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第三季第十三集的主题——逆境,这期节目嘉宾:窦文涛、周轶君、许子东、李小牧,我看了好几遍,还记了笔记。这期节目的嘉宾是我比较喜欢的许子东老师和周轶君老师,另外一位是在日本生活的湖南人小牧,个人觉得他这期节目有点尴尬,除了开头供大家玩笑一下(最近又离婚了,竟然离了6次婚),其他就是附和着话题,参与度很低。

圆桌派第三季二十三期(圆桌派第3季逆商)(1)

“逆商”听上去是个时髦的词,其实是很接地气的话题!老百姓的话,“人活的是一口气”!从小到大再老,几个年龄段的事情都已经经历了,大多数人也就会从“逆商”到“顺商”了!看淡了就顺了!

这期节目从北京80后创业者茅侃侃自杀事件说起,引出了这期节目的主题——逆境,前面分析了茅侃侃为什么那么体面地活着,当逆境来了,他背下所有责任,于是选择了有尊严的结束生命,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显然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逆境和挫折,那我们遇到逆境了该怎么办?我们有没有像智商和情商一样的逆商来应对?

圆桌派第三季二十三期(圆桌派第3季逆商)(2)

应对逆境和商没有关系,与价值观有关系

窦文涛和许子东老师这期节目的表现非常精彩,尤其是主持人窦文涛,有很多引人思考和共鸣的表达。首先窦文涛就表示逆商是表面化,这个词也不科学,应该说人们遇到逆境的这个反应跟商没有关系,而和你价值观、性格或者你认为什么最重要比较有关系。人生总是充满了苦难,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都会碰到逆境,窦文涛说他碰到了逆境,第一个会想生活水平会不会降低,不管碰到任何绝境,首先想到的是谋生,并且把任何事都想到最坏的可能,这是他人生中的很大一部分痛苦。我倒觉得窦文涛的观念是非常入时和值得我们大多数人学习的,在任何逆境面前,本来就是生存最重要,对于创业的人来说,公司能不能活下去就是最重要的。在任何一件事发生之前,都会想到最坏的可能,这也是应对逆境的一种很好的心理准备,把最坏的结果都想到了,心理早就做好了准备,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圆桌派第三季二十三期(圆桌派第3季逆商)(3)

压力来了的时候,到底什么最重要?

许子东老师表示自己和窦文涛很相似,碰到问题也会往最坏的地方想,他认为逆商就是抗压能力,人在抗压的时候就决定了什么东西对他最重要。许老师说,人其实归根结底是两个东西最重要,一个就是你怎么样活得好,这是最重要的,当问题来了,你就会想这个事情对我是不是不利,它会对我活得好这个东西的损害到底有多大?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会不会因此没有房子住了,这个损害我到底能不能承受?能承受那我就来调整,不能承受那么就得扛住压力。还有第二个,就是很多人相信一个东西,碰到事情的时候,会不会人家让你放弃你相信的东西,做一些你完全不相信的东西,这个也是你承受的底线了。

圆桌派第三季二十三期(圆桌派第3季逆商)(4)

文涛也同意这个说法,他说我当然不想去做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你强迫我做我也不做,但是我还是先衡量我的这个生活水平能不能保持,能不能扛住基本温饱问题,但是说到逆商,碰到打击你难不难受,肯定难受,难受怎么办呢,但依然会衡量一下这事会不会影响生活,如果这个有底了,就可以用鲁迅的诗概括了——“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窦文涛不愧为知识分子,对于文学作品的内容真是张口就来。他代表了很多知识分子的一些心声,只要生活无忧了,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陶醉在自己的个人爱好里,哪怕外面的环境再恶劣或者别人怎么看,他就当自己没看见,我想这就是知识分子能够找到内心平静的原因。

圆桌派第三季二十三期(圆桌派第3季逆商)(5)

在现代社会,活在罩子里是不是一种奢侈?

