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

又是一年清明节,想和孩子谈谈这个节日的意义。

以前总觉得孩子太小,何必要谈这么沉重的话题?但去年看了迪士尼的《寻梦环游记》之后,想法就不一样了。

在我们的文化里,连成人都视为“忌讳”、“不吉利”的内容,却在一部拍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里,展现出五光十色的魅力和触动灵魂的感动。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

据说,这部评分高达9.6的电影原定不能上映的,但审片时,一群大老爷们儿看完都抱头痛哭,于是破例给了Pass,这才让这部以“亡灵”为题材的动画得以上映。

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电影,孩子哭,自己也哭。孩子哭分离,我们哭的却是生死。它给我们补上了人生中缺失的重要一课——死亡教育。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少“死亡”这课。约定俗成的观念是,“不吉利”、“不要提”,连音同的“四”字,都成了忌讳。但其实,好好告别,真的很重要。

《寻梦环游记》里面提出三种“死亡”:

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社会宣布你死亡;

第三次就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世界。

原来,记住和思念,并不必须意味着伤心和痛苦,而可以是温情的,有意义的,有力量的。“死亡”并不必须是禁忌的话题,关键看我们如何向孩子好好地讲述。

除了动画片《寻梦环游记》,再给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绘本吧。

爷爷变成了幽灵:我想和你说再见

推荐年龄:3岁

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绘本,也特别适合读给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因为主人公小男孩艾斯本就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4)

艾斯本最喜欢的人就是爷爷霍尔格了。可是他再也没有爷爷了。爷爷死了。艾斯本伤心极了,趴在桌上哭个不停。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5)

可是这天晚上,爷爷突然回来了。他坐在艾斯本的橱柜上,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6)

爷爷竟然变成幽灵回来了,他还能穿墙!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7)

“哇塞,爷爷!”艾斯本说,“你真的变成了一个幽灵,这太好玩了!”

“是吗?”爷爷摇了摇头,“我本不该在这里,却又在这里,这种感觉真是让人心神不定呢!”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8)

“我一点都不快乐,我不能总是当一个幽灵啊。”爷爷说。他发现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在世的时候忘记做一件事,死后就会变成幽灵。

于是艾斯本开始和爷爷一起寻找,爷爷究竟忘记了什么事。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9)

他们回到爷爷的房子里,爷爷看着照片回忆起了很多事情,他的童年,和奶奶的相恋、度过一生,但还是没想起爷爷忘记的事。

后来他们去镇子上转过,也去过博物馆,还是一无所获。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0)

这天,爷爷对艾斯本说:“那件事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是和你有关的一件事。”

“是吗?”

“想想看,”爷爷说,“一切和你我都有关的事。”

于是,艾斯本想起来许多和爷爷在一起的美好回忆。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1)

“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来我忘记什么事了。”爷爷说,“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

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

爷爷对艾斯本说,你要乖一点(但也不用太乖),他们还说好了要时不时想着对方(不过,不用一直想着)。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2)

最后爷爷穿过墙壁走了,艾斯本站在窗口挥着手,目送爷爷消失在了黑暗中,不见了。

“好了,”他舒了口气,爬到了床上,“我想明天我可以去幼儿园了。”

你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爷爷突然离世让艾斯本非常伤心,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愿意相信爸爸妈妈给出的答案。他想要的是爷爷依旧陪在自己身边。

没想到愿望成真了,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但爷爷却并不开心。这时,艾斯本的角色就发生了转变,他不再是那个哭哭啼啼的小男孩,而是主动承担起帮助爷爷解决问题的角色,和爷爷一起去探索。

最后他们发现,爷爷之所以一直留在艾斯本身边,是因为他也很爱艾斯本,想好好和艾斯本道别。而在他们一起寻找“爷爷忘记了什么”的过程中,艾斯本发现他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和爷爷的回忆,即使爷爷不在了,这些也将永远陪伴他——只要艾斯本不忘记,爷爷就一直在。

《爷爷变成了幽灵》和迪士尼的《寻梦环游记》异曲同工,将原本孩子们害怕的幽灵,描绘得温馨、感人,并告诉孩子们,我们拥有的记忆,就是逝去的人留下的最珍贵的礼物。

外婆变成了老娃娃:谢谢你陪我的童年

推荐年龄:3岁

《外婆变成了老娃娃》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绘本,我曾经专门和大家分享过(宝宝,是她给了你最好的爱,一定不要忘记!)。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3)

这是一个关于哺育和反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小米的女孩,和她最亲爱的外婆。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4)

