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1年5月,已经88岁高龄的宋庆龄病危。

15日,中央派代表来看望宋庆龄。当躺在病榻上的宋庆龄被问到是否还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的时候,宋庆龄的眼眶湿润了。

无法说话的她,只能频频点头来表示自己依旧想要入党的意愿。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

报道宋庆龄入党的报纸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并在会议上作出了接收宋庆龄为中共党员的决议。

而就在宋庆龄入党15天后,她因癌症、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和冠心病的急剧恶化去世,与世长辞。

在宋庆龄先生的追悼大会上,邓小平作为代表来致悼词,他满脸悲痛说道:“宋庆龄同志逝世前不久,被接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2)

同时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但这位一生以革命大局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念的女战士却是抱憾而终,那么,她遗憾是什么呢?

三姐妹相继离世,临终前也未能见一面

1973年,宋霭龄因病在美国去世,享年83岁。

而在这之前,宋霭龄曾写信给宋庆龄,她说自己的病情很严重,很可能会死。并且在信中表达出她对妹妹的喜爱与关怀。

“如果我有什么不测的话,请记住我非常爱你。”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3)

宋霭龄

晚年的时候,宋庆龄也如长姐一般,格外思念自己的妹妹。她把以前宋霭龄、宋美龄写给她的每一封信都收藏起来。

在她书桌的抽屉中放着一张全家福,那是宋家1917年拍摄的,也是唯一一张全家福。宋庆龄会经常拉开抽屉,看着张相片默默流泪。

被宋庆龄一直视为亲人的林国才知道‘婆婆’(林国才对宋庆龄的称呼,也就是外祖母)思念她的妹妹,于是,他就想办法从宋美龄朋友手中拿到了一张宋美龄的近照。

回到北京后的林国才,第一时间就去找宋庆龄,把照片交给她看。

“婆婆,这次我给你带回来一张照片,是从台湾带回来的。”

说完,林国才就从上衣口袋中拿出那张宋美龄的近照。

宋庆龄看到照片的第一眼,眼眶就红了,眼泪还在其中不断地打着转。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4)

宋庆龄

她从林国才手中接过相片来,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宋美龄,嘴里还在不停得说:“我和三妹她(她对宋美龄在家的称呼)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面了。”

良久之后,宋庆龄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收到衣服口袋中,然后宋庆龄的视线才从照片上转移到林国才的身上,接着她伸出双手紧握住林国才的手,激动得说道:“国才,真得谢谢你!让我能看到她的照片。”

在之后,宋庆龄就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去和宋美龄联系,只是天不遂人愿,宋美龄和宋庆龄一直没能见上面。

因为工作的原因,林国才在当时可以往返多地,于是他安排宋庆龄与宋美龄在日本见面,本已经安排好了,但是,林国才被关进监狱,没能让她们见上面。

林国才入狱后一年,宋庆龄就病逝了。

时隔多年,林国才每每想起这件事情,都不禁感到痛心。

1980年下半年的时候,宋庆龄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会发高烧,甚至有时候都会卧床不起。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5)

宋庆龄与李燕娥合影

而在1981年初,陪伴了宋庆龄53年的保姆李燕娥逝世,这给身体虚弱的宋庆龄一个沉重的打击。

拖着病体,宋庆龄亲笔给她的警卫秘书杜述周写了关于她对李燕娥身后事的安排:“我答应了李姐,一定要给她立一块碑,并且把她的骨灰埋葬在我父母坟的边头。我以后也要埋在那里。”

为了能让杜述周办好这件事情,宋庆龄还为此画了一张草图在这句话的下面,上面标明李燕娥李姐和她自己墓碑的位置应在她父母合葬墓的左右等距,而且要求她和李姐的墓碑都平放在地上。

之后,宋庆龄的病情愈发严重,她的身边也就不能离开人。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因此也来到了宋庆龄身边照顾。

在这期间,宋庆龄曾经和守在床边的邹韬奋夫人沈粹缜说道:“我牵记美龄,现在能来就好了。”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6)

宋庆龄年轻时候

宋庆龄说完后,就开始安排起妹妹来了之后的事宜:“美龄假使能来看我,她住我这儿不太方便,可以让她在钓鱼台住下,你和她认识,你帮我接待一下,早上接她过来,晚上送她回去。”

沈粹缜频频答应,并且立马将这个消息反映给了邓颖超。

之后就与在美国的宋美龄联系,得到的回信是宋美龄当时也生病了,无法远行。

听到这个消息的宋庆龄躺在病床上,眼神中的期待渐渐消失,慢慢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太迟了!”

