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思亲对联横批(舒贵生编对联写作入门)(1)

第三节 对联的本质特征

一、对联的文字基础是汉字

汉字是方块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多是能够独立运用的单音节表形写意文字。所以汉字给诗词对联要求的字句整齐等有规则的排列组合带来便利,每个汉字如同魔方和拼图游戏中的一个方格,可以任意搬来搬去,且在表情达意上极富技巧和魅力,有形有神,有声有色,表现诗情画意。例如“墨;泉”两字就是一副对联,且字中有字成对,“黑土;白水。”汉字本身很多就是中心对称的字,如天、人、日、月、山、水、风、雨、水、火等,这些被称为玻璃字,写成玻璃字对联可以漏空贴在玻璃门上,正反都能阅读。例如,2004年北京中华世纪坛落成后,征集了一副玻璃字春联:“甲申吉幸春来早;中土昌兴业共荣。”2012年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龙年电视春联大赛又征得一副玻璃联:“丽日春风日日昌,同兴大业;青山乔木山山出,共竞高天。”这是西方拼音文字所绝难做到的。

二、对联的语法基础是对偶(对仗)

对偶,又叫对仗,或称骈俪,是汉语语法修辞的一大重要模式。对仗,犹如两两对立,列队整齐的仪仗队;对偶、骈俪,有如现实中两两相伴的夫妻、鸳鸯、连理树、并蒂花等。对偶的句子在我国唐代以前的诗歌文章中已经出现,如“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刘勰《文心雕龙》

三、对联的哲学基础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理,也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基本学说。《易经说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原点。老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老子二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五十八章》云“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七十八章》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庄子》一书中,也随处可见一组组相对立的概念,如:死生、存亡、穷达、贫富、毁誉、寒暑、日夜(《德充符》),悲乐、喜怒、好恶、忧乐(《刻意》),贵贱、深浅、内外(《知北游》),阴阳、雌雄、安危、祸福、缓急、聚散(《则阳》)等。正由于此,产生了对联及后来很多的对联歌诀,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等。

对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四、对联的形式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几千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对,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上下联中不能有不规则的重字。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合掌。

(5)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书写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张贴悬挂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第四节 对联的分类

一、按联文长短分:

1、超短联:单比1--3字;

雨;风。

大陆;长空。

孙行者;祖冲之。

2、短联:单比4--9字;

风和日丽;国泰民安。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唯俭唯勤创业;亦耕亦读传家。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

3、中联:单比10—19字;

龙盘虎踞城,谁敢纵横大地?

虎步龙骧势,我来提速春天。

4、中长联:单比20—30字;

5、长联:单比31--100字;

6、超长联:单比100字以上。

二、按内容分:

1、叙事述史联。如:

奇花龙马传千古;

名士高僧共一楼。(云南大理感通寺联)

(诗人画家杨升庵,担当和尚,写韵楼。

朱元璋赐马,马嘶花放,吉祥之兆。给无极和尚赐名升职)

2、写景状物联。如: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青莲瓣上行。

(贵阳甲秀楼联)

3、抒情言志联。如: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励志联)

4、评论说理联。如: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

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5、批判讽刺联。如:

造成纳垢藏奸屋;

用尽贪赃枉法钱。

(刺贪官蒋伯生联)

6、戏谑智巧联。如: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小妹、佛印互嘲联)

三、按用途分:

1、春联。如:

虎跃龙腾迎盛世;

莺歌燕舞贺新春。

2、其它节庆联。如:

元宵节联:千家春不夜;

万里乐连宵。

清明节联:

燕子来时春社;

梨花落后清明。

端午节联:

粽子飘香怀先哲;

龙舟竞渡激诗情。

七夕联:

云汉秋高,凉生七夕;

天街夜永,光耀双星。

中秋节联: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户圆。

重阳节联: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另还有庆元旦、五一、六一、七一、八一、教师节、国庆等节庆联。

3、行业联。如:

酒店联: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茶馆联: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药店联:

但愿世间人没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

商店联:

衣食住行百般有;

女男老少八方来。

旅馆联:

春夏秋冬,一岁穿流不息;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理发店联:

到来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戏台联:

古往今来只如此;

淡妆浓抹总相宜。

4、名胜风景联。包括名山胜水联、亭台楼阁联、宫观寺庙联等,如:

庐山联: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南岳衡山南天门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看翠微峦屿低。

莫愁湖联: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黄鹤楼联:

一楼萃三楚精神,

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

古今无尽大江流。

岳阳楼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济南大明湖联: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南京夫子庙古秦淮牌坊联:

都是主人,且领略六朝烟水;

暂留过客,莫辜负九曲风光。

南京瞻园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宋阙?

