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盐湖中学事件(山西运城康杰中学)(1)

最近几日,山西运城康杰中学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口诛笔伐”的谈资,一代名校,不是因为教学质量被人讥讽,而是因为食物安全广受诟病,引发信任危机。

请看校方公开的回应:

10月11日7时30左右,我校有3名学生出现发烧、腹泻情况,情况发生后,学校立即联系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对3名学生进行诊治,当天下午又陆续有7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紧急排查,部分学生疑似食用了校内超市一款名为“嫩牛五方”的食品,学校立即责令超市将该食品全部下架,并将超市予以查封。

为安全起见,10月11日当天,我校对3个年级食用“嫩牛五方”的学生全部进行了摸排,并联系市中心医院进行排查诊治。截止13日18时,陆续共39名学生经市中心医院排查诊治,身体正常或有轻微症状的学生用药后当天即返校上课。目前,尚有9名学生在医院门诊观察治疗,仅有轻微腹泻,其它体征平稳。事件发生后,我校立即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要求全体教职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做实做细各项安全工作,同时对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等场所采取消毒措施,并对全体学生开展消化道疾病防控和健康教育。后续我校将密切关注学生发病情况,联合市中心医院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确保学生平安健康。

注意一个关键词和数字,39!什么概念?39人在规模较小的学校就是一个班,一个班的学生“全军覆没”,考场如战场,人都在医院输液,怎么上战场?

自媒体首发,官方媒体跟进, “食物事件”经过网络发酵,一度成为社会关切的焦点,校方的回应经一个抖音用户发布,播放量短时间就达10万次之多。

运城市盐湖中学事件(山西运城康杰中学)(2)

不可否认,如果不是康杰中学,而是其他学校,也许社会的关注程度未必这么高,这么密集,这么热切,问题是,事情就发生在康杰中学,发生在这座全省乃至全国的名校。

康杰,你怎么啦?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孩子们咋样,会不会有大恙?学校怎么会有超市?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超市怎么会进去,铜臭怎么会污染?

——网友们的留言评论刷爆了手机屏和电脑屏,人们或迷惑,或担忧,但是都在用期盼的眼光,等候相关部门查处结果。

——关注康杰中学,就是关注运城的教育,康杰中学不能倒下,运城教育不能倾覆。

梳理了一下网友们的评论和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原因无非是超市卖食品,好像“嫩牛五方”是始作俑者,要是不吃它,哪有后续的“中毒”。但一位知情者说的话,让人觉得这事件完全可以避免。说:“嫩牛五方”也是正规大厂生产的食品,在超市冷冻(冷藏),如果有人购买,就要解冻或加热,这样吃了应该没什么问题。可康中的这家超市没有那么多的微波炉和加热设备,每逢下课或放学,学生蜂拥而至到超市消费,冷冻食品解冻加热过程至少需要几分钟,即便超市有一台微波炉,解冻加热冷冻(冷藏)食品,根本从时间上满足不了学生需求,于是乎,冰冷的食品流入学生手中,这回事件是“嫩牛五方”,如果再不注意,下次可能就是“老牛五方”“嫩牛六方”了。

细思极恐!

行文至此,冷静的人们应该想想,学校、学生、超市,学校里面该不该有超市?康杰中学本身是有餐厅的,完全能解决学生的一日三餐问题。超市里的商品和食品绝大多数是面向学生,也就是说挣学生的钱。超市进学校,这可不是一般的超市。据知情人讲,这是明摆的道理,这里面的关系绝非一般,没有硬关系,后台不硬,根本进不了学校,尤其是康中这样人多名气大的学校。

一位张姓律师这样讲:康中有专门的后勤副校长,专管学生吃喝拉撒,此次事件,不知这位副校长平时和手下是怎么管理超市食品卫生的,这一点,康中应该向社会公布,释疑解惑。

最重要的是超市进入学校,经过招标了吗?谁批准的?每年给学校交多少钱?钱的去向审计过没有?此次事件尚未尘埃落定,相关人员还未得到处理,超市的去留还在商榷,但是,如果像处置疫情一样去全面撤除,不留后患,家长拥护,学生健康。

一位前食药部门领导说过这样的话:用道德和良心做健康食品!这个意思是作为监管部门不可能24小时盯控食品生产和经营者,食品安全就是靠厂家和兜售者用道德和良心自身规范,一旦只图利益,挖空心里赚昧心钱,食品安全就会是空话。

康中食品安全事件是全市教育界一起极不光彩的事件,万幸的是学生只是发热和腹泻,没有危及到生命安全,这真是康中的福气和聊以自慰的地方。一位家长这样愤愤道:通过这起事件,我们是不是该思考,学校里的超市和小卖部该不该“滚蛋”,滚到校外去,不能进校园这片净土,不能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绝不能让铜臭熏染……

康中不能一蹶不振,康中的文化底蕴,康中的大部分领导和关心关切的社会仁人志士一定会汲取教训,总结问题,让名校信誉重新焕发。

来源:百姓平台、运城实时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