和许多孩子一样,小米从小就是跟随外婆长大的,外婆是她最喜欢的人。

当她哭的时候,她不要爸爸,不要妈妈。

只要外婆抱她,她就不哭了。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5)

等小米学会走路了,她就成了外婆的“小尾巴”。

外婆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6)

哪怕小米上学后,外婆还是像以前那样宠她。

就算她发脾气,外婆也从来不生气。

但渐渐地,事情发生了变化……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7)

外婆总是记不起事情。终于有一次,外婆一大早去公园锻炼,到了中午还没回家。

妈妈急坏了,带着小米出去找外婆,最后终于找到了。

外婆不好意思地说:“我忘记回家的路了。”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8)

妈妈带外婆去了医院,回来后妈妈对小米说:“外婆得了遗忘病,外婆的记忆好像一只破了洞的布袋,里面装的东西会一点一点慢慢漏掉,最后,连我们是谁也会忘记。”

“连小米也会忘记吗?”小米问。

妈妈忧伤地点点头。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19)

妈妈对小米说:“照顾好外婆哦!”小米说:“恩,我会像照顾小贝贝一样照顾外婆!”小贝贝是外婆给小米织的毛线娃娃。

从此以后,外婆成了小米的老娃娃。在家的时候,小米给外婆端水送药;出门的时候,小米牵着外婆的手走路。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0)

外婆的病越来越重了。外婆已经记不清小米的爸爸和妈妈,却还是叫小米“小米”。

有一天,小米放学回家,看见外婆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一起唱着小时候的童谣。妈妈一开始是笑着唱,慢慢地,妈妈的眼睛里涌满了泪水,妈妈唱不下去了。

小米走上去,像妈妈那样抱住了外婆,跟着妈妈和外婆一起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1)

小米是外婆永远的小宝宝,

外婆是小米永远的老娃娃。

关于感恩与反哺

许多孩子都是老人带大的,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正是来奶奶、姥姥给予的无微不至的爱。然而伊人老去的那天,我们又应该如何呢?

《外婆变成了老娃娃》,与其说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感恩的故事。它教会孩子如何回应老人的爱,教会我们永远记住那些点滴,并珍藏于心。一个有爱的感受力的孩子,人生一定会很幸福,也会很幸运,因为他永远能感知到来自周围人的珍贵情谊,并作出回馈。

一片叶子落下来:人生如四季

推荐年龄:4岁

《一片叶子落下来》,是一本专门写给孩子的生命之书。作者通过大自然现象,温柔地解释了这个生命哲学问题。文字简单,寓意深刻,堪称图文版、儿童版的《相约星期二》。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2)

春天已经过去,夏天也这样走了。叶子弗雷迪长大了。他长得又宽又壮,五个叶尖结实挺拔。春天的时候,他还是个初生的嫩芽,从一棵大树树顶的大枝上冒出头来。

弗雷迪的身旁有成百上千的叶子,都跟他一模一样——看起来是这样。不过,他很快就发现没有两片叶子是真的一样的,尽管大家都长在同一棵树上。

弗雷迪的左边是阿弗烈,右边的叶子是班,他的头顶上是那个可爱的女孩子克莱。他们一起长大,学会了在春风吹拂时跳跳舞,在夏天懒洋洋地晒晒太阳,偶然来一阵清凉的雨就洗个干干净净的澡。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3)

弗雷迪最好的朋友是丹尼尔。他是这根树枝上最大的叶子,好象在别的叶子都还没来的时候就先长出来了。弗雷迪还觉得丹尼尔是最聪明的。

丹尼尔告诉大家说,他们都是大树的一部分,说他们生长在公园里,说大树有强壮的根深深埋在地底下。早上飞来枝头上唱歌的小鸟、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阳,还有季节的变化,不管什么东西,丹尼尔都有一套道理解释。

弗雷迪觉得当叶子真好。他喜欢他的树枝、他轻盈的叶子朋友、他高高挂在天上的家、把他推来推去的风、晒得他暖洋洋的太阳,还有在他身上洒下温柔洁白身影的月亮。

夏天特别好。他喜欢漫长炎热的白天,而温暖的黑夜最适合做梦。那年夏天,公园里来了许多人。他们都来到弗雷迪的树下,坐在那里乘凉。

丹尼尔告诉他,给人遮荫是叶子的目的之一。“什么叫目的?” 弗雷迪问。

“就是存在的理由嘛!” 丹尼尔回答。“让别人感到舒服,这是个存在的理由。为老人遮荫,让他们不必躲在炎热的屋子里,也是个存在的理由。让小孩子们有个凉快的地方可以玩耍,用我们的叶子为树下野餐的人扇风,这些,都是存在的目的啊!”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4)

