的希望,就是毕业生能够保持纯真、保持真实。

真正可怕的是对不公平的视而不见

有钱才能实现更多梦想,是客观现实。所以几乎无论怎样保持弱者感受,我们还是要努力奋斗,去当一个强者。这种奋斗过程构成了我们大部分的人生内容。

在上一期的《见字如面》中,高兹说到他与妻子的不同:“我觉得我并不曾真正地生活过。我总是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观察我的生命,只拓展了自己的某一个侧面。作为个人我是贫瘠的,而你一直都比我富有。你在所有的空间里盛开,而我却总是匆匆地奔赴下一项工作,仿佛我们的生活永远只能在稍后才真正开始。”

众多网友在下面留言说,看到了自己。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4)

叶璇读麦子致白领朋友们

问题是,高兹和妻子,两个人的起点真的不同。高兹孜孜以求、匆忙奔赴的成功之境,是妻子与生俱来的盛开之地。

《见字如面》本期“怯贫富”主题下选读了农村出生的网友麦子,写给都市青年的一封信,内容就是在描述这种一路追赶的艰辛,题目叫《我奋斗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叶璇的演绎几乎成了一场脱稿的演讲,声情并茂,酣畅淋漓。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5)

单信海报:叶璇读麦子致白领朋友们

麦子的信并不怨天尤人。她承认这个世界的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也不觉得可怕。

在她看来,真正可怕的是对不公平的视而不见,是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这一感受正好与叶敬忠院长的忧虑互为印证。

麦子举了两个例子:她见过有人提议为改善卫生状况开发一款高档面巾纸,供给九亿农民饭后擦嘴。她见过精英同学给辍学务工少年建议: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一个暑假赚几万块学费怎么会有问题呢?

面对强者和弱者,我永远站在弱者一边

大家都听说过毛坦厂中学,以及黄冈或者衡水的高考工厂。经常有忧心教育的人士说,这种高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都是高分低能的刷题机器,荼毒孩子,葬送未来,应该立即叫停。

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的角度看,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但网友桌子写了一封信,指出“说这话的人,就跟说‘人吃不上饭干吗不吃肉’一样混蛋。”因为来毛坦厂读书的,大多都是底层打工者的孩子们。他们的背后都是一个个非常卑微的家庭。而通过高考走出大山,几乎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你把路堵了,这些孩子就是再奋斗十八年,也没法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了。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6)

牛骏峰读桌子致出身寒门的高考生

又是一个对弱势群体视而不见的强者思维的鲜活例子,再次证明了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是一件多么需要又多么困难的事情。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7)

单信海报:牛骏峰读桌子致出身寒门的高考生

《见字如面》的这一期并没有止步于揭示这一社会问题。这一期还选读了村上春树的一封非常著名的信,试图为像弱者那样感受世界,提供基本的方法。村上春树要去耶路撒冷领人家给他颁发的文学奖。

很多人劝村上不要去,但这位倔强的作家还是去了。

他的获奖致辞赢得了赞誉,其中被广泛引用的金句是:“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便会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

村上解释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一个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蛋。”面对强者时我们就是弱者,面对弱者时又是强者,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一个一个的人,都是一个一个的蛋。假如我们还拥有获胜的希望,那只能来自我们相信每个灵魂的不可替代,并将它的温度聚拢在一起。”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8)

李光洁读村上春树致耶路撒冷文学奖颁奖礼

节目嘉宾史航说,最喜欢“怯贫富”这个题目,心生胆怯,不是愤怒,而是忧伤和恐惧。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成功学包围的世界里,每天面对人为的虚幻和焦虑。争当强者的逻辑让我们的身边充满戾气,一边仇富一边炫富,一边嫌贫一边爱富。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9)

史航读梵高致弟弟提奥的信

像弱者一样感受世界,去看看这一期的《见字如面》,然后一起努力吧。

梵高对弟弟的书信(这档综艺在梵高诞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