宋庆龄对于自己的生命是有预感的,她知道自己的时日无多了。

不久后,她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7)

宋庆龄

在北京的宋家亲属全都站在宋庆龄的病房外,讨论商议后,一致决定给在纽约的宋美龄发一封电报。

把宋庆龄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告诉她,并且希望她能够回国,在是她姐姐宋庆龄去世前再见一面。

毕竟,大家都知道,宋庆龄的心中一直挂念着宋美龄,希望能够再见她一面。

几天以后,宋家亲属就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回复电报。

但是,上面写着:“可以把姐姐送到纽约来治病”,落款写的是家,宋美龄的这个反应让宋家亲属们十分吃惊,但也无可奈何。

1981年五月中旬,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得为妇女、儿童、教育、卫生和福利等事业奋斗的宋庆龄走到了她生命的尽头。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8)

宋庆龄合影

直至她闭上双眼,也没能见到自己思念着得妹妹,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姐妹两人相似的遗嘱

22年后,三姐妹中最高寿的宋美龄,也在她106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

奇怪的是,宋美龄与二姐宋庆龄留下的遗嘱十分相似,而遗嘱的内容也让人感到一阵心酸,那么两人的遗嘱究竟是什么呢?

宋庆龄在她去世之前,就已经和身边的人把自己的遗嘱交代清楚了:去世之后,不和自己的丈夫孙中山合葬,而是希望能与家人葬在一起,就在她保姆的旁边。

按照宋庆龄的遗愿,她被安葬到了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地之中,陪伴着父母和保姆。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9)

墓碑

这应该是宋庆龄经过慎重考虑之后的结果,既然生前没能尽孝,死后葬在父母身边,陪伴着她们,也能尽到一份孝心。

那么,除却陪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原因,我们还能从廖承志同志的口中知道,宋庆龄为什么不与孙中山先生合葬原因。

他在宋庆龄死后,写道:

“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不愿意去中山陵享受中山先生的荣光。”

“她是真心愿意跟保姆合葬。心胸多么宽广!多么高尚的精神!”

是的,宋庆龄不愿合葬,不想埋葬在中山陵中,是因为她不想因为自己而让中山陵变动,更不想国家因为这个而花费钱财。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0)

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结婚照

宋庆龄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人物就是孙中山、宋耀如、李燕娥。

一个是她毕生的挚爱,一个是她的遗憾亏欠,一个是陪她到老。

在宋家墓园中埋葬着他的两位重要之人,我想这应该是她最好的归宿了吧!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去世。作为一个知名人物,她的身后之事也颇受人们关注,可她的遗嘱根本与外界猜测的回台湾与蒋介石合葬在一起完全不一样。

宋美龄的遗嘱与二姐一样,都是去世后不和自己的丈夫合葬,想要和家人葬在一起。

不过,宋美龄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

远在美国的宋美龄没能被安葬在上海的宋家墓园中,反而是被安葬在了美国纽约的芬克里夫墓园,她的旁边是大姐宋霭龄的墓碑。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1)

演讲中的宋美龄

葬在这里,也算是遵从了宋美龄的生前遗愿:与家人一起。

从这个相似的遗嘱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姐妹两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是心中都顾念曾经的亲情。只是当初究竟是怎么回事,让这感情深厚的姐妹们各奔东西?

三姐妹翻脸

我想,宋氏三姐妹可以说是20世纪里最有名的姐妹花了,让人热议的,除了她们自身的能力更多的是因为她们三姐妹嫁的人都是当时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老大宋霭龄,与山西首富孔祥熙结了婚,富甲一方;

老二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步入婚姻殿堂,爱国爱民;

老三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权势滔天’。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2)

三姐妹合影

在我们看来,三姐妹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虽然她们选择的道路并不相同,但就个人而言,她们每个人都是成功的。

老大有钱,老三掌权,老二得民心,不过,从宏观一点的角度来看,宋美龄与大姐宋霭龄的格局就没有宋庆龄那般大,选择的道路也不如宋庆龄的明智。

在嫁人之前,宋家三姐妹直接的感情是很好的,但是因为后来的个人立场不同而变得生疏,甚至不再往来。

即使三姐妹已经各奔东西,但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横亘在她们之间的血脉亲情却无法斩断。为什么这么说呢?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弥留之际用微弱的声音重复着:和平、奋斗、救中国……

