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谈谈当年欧阳高考的那点事。欧阳是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人,著名“七君子”之一王造时先生是我们村的,典型的80后,2004年毕业于安福中学(王造时先生创办的)。曾参加过2004年和2005年的高考,可惜的事,两年均发挥失常,最后上了个专科院校(第一批次),按正常水平的话,上个三本是没有问题的,记得2005年离江西农业大学商学院的三本投档线差了几分,遗憾落选。依稀记得2004年是第一次需要考生使用身份证号码参加高考的年份,那年还是叫我爸去县公安局搞得身份证号。

当年本省高校在第一批次录取的,只有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依稀记得南昌大学当年没有人气,招不满,尽管放在第一批次投档,但是后面降到二本线录取了,也就是说上了二本线就可以上南昌大学的一本。那个年代以大学名称命名的本省高校只有: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对了,南方冶金学院成功在2004年成功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

现在谈谈我的母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职排名在江西省绝对是第一位)。正因为当年我看到《高考天地》上说该校马上升格为本科院校九江工程学院才报的,遗憾的是当年教育部对重点高职院校实行升本限制,固后来因为教育部的政策限制,母校未升本成功。记得2005年第一志愿报的是江西师范大学的专科,因为撞车,撞出来了。这里想说下,2004年我还能考上江西师范大学的专科,2005年的分数还上不了该校。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我报的第一批次专科的最后一个院校,中间报的那些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全因为都录满了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所以就都没有录取我。恰是因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志愿没有录满,我才进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读书。不然我就去第二批专科的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读书了。

步入社会后,好长时间没有缓过神来,只关顾赚钱涂生计,好多年没有学习。近两年才大彻大悟,一定要继续学习下去,正所谓生活可以漂泊,灵魂必须归位。本人郑州大学网络专升本课程今年也是学习的最后一年了,正打算拿这个本科学历参加研究生考试。11月份还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补考。去年年底才开始参加公考,省公务员考了一次,事业单位考了两次,虽没有考上,但是出来的分数给了我很大的底气。我依旧会不断学习,不断考试,给自己锦上添花,斗出一番美好的未来。

虽32岁了,也算大叔级别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有能力去拼搏,还有更好的未来,这都是学习和考试给我的自信心。看着新闻里面,七八十岁的老爷爷都在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不断参加高考,甚至还有考上的例子。所以说学习不关乎年龄。

学习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的时代。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学习——这一人类的基本行为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意义。

最后附上前两天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买的2004年和2005年高考天地的图片,也算小小怀旧一把吧。

当年高考遇到了这么一个事儿(当年高考那点事)(1)

当年高考遇到了这么一个事儿(当年高考那点事)(2)

当年高考遇到了这么一个事儿(当年高考那点事)(3)

当年高考遇到了这么一个事儿(当年高考那点事)(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