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驴的存栏量与出栏量减少,驴皮稀缺,导致阿胶价格水涨船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阿胶到底是不是大补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阿胶到底是不是大补的(涨价涨得厉害的阿胶)

阿胶到底是不是大补的

因为驴的存栏量与出栏量减少,驴皮稀缺,导致阿胶价格水涨船高

转眼到了天气渐凉的季节,又到了药店忙着熬膏方的时候了,近些年因为原料的短缺,作为秋冬进补膏滋常用的原料——阿胶的价格是水涨船高,最有名的东阿阿胶价格更是涨到了差不多两千元一斤。

阿胶之所以每年都涨价,与做阿胶的原料——驴皮的产量减少或有直接的关系。

央视7套的《今日农经》节目有过报道,从1990~2012年二十年间,我国毛驴存栏量减少了50%,其中乌头驴更是濒临绝迹。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年,我国驴存栏量为267.8万头,存栏量较上年同期增加8.53万头,但是与1996年的944.4万头存栏量相比,减少了足足676.6万头。

前些年阿胶疯狂涨价的时候,有人说这是因为毛驴存栏量每年都在降低,而且毛驴生长周期长,繁殖慢,再加上一张驴皮也只能做两公斤左右的阿胶,产量则更是少了。于是便出现阿胶生产厂家全世界疯狂找驴的情况,当全世界找驴也找不来那么多的时候,就有生产厂家用别的皮充当驴皮的,马皮、牛皮、甚或是猪皮都有。

都认为驴皮做的阿胶最好,但杨贵妃吃的阿胶,有可能是牛皮做的

其实呢,最开始的阿胶也并不是驴皮做的,根据南北朝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阿胶,生东平郡,牛皮作之,出东阿。”最开始的阿胶是牛皮作的。

在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牛皮、马皮、驴皮都是可以用来做阿胶的,唐代时作阿胶的原料并不局限于驴,所以“暗服阿胶不肯道”的杨贵妃,吃的有可能是牛皮做的阿胶。

后来由于战争需要,比较有韧性的牛皮被用来做甲胄、弓弩,由于军备需要,当时的政府禁止民间私藏牛皮,再加上牛作为农耕时代主要的生产资源,民间亦不许私屠耕牛,所以牛皮资源稀少,用于制造阿胶的牛皮就逐渐少用了。随着驴的数量逐渐增多,驴皮则逐渐成为制作阿胶的主要原料。

而在此后的千多年时间里,关于牛皮阿胶好,还是驴皮阿胶好,却一直有所争议,直到李时珍把驴皮阿胶列为圣药记载到《本草纲目》中,采用驴皮和东阿阿井水的阿胶被称为东阿阿胶,而用牛皮作的胶被称为“黄明胶”。

在《中国药典》中以驴皮作为制作阿胶的原料,这成为现代制作阿胶的规范。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阿胶的止血功效大过补血功效,适合因失血导致的血虚

现在人对阿胶如此狂热,是人们普遍认为阿胶滋补力强,能补血养颜。民间追求养生的人,总是认为黏黏糊糊的原材料最为滋补,从稠乎乎的普通小米粥到熬煮成冻的高档燕窝、鱼胶等都是极受欢迎。但其实,阿胶在医籍里的记载和医家的运用,止血的功效大于补血的功效。

“(阿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神农本草经》

“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日华子本草》

“(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本草纲目》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阿胶主治的疾病分别为:“鼻出血(鼻洪)、吐血、便血、尿血(血淋)、阴道出血(崩中)等,这些都是出血性的疾病。所以从古医籍来看,历代的医家是用阿胶治疗因失血而导致的血虚,阿胶的止血功用是远远大过于补血功用的。

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亦擅长运用阿胶,他在黄土汤、温经汤、猪苓汤、胶艾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经典方剂中都有用到阿胶,但这些经典方剂中运用阿胶主要用于:便血、崩漏、血淋、妊娠下血、半产漏下、下利脓血等出血相关症状,可以说张仲景是把阿胶当作止血药而不是补血药来用的。

反而在经典的补血方剂中,并没有阿胶的出现,比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益气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等,这些补血或气血双补的方剂中都是没有阿胶的。

阿胶的临床运用方面,更适用于长期的慢性失血或者急性大量出血引起的血虚。把阿胶视为单纯的“补血圣药”是有偏颇的,选用阿胶补血,更适合于有失血征象的人群。所以,针对产后、术后的血虚、子宫内出血的血虚,选用阿胶更为适合。

阿胶

另外,因为阿胶属于大分子的蛋白,分子量达到8~20万。中医药理论认为阿胶性滋腻,脾胃不好的人群最好不要随意使用,否则容易滋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甚至导致消化不良。据说现在也有研究把阿胶的大分子蛋白切割成小分子肽,从8~20万大分子量分解为2000-4000的小分子量,对其不易消化的情况能有所改善。

阿胶真的是越陈越好吗?阿胶到底能存放多久合适?

另外,自古就有人说新做出的阿胶有“火气”,所以阿胶是越陈越好。

其实根据现代研究,所谓新制阿胶的“火气”,是在阿胶原料处理过程中,会残留极少量的小分子含氮物质,主要为三甲胺、尸胺、吲哚等,这些物质会让人产生恶心、呕吐、血压不稳、头痛、头晕等症状,也被民间称为“火毒”。

将阿胶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存放,小分子含氮物质能逐渐挥发减少,从而避免了“火毒”带来的副作用,这才是为什么新制阿胶需要陈放的原因。至于具体存放多久,建议是放上一年以上,但最好不要超过五年,因为阿胶的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放置的时间太长容易导致胶原蛋白脆化变性,甚至变质产生冲鼻的哈喇味,从而影响药用甚至不能再用。

所以,在购买挑选阿胶的时候,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挑选有光泽、质地如琥珀,没有冲鼻异味的阿胶块。如果生产日期为当年,可以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亦可放在冰箱冷藏)陈放一年左右。#2019生机大会#

参考资料: 《中国统计年鉴2018》国家统计局 《阿胶价格暴涨5000元一斤,中国“满世界找驴”》北京青年报 2016-12-17 《阿胶止血之功大于补血之功》中国中医药报 5072期 《阿胶越陈越好吗》中国中医药报 4349期 《生命健康“肽”之阿胶肽和鹿胶肽》中国中医药报 50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