许子东老师举了一个例子,就说当你遭受外界的压力时,你就想象你生活在一个玻璃罩子里,外面的世界你都看得见,但是你就当你听不见,你活在罩子里,谁也就伤害不了你。可是我想说能够把自己活在罩子里的人,肯定也是个内心成熟、有定力有抗压能力的人。周轶君老师就说这样做非常奢侈,她举例美剧(the crown)里的那个英国女王都得改变自己,上电视要念台词和个戏子一样要和大家笑,也需要讨好观众,她也得跟上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啊。以前做记者时,同行觉得好、自己觉得好符合某种价值观;现在都是点击率,她说这还不是她一咬牙就能跟得上的,她还没那个能力;因为它是另外一套语言体系,但是现在的文字写作者,如果你完全不追那潮流,那你得有自己的一个小楼(指的是经济基础活财富自由之类的),你得有特别厉害的东西;如果你没有,你就特别痛苦。我比较认同周轶君老师的观点,在这个追求眼球和快餐文化的时代,你如果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不融入主流的语言体系,文字工作者会活得很惨,跟上时代潮流很普遍很正常,你不跟活在罩子里那是很奢侈的。

不过许子东老师提供了不同的观点,我觉得也很有意思。他说不一定很奢侈,讲小楼是一个象征;比如你想做生意做老板,你的责任就大,就不是小楼的问题,像他教书的就好一点,还可以选择做一些事情,就是说你的责任没有那么大。他说每个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不仅仅在追求你的幸福,追寻你的信仰,还有一个要看到你的能力,你做的事情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的逆商就高你的抗压能力就高,承担了你做不了的事情后,你就会崩溃。许老师打开了我的思维视野,活在罩子里到底奢侈不奢侈?因人而异,如果你的能力够强,抗压性就够强,承受力就会更强。责任大的人没法活在罩子里,很多人需要依靠你,你怎么能活在罩子里?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吗?

窦文涛老师说,这几年见到一些报道,00后的16岁女孩说我融资几千万了,你们这些中年人,你们还在那里拿着工资,你们在那里干什么呢?结果到最后人家一查谁成了,有几个成了,社会大部分的人还是拿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收入,过着平庸平凡的日子,这个社会的稳定性,很大一块是依赖有稳定收入的一个中间阶层,为什么这么说,日本的北野武就说,你不用鼓励你的孩子去当天才,天才是百万里才出一个。真的天才,父母不让他搞音乐,他也能做出来,父母是摁不住的。但是我们大部分人是一般人是普通人,还是胸无大志比较稳当,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就说别花自己没有的钱,量入为出,许子东老师补充,名声也是这样,不要去拿到不属于自己的名声。窦文涛认识很多创业的大老板,他感觉他们都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富贵险中求,坐飞机引擎都出事了,他们还没事,做创业的人大部分人都不能成功,他们却能成功,他们是异数,这里其实也有运气的成分。

我非常同意窦文涛所说的,媒体报道的、社会宣传的成功人士毕竟还是少数,而且他们能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是普通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危险中他们能够求得住富贵,危难中他们能够大难不死甚至起死回生,这不是普通人有的机遇和天命;成功真的属于极少数人(我说的成功是世俗的成功,也就是占有大量财富),大部分人平常人,无论你怎么努力,缺乏天命,极大可能都不会成功。可是社会里很多鸡汤在灌着,只要你努力和付出,你也能成为马云马化腾之类的,很多人被蛊惑着做着白日梦。其实就像窦文涛说的,承认自己平凡、胸无大志、过着稳当的日子并没有什么不好。

接受失败有那么难吗?

周轶君老师说,小孩子都有老是想赢的天性,他们的同伴同学有什么好的东西,他们就嫉妒为什么我没有,后来明白过来,其实得让他们学会接受失败,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下跳棋的时候,扔骰子碰运气,发现不是一直能赢,他们就会不开心,来个五盘让他们赢一二盘输个三四盘,明天再来可能会赢,就是要磨他们的这个性子,慢慢磨,让他们从小就有承受失败的能力,学会接受失败。文涛也说发现很多小孩就不能输,自己玩游戏输了还自己哭、自己和自己生气。许子东老师也说他就是在这个时候知道自己天才在什么程度,自己打桥牌和电脑打输了不开心,他也在反省自己,连和电脑打牌输掉都会不开心的人,有什么本领去跟人家博弈。茅侃侃这个事件这么引人注目,除了他这个自杀的道德感,他本身也是一个传奇。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教训的概念,你这么突然的一个成功,背后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窦文涛也说这人还是得讲实在,他觉得他自己就是一个平凡人,10万元的债还能承受,100万就不行了,没那金刚钻不揽那瓷器活,我们这种就是稳定中的大多数,我也不冒什么险,找到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自食其力),凡事都想到最快的结果,我能不能承受,能我就努力去做好就行了。他说这几年都受这个诱惑,认识很多一流的投资人,别人都要给他钱,他都不敢拿这个钱,他的朋友说就算是你的好朋友,没有人拿几千万给你不管你怎么花不要盈利的,你以为你想得很美,把自己当个IP,你不给人家创造利润,钱给你白花着玩,你想得美,你没有信心、计划、能力和准备就不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