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镜周刊

今年5月24日台湾大法官会议裁定禁止同性婚姻违宪,成为亚洲首例,探讨性别议题的电影《阿莉芙》预告片同月释出,迅速累积47万观看人次。在此之前,《阿莉芙》已在坎城市场展宣传,并将全球版权代理签给法国影片销售商「Reel Suspects」,计画在日、韩、欧洲、美洲等地上映。

7年前,导演王育麟以700万元小成本拍摄《父后七日》,创下全台4,500万元票房,但他筹拍《阿莉芙》却因题材类型受限,初期没人投资,仅获300万元辅导金支持。如今受法商青睐,王育麟认为台湾人要把握宽广的创作空间,唯有靠创意及内容才能走出国际、吸引资金。

阿利夫是25岁的排湾族男孩,内心却是个女孩阿莉芙,他的部落头目父亲日渐衰迈,要他回乡接掌领袖。在排湾族阶级分明的社会制度里,头目采世袭,阿利夫/阿莉芙在性别认同和亲情之间痛苦挣扎,该如何王子变公主并获族人们的支持?

阿莉芙王育麟版权(王育麟阿莉芙用版权代理)(1)

王育麟是《阿莉芙》导演、编剧之一,拍摄前担心跨性别议题又涉及原住民传统,连演头目的歌手胡德夫都怕引起族人反弹。前年,王育麟前往台东勘景,发现在部落小学任教20多年的老师,都能接受这样的故事,「老师告诉我,6个原住民小男生,大约就有一个较女性化,他们称为『阿度』,本来就有这现象,是我们的观念想法太封闭,如果更包容,就能让更多人做自己。」

现实中的阿莉芙,据说变性成为美丽的医师娘,但是否为头目儿子?众说纷纭,王育麟也没深究。倒是预告片公开后,1位原住民女孩向剧组人员哭着说:「我阿公也是头目,但子孙有一半喜欢同性,我也是。阿公过世前,阿嬷当着阿公面希望我能跟男生结婚,但阿嬷的愿望永远没办法达成。」她谢谢剧组,终于有人拍出原住民性别认同的故事。

阿利夫在片中变性成阿莉芙,王育麟花不少时间研究变性医学及心理知识,把拍电影当写论文。

阿莉芙王育麟版权(王育麟阿莉芙用版权代理)(2)

阿利夫在片中变性成阿莉芙,王育麟花不少时间研究变性医学及心理知识,称把拍电影当写论文,「连写对白,我们都得请教专门研究变性的精神谘商师。像演Gay Bar(同志酒吧)老板娘的陈竹升有句戏谑对白:『手术后要三不五时通一下,不然甜甜圈会变铜锣烧』,就是谘商调查得来的行内话。」

53岁的王育麟,念台大森林系时就决定要拍电影,当时认识许多聪明有才华的同志朋友,碍于社会气氛保守,报纸甚至批同性恋为天谴,根本无从讨论,他也无法理解为何有同志。当兵时遇到自称会通灵的同袍告诉他:「就通灵的观点,男女生其实都是同一个灵魂。」王育麟顿时被点醒,心中也埋下拍性别议题电影的种子。

台湾国片票房多半赔钱,企业财团投资意愿不高,于是王育麟2010年独立筹资700万元,拍了第一部院线电影《父后七日》,创造全台4,500万元的票房。突如其来的成功让他大胆起来,2012年竟抵押房子跟银行贷款,共借3,000万元拍《龙飞凤舞》,票房却不到500万元,惨赔到必须卖房还债。「这让我体悟到,独立投资并不是常态的经营策略,《阿莉芙》一定要结合外来投资。」

王育麟把《阿莉芙》企划书、剧本都搞定后,却因题材特殊没人投资,他只能靠300万元国片辅导金,加上东借西凑才拍成,「拍完、剪完、调光、音乐都弄好,才终于找到3位投资人。」

阿莉芙王育麟版权(王育麟阿莉芙用版权代理)(3)

阿莉芙王育麟版权(王育麟阿莉芙用版权代理)(4)

年初,王育麟透过长期合作的发行商「海鹏影业」到海外展出的机会,吸引法国影片销售商「Reel Suspects」注意到《阿莉芙》,主动争取代理全球版权,允诺将积极开发日、韩、欧洲、美洲市场。王育麟说,「Reel Suspects」相当有诚意,双方还未正式签约,就为《阿莉芙》设计质感精美的电影海报,签约后又主动花钱做DM、在英国电影杂志刊登广告,整部片成本加行销费用粗估约2,000万元。他难得露出笑容说:「《阿莉芙》现在不需要资金了,如果还有人想投资的话,可以投资我下一部片。」

台湾有相对宽广的创作空间,拍出好类型片才有机会输出国外,重新建立正常产业生态。

王育麟从事影视工作30年,2007年成立「蔓菲联尔」,专职电影制作,对台湾影视产业长期以来的筹资困境,认为国家部会应该要带头改变,「电影代表国家的话语权,别人可以藉由电影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价值、生活或美学,从电影看出一个国家的样貌,国家应该支持。」

阿莉芙王育麟版权(王育麟阿莉芙用版权代理)(5)

阿莉芙王育麟版权(王育麟阿莉芙用版权代理)(6)

他举2000年韩国遇金融海啸时,国家大力扶植文创产业,派人去好莱坞学习,再回国做产业改造;泰皇当年则是请英国老师到泰国教创意,如今才有这么多创意广告出现,文创产值已是台湾的十倍,让王育麟很感叹。

「不知为什么,台湾人都不敢冒险尝试投资新东西,有钱人只想投资房地产,搞到社会变得很扭曲。」他举台湾游戏产业为例,1996年期间产值是全球第3名(美、日、台湾),2000年发展线上游戏后,大厂靠代理国外游戏赚大钱,但20年后,台湾游戏产业连前10名都排不上。

眼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的电影工厂,台湾在没环境、没资金的情况下,根本留不住人才,但也没有回头路可走。王育麟认为,唯有靠创意和内容,台湾才能走出一条活路,「虽然不如美国早有一套完整的SOP,但不做永远没机会。」台湾有相对宽广的创作空间,拍出好的类型片才有机会输出国外,重新建立正常的产业生态。

越冒险越有趣 王育麟

  1. 1990年 杨立国电影《我的儿子是天才》副导演。

  2. 1991年 杨德昌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美工道具。

  3. 2010年 电影《父后七日》制片、导演。

  4. 2012年 电影《龙飞凤舞》导演、编剧、制片。

  1. 1989年 《悲伤的华尔滋》第12届金穗奖优等8mm动画片。

  2. 1992年 《他比烟花寂寞》第15届金穗奖优等录影带剧情片。

  3. 1996年 《台湾军人》第18届金穗奖最佳录影带纪录片。

  4. 1997年 《棉花炸弹》86年度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