次日,早晨9点30分,孙中山先生逝世。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3)

孙中山先生遗体

而蒋介石就成为了他的接班人。但,自此,他独裁的野心也显露出来。

1927年,蒋介石发生政变,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国民政府,并对武汉政府实施封锁,目睹政府裂变的宋庆龄也打破了她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裂变的现实面前,宋庆龄坚定的表示:“在武汉和南京两者之间,她坚定地选择武汉;在武汉那些图谋私利的动摇分子和劳动人民两者之间,她选择劳动人民。”

即使家人们的劝说接踵而来,极为亲近的弟弟也与自己背道而驰,但是宋庆龄依旧选择人民。

她在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的时候,曾经这样说道:“我们必须有信仰,我们必须同人民保持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听任谣言和警报来扰乱我们,革命便将失败。但我们将坚定不移,而革命也不会失败。”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4)

宋庆龄合影

宋庆龄言谈间所表现出的热忱,让在场的记者都被震撼到了。

但是很快,汪精卫等右派让国民党的情势更家严峻,孤掌难鸣的宋庆龄写出了震惊中外的《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

“我认为现在我必须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来说明我们目前有 必要作明确的解释。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作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的。因此,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

“我只有暂时引退,以待更贤明的政策出现”。

离开了武汉,在上海也无法立足的宋庆龄毅然踏上去往莫斯科的道路。

因为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与孙中山先生的理念背道而驰,所以本来就很讨厌蒋介石的宋庆龄经常会公开谴责蒋介石。

宋庆龄讨厌蒋介石最直观的原因就是他对于宋美龄来说不是一个良人,在宋庆龄看来,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就是政治的结合。

她曾经说过:“他们俩的结合只是政治的一部分,并不是爱情。”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5)

宋美龄与蒋介石合影

但是,宋庆龄的反对并没有阻止他们,反而使得姐妹感情出现了裂痕。

宋庆龄与蒋介石交恶之后,宋美龄自然是选择站在了自家丈夫这边,宋霭龄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也选择了蒋介石,一时间,宋家姐妹可以说是到了即将要撕破脸皮的地步。

而在一开始,蒋介石因为宋庆龄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是宋美龄的二姐,这两个缘故顾及着她身份,并没有与宋庆龄翻脸。

但是宋庆龄多次公开反对他的举动渐渐惹恼了蒋介石,1931年,蒋介石第一次对宋庆龄动起了杀心,想要除之而后快。

只是还没有行动,蒋介石的想法就被宋美龄知晓了。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6)

宋美龄与蒋介石合影

得知丈夫想要杀姐姐的消息后,宋美龄怒不可遏,一下就把手里握着的茶杯摔碎在地上。踢开房门,疾步朝着蒋介石所在的书房走去。

蒋介石看到一脸愤怒的宋美龄,开口问道:“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

“你!”宋美龄声音中都带着怒气。

蒋介石一愣,然后就听到宋美龄冷冷得声音:“姐姐有什么错?你要是敢动她,我是绝对不会答应!”

正是因为宋美龄对于姐姐的维护,蒋介石放下他的杀心。

只是在蒋介石的日记中,虽然很少提到宋庆龄,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对于宋庆龄的憎恶的。

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宋美龄至死不愿再见宋庆龄)(17)

蒋介石与宋氏三姐妹合影

他不再恭敬得尊称宋庆龄为“孙夫人”,而是直呼其名。

他在日记中写道:“共匪知我绝无指派其代表参加旧金山会议之可能,彼乃间接运动宋庆龄对我说项,此庆龄与我提共匪事乃为十五年来第一次,当知其从不愿与我谈政治与共匪也,最后则以宋说项无效,乃不得不由俄国出面暗示,其挺共之态度,要求我容共。”

后来在将日战争时期,国共统一战线,宋家三姐妹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这年中秋,宋美龄提出了去看望宋庆龄,要一家团聚的想法,三姐妹都欣然同意了。在中秋前夕,宋霭龄还专门为全家定制了一个六斤重的月饼,并且告诫家中所有人:不许在聚会的时候谈论政事。

这条戒令被所有人记在心中,大家也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节。只是,她们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聚会,却成了一家人最后的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