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葬玉,是指专门给死者作陪葬用的特殊玉器。中国葬玉自古就有,但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玉器品种和含义。汉代的葬玉品种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器、玉晗、玉握猪和玉枕等,个别地方还发现有西周至战国时期同式同用的缀玉覆面。

玉衣是一种玉制的葬服,其制作是由数百至数千件不同形状的扁平玉片,用金属丝(金丝、银丝和铜丝三种)或丝线依人形编缕而成,用时穿罩在死者的身上。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1)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

玉衣的作用有两种:

一是表示高贵和不同的身份,其中金丝缕织者代表帝后或帝王特赠的身份,银丝者表示诸侯王公大臣等,铜丝者为一般官吏。

二是古人认为以玉敛葬可保尸身不腐,使复活再生成为可能,故以玉制成葬服。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2)

西汉刘修金缕玉衣

玉衣仅在汉代出现,可能渊源自周代“缀玉面幕”、“缀玉衣服”的传统,到曹魏黄初三年(222年)朝廷下令禁止后,玉衣敛的习俗趋于消失。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3)

江苏徐州刘和墓墓室内银缕玉衣

金属缕玉衣已出土十多件(套),唯丝缕玉衣仅在南越王赵昧墓出土一件。此外,在山东省也发现一套玉衣是仅由玉头套、双手和双足套组合的特殊品。

玉衣发现时,多已散落,今所见完整形者,皆是复原品。与玉衣同时出土的尚有置头下的玉枕。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4)

西汉玉枕

完整的玉九窍器共九件,即玉眼盖一对、玉鼻塞一对、玉耳塞(又名充耳或耳填)一对、玉晗(或盖)一件、玉肛门塞一件、玉阴塞或生殖器套一件。

这些器物,是供死者盖和塞在九窍中以防腐用。古籍记载,“玉入九窍,以防尸之不朽”,即指此用。九窍器在高级的帝王墓中是完整的,但在一些较低级的贵族墓中往往不全,其中耳或鼻塞、琀蝉等较多,而眼盖最少。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5)

西汉 玉九窍器

玉晗在汉魏时最流行,形多作蝉形,并有繁简之分,多无穿,用以含入死者的口内。此类玉古又称押舌或饭含,意即用它含在死者口中,可使他永远有食物,亦兼有盼望其来生清高,或如蝉蜕那样来生成为脱胎换骨的新人。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6)

西汉 玉琀

玉握猪出土时一般握在死者手中或夹在腋下。早期形状略有变形,晚期较短宽且写实。出土时一墓有成双对的两件,形式大小相同。其用意推测是表示财富或死者在来生有美味佳肴享用。玉猪在西汉早中期少见,有的以双璜代用。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7)

西汉玉猪

上述各类葬玉,除玉衣及与其配套的玉枕仅在汉代才有外,其他如玉蝉、玉猪等,自汉始至魏晋南北朝均有发现,但汉以后除形式有所变化外,数量也较少,其中玉九窍器更为罕见。

葬玉的正确方法(葬玉发展最辉煌的时期)(8)

东汉玉蝉

更多玉器鉴定知识,点击下方杨震华《古玉鉴定系列教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