爽气西来,帘卷起一庭风月,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江西滕王阁联: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5、婚联(喜联)。如:

百年恩爱双心合;

千里姻缘一线牵。

6、寿联。如:

瑶池桃熟三千岁;

海屋筹添八百春。

7、挽联。如: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8、居室联。包括厅堂、书斋、卧室等,如:

室有芝兰气味别;

胸无城府天地宽。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观花。

9、题赠联。

如黄兴增汤增璧联:

秋水为神玉为骨;

词源如海笔如椽。

毛泽东赠叶剑英联:

诸葛一生惟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鲁迅赠瞿秋白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郭沫若赠茅盾联:

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歙张。

10、杂联:包括对课联、考试联、游戏联等。

四、按创作方式分:

1、自创联:作者原创自撰的对联。

2、改制联:在前人或旁人成联基础上改作的对联。

3、集引联:在诗词中集句或摘引的对联。

4、征募联:悬赏征集或无偿募集的对联。

五、按特殊词性、句法和语法修辞分:

(一)按词句特性分:

1、数字对:

一支铁笔千钧重;

四字丹书万丈长。

2、方位对: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尊前。

3、颜色对:

紫气蒸腾处;

红霞灿烂时。

4、形体对:

胸中怀日月;

掌上转乾坤。

5、人名对:

碧野田间牛得草;

金山林里马识途。

6、地名对: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7、流水对:

不经几番磨练;

怎成一段锋芒。

8、交股对:

池花春映日;

窗竹夜鸣秋。

9、当句对:

北国南疆八方锦绣;

春兰秋菊四季芬芳。

10、隔句对:

年光过尽,

功名未立;

书生老去,

机会方来。

(二)按创作手法及语法修辞分:

1、 比喻:

福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

2、夸张: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3、拟人: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4、借代:

泗水文章昭日月;

杏坛礼乐冠华夷。

5、对比:

天近山头,行至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空。

6、双关: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石达开题理发店)

7、拟物:

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物—物)

小犬无知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人—物)

8、衬托: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9、假借:

好大胆,敢来见我;

快回头,莫去害人。

(兰州城隍庙)

10、设问: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冷泉、飞来峰)

11、顶真: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12、反复: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13、回文: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14、析字: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15、嵌字:

对天对地,天地有情皆可对;

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能联。

16、叠字: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17、串组:

绿水青山红雨;

白云紫气蓝天。

18、分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9、总分: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四诗风雅颂;

三才天地人。

20、谐音: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21、叠韵: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22、绕口:

移椅依桐同赏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23、偏旁: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六、按对联结构宽严分:

形式是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等。对联是文艺作品中表现艺术和结构多式多样的一种,它的上下联内容构成,有着可遵的规律,这种规律大约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连贯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造反关系等。对联体现这些关系的几种主要形式有:

一、正对 是对联中最大量的,它的内容构成主要是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各类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如安徽白龙庙联:“龙藏巨海秋云淡;鸟宿荒冈夜月寒。”

二、反对 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变换)关系,目的关系,但上下联意思是相反的,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所用的词语也多是反义的。如:“昔日天灾人祸;新时国泰民安。”

三、串对(流水对) 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无意义。至少意义不全。所以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试看一副眼镜店联:“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上联是因,下联是果,由悬眼镜到看见东西是递进。还有《碾玉观音》中崔宁吃了酒的联语:“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连贯递进因果关系都有。这种对也叫流水对。

四、工对 又叫严式,它要求同小类的名词相对,越小类则越工。凡以同类词或近类词相对,习惯不同类词相对和词性相同的联绵词相对等,都叫工对,如骆宾王题浙江观海亭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其中楼和门是宫室类,观和对是人事类(动词),沧海日、浙江潮是天文地理类。这是古工对。

五、宽对 是和工对相对而言的。它的特点在字词对中不苛求小类相对,只大类相对,平仄上个别不相对,句形结构大致相应即可。例如郑板桥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主要名词没有一个同类的相对。现代的工对不同了,只要求字词和平仄大致相对,个别字词不甚工整可不计较。宽对当然不能无限宽,一般应做到上下联长短句相同,字数相等,语气流畅。至于工对和宽对那种较工?从艺术看,以工对为工,从全联看,则应以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来衡量。

舒贵生老师简介

舒贵生,男,1962年生,国家二级作家,诗词楹联专家。退休前在江苏省作家协会工作30多年。历任江苏省诗词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江海诗词》编委、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楹联》编委、副主编,春华诗社社长,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等。

倍思亲对联横批(舒贵生编对联写作入门)(2)

发表诗联文赋等文学作品达3000多件,计数十万字;在全国各地诗词楹联大赛中获奖100多次,大奖20多项;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冠军嵌名诗联大赛金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仓城杯”海内外征联一等奖、2011年桃花山传奇全国征联一等奖、2012年辽宁铁岭八景全国征诗一等奖获得者。有80多件诗联作品在名胜景点镌刻悬挂,多件作品被编入诗联教材;曾70多次出任诗词楹联大赛评委,数十次担任诗词楹联报刊书籍编委,并多次出任主编、副主编。

出版个人作品专集多部,名传被收入50多部辞书典籍。曾为大中小学师生和书画家等百余次讲授诗词楹联课程,曾为诗人词家楹联家和书画艺术家写了50多篇艺术评论文章(包括序言、书评等)。

现为《扬子江诗刊》诗词编辑、金陵老年大学楹联教师、南京崇正书院顾问、江苏格冠美术馆顾问,江苏女子诗画院顾问,南京钟山诗书画院顾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