弗雷迪最喜欢老人了。他们总是静静坐在清凉的草地上,几乎动也不动。他们喃喃低语,追忆过去的时光。小孩子也很好玩,虽然他们有时会在树皮上挖洞,或是刻下自己的名字。不过,看到小孩子跑得那么快,那么爱笑,还是很过瘾。

但是弗雷迪的夏天很快就过完了。就在十月的一个夜里,夏天突然消失。弗雷迪从来没有这么冷过,所有的叶子都冷得发抖。一层薄薄的白色东西披在他们身上,太阳出来就马上融化,变成晶莹的露水,搞得大家全身湿漉漉的。

又是丹尼尔告诉他们:他们刚经历生平第一次降霜。表示秋天到了,冬天也不远了。

转瞬之间,整棵树,甚至整个公园,全染上了浓艳的色彩,几乎找不到绿色的叶子。阿弗烈变成深黄色,班成了鲜艳的橙色,克莱儿是火红色,丹尼尔是深紫,弗雷迪自己则是半红半蓝,还夹杂着金黄。多么美丽啊!弗雷迪和他的朋友把整棵树变成如彩虹一般。

“我们都在同一棵树上,为什么颜色却各不相同呢?” 弗雷迪问道。“我们一个一个都不一样啊!我们的经历不一样,面对太阳的方向不一样,投下的影子不一样,颜色当然也会不一样。” 丹尼尔用他那“本来就是这样”的一贯口吻回答,还告诉弗雷迪,这个美妙的季节叫做秋天。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5)

有一天,发生了奇怪的事。以前,微风会让他们起舞,但是这一天,风儿却扯着叶梗推推拉拉,几乎象是生气了似的。结果,有些叶子从树枝上被扯掉了,卷到空中,刮来刮去,最后轻轻掉落在地面上。

所有叶子都害怕了起来。“怎么回事?”他们喃喃地你问我,我问你。“秋天就是这样。” 丹尼尔告诉他们,“时候到了,叶子该搬家了。有些人把这叫做死。”

“我们都会死么?” 弗雷迪问。

“是的。” 丹尼尔说。“任何东西都会死。无论是大是小是强是弱。我们先做完该做的事。我们体验太阳和月亮、经历风和雨。我们学会跳舞、学会欢笑。然后我们就要死了。”

“我不要死!” 弗雷迪斩钉截铁地说。

“你会死吗,丹尼尔?”“恩。” 丹尼尔回答,“时候到了,我就死了。”

“那是什么时候?” 弗雷迪问。“没有人知道会在哪一天。”丹尼尔回答。

弗雷迪发现其他叶子不断在掉落。他想:“一定是他们的时候到了。”他看到有些叶子在掉落前和风挣扎撕打,有些叶子只是把手一放,静静地掉落。很快地,整棵树几乎都空了。

“我好怕死。” 弗雷迪向丹尼尔说,“我不知道下面有什么。”

“面对不知道的东西,你会害怕,这很自然。” 丹尼尔安慰着他,“但是,春天变夏天的时候,你并不害怕。夏天变秋天的时候,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为什么要怕死亡的季节呢?”

“我们的树也会死么?” 弗雷迪问。

“总有一天树也会死的。不过还有比树更强的,那就是生命。生命永远都在,我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们死了会到哪儿去呢?”

“没有人知道,这是个大秘密!”

“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回来吗?”

“我们可能不会再回来了,但是生命会回来。”

“那么这一切有什么意思呢?” 弗雷迪继续问。

“如果我们反正是要掉落、死亡,那为什么还要来这里呢?”

丹尼尔用他那“本来就是这样”的一贯口吻回答,“是为了太阳和月亮,是为了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为了树荫、老人和小孩子,是为了秋天的色彩,是为了四季,这些还不够吗?”

那天下午,在黄昏的金色阳光中,丹尼尔放手了。他毫无挣扎地走了。掉落的时候,他似乎还安详地微笑着。“暂时再见了,弗雷迪。”他说。然后就剩弗雷迪一个了,他是那根树枝仅存的一片叶子。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6)

第二天清早,下了头一场雪。雪非常柔软、洁白,但是冷得不得了。那天几乎没有一点阳光,白天也特别短。弗雷迪发现自己的颜色褪了,变得干枯易碎。一直都好冷,雪压在身上感觉好沉重。凌晨,一阵风把弗雷迪带离了他的树枝。一点也不痛,他感觉到自己静静地温和地柔软地飘下。

往下掉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了整棵树,多么强壮、多么牢靠的树啊!他很确定这棵树还会活很久,他也知道自己曾经是它生命的一部分,感到很骄傲。

弗雷迪落在雪堆上。雪堆很柔软,甚至还很温暖。在这个新位置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他闭上眼睛,睡着了。他不知道,冬天过了春天会来,也不知道雪会融化成水。他不知道,自己看来干枯无用的身体,会和雪水一起,让树更强壮。尤其,他不知道,在大树和土地里沉睡的,是明年春天新叶的生机。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7)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弗雷迪是一片叶子。它和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从轻风摇曳的春天,到阳光灿烂的夏天,从金黄凉爽的秋天到雪花纷飞的冬天。一片小小的叶子,一年短短的四季,这就是它的一生。

在这个温馨、智慧、单纯的故事里,小叶子费雷迪也曾孩童般的无忧无虑过,也曾在面对生命的变化时疑惑过、恐惧过,但是,当某一个清晨,那一阵风将它最后一个从树枝上带走的时候,它不再害怕,安静地落下来。

弗雷迪在四季的变化中,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而这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丹尼尔关于生命意义的解释。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8)

当孩子知道死亡时,往往会害怕那种虚无感——如果前方是死亡等着我,我就不想长大了!也会冒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活着到底为什么呢?是不是没有意义?

丹尼尔的回答真是美丽:“是为了太阳和月亮,是为了大家一起的快乐时光,是为了树荫、老人和小孩子,是为了秋天的色彩,是为了四季,这些还不够吗?”

瓶子里的心:人生如四季

推荐年龄:4岁

来自我非常喜爱的绘本作者Oliver Jeffers,我曾经介绍过他的两本绘本《Lost and Found》(孩子,为什么我不需要你太聪明),还有《The day the crayons quit》(嘘!千万别告诉孩子“天空是蓝色的”)。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29)

瓶子里的心,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最爱的爷爷去世之后,封闭自己的感情,后来又终于走出来的故事。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0)

有一个小女孩,脑袋里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种种好奇……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1)

无论是对星星的幻想,还是对海洋的惊奇,都是因为爷爷陪伴着她,启迪着她,激发她发现新事物。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2)

但是有一天,当她再次兴冲冲拿着自己的作品去找爷爷时,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3)

却发现了一把空椅子……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4)

女孩觉得有些不安,她想,最好把心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只是暂时的。

于是,她把心放在一个瓶子里,挂在脖子上。

刚开始的时候,似乎一切都挺好。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5)

不过一切都不同了,

她忘掉了星星,

也不再关注海洋。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6)

她不再对世界充满好奇,也不再关注任何事情。

只不过,瓶子变得很重,很不方便,但至少她的心是安全的。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7)

直到有一天,她决定把心从瓶子里拿出来。但是她不知道怎么把心拿出来。她想不起来了。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8)

没有一个办法管用。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39)

瓶子就是打不碎。它只是在地上弹了一下,就滚开了。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40)

装着瓶子的心向大海滚去。在海边,她突然想到,那个对世界还有好奇心的小女孩也许会有办法。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41)

小女孩确实有办法。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42)

椅子不再是空的了。

悲伤后如何找回自己

《瓶子里的心》是一本关于疗愈的绘本。故事中的女孩曾经天真、快乐、敏感、好奇,但因为失去了爷爷的陪伴,她为了应对巨大的痛苦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

这正是死亡教育如此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能帮助孩子及时疏导情绪,正视“死亡”的话题,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念和热爱,而是把一切隐藏起来,不仅无法抑制悲伤,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伤害——就像主人公小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不再付出真心,不再关心这个世界,也不再与任何人建立亲密的联系。

万幸,她后来遇到了打开瓶子的方法,将那颗热忱的心取了出来。我们也一定可以,呵护好孩子那颗柔软的心。

—— End ——

最后,亲子剧赠票活动还在继续,恭喜“淙淙”获得了《你是演奏家》的昆山赠票,请加微信mancz321联系领取!

清明节对孩子的寄语(如何温柔地向孩子解释生命和死亡)(43)

在公众号内回复“花时间”,看更多绘本深度解析!

现在关注“慢成长”,回复关键词,一起做靠谱爹妈

↓↓↓ 点击阅读原文,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