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指轻轻一点,即可开锁,在小时候曾以为是科幻片的事实摆在眼前,如今见怪不怪了,手机、门锁、支付等日常生活活动经常使用这种技术你知道吗?指纹的应用在我国早就2500年前开始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哪种指纹识别最安全?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哪种指纹识别最安全(用了2500年指纹识别技术)

哪种指纹识别最安全

通过手指轻轻一点,即可开锁,在小时候曾以为是科幻片的事实摆在眼前,如今见怪不怪了,手机、门锁、支付等日常生活活动经常使用这种技术。你知道吗?指纹的应用在我国早就2500年前开始了。

指纹刑侦手段 抽丝剥茧找真凶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的“云梦竹简”中的《封诊式·穴盗》简,就生动记载了利用罪犯遗留下来的指纹进行破案。竹简中详细描述了罪犯工具、还特别着重描述了作案现场的地洞和洞壁上留下了罪犯的“膝、手迹,膝、手各六处”。

到了唐代,指纹应用于文书契约,在宋代成为刑事诉讼的无证,到元代都已经熟练使用指纹技术破案。1880年,英国传教士兼医生福尔德斯在《自然》发表指纹研究论文,至此开创现代指纹研究之路,到了1900年传入亚洲开展时间,如今民事和刑事案件中,指纹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证,指纹识别也建立起了罪犯指纹数据库。

指纹唯一不可复制性成为极具权威的生物识别

指纹是唯一的,迄今为止,没有发现两个人拥有一模一样的指纹,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指纹也会有差异。

在胎儿时期,指纹就已经开始逐步形成,直至14岁定型后,因为生长各方面因素影响,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神奇的是,指纹的形状分布有着地区差异的规律,中国人、日本人的指纹中,斗形纹和箕形纹的出现率大致相当,共占整体的 90% 以上;欧洲人的指纹中,箕形纹出现率较高;美国人的指纹中,则是弓形纹的出现率较高。

讲回正题,也正是因为这种唯一性,方便识别和侦查,指纹识别逐步从刑侦案件中走进寻常百姓家,我们的智能手机、门禁系统甚至于存放国密的保密文件柜也会使用指纹技术。

现代技术也无法轻松破译指纹

指纹识别是一个极具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说,采集到合格的指纹后,会对图像进行增强和细化,经过处理后会依次得到二值化图、细化图和提取特征图,通过特征提取工作将数据存储下来后,开始匹配工作。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主流指纹采集技术,分别是光学、半导体和超声波技术。

从安全系数来说,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是最低的,这种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进行指纹纹路识别,人体指纹很容易被高清摄像获取后,被复制出来进行解锁。2013年曾发生过一起破解案例,一位被称为白帽黑客的Jan Krissler 就是利用屏幕上的指纹污渍,做出假指纹,破解了 iPhone 5S 传感器,当时离 iPhone 5S 刚发售还不到 24 小时。

所以,如果你家的锁就是用这种指纹识别技术话,拍照不要随便比剪刀了,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半导体指纹识别技术一般采用的是电容感应式指纹传感器,能透过皮肤毛发层进行指纹识别,而且识别模块只识别活指纹,硅胶模拟指纹对其起不到任何作用。其识别灵敏带和精确度极高,能避免受到干湿指纹的影响,成本也较低,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常见的智能锁、保密柜锁、智能手机也是应用此项技术。

国保保密柜正是使用这项半导体指纹识别技术,国保保密柜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嵌入式系统,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系统,能提防技术解锁问题,并且充分利用AI分析系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特征,越用越灵活,越能精准识别,安全系数极高。目前国保V系列保密柜就是应用这种超高防伪识别技术,在机关单位重要保密部门中深受欢迎。

超声波识别技术就是利用声呐系统,接收和反射声波来识别指纹,这种技术不受皮肤表明的脏物和油脂影响,因此采集的图像更精确,但成本过高,目前智能锁产品中还未有应用。

未来会不会有新的技术取代指纹技术?诸如静脉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等多种技术,因为这种技术存在一定误差和威胁,目前来说半导体指纹识别较为安全稳定,以后生物识别不断蜕变,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安全方便识别系统吧!

广州国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为国保密30年,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服务于国家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涉密部门,是中央政府及各省市政府采购中标供应商,是党的十五大到十九大会议会务专用保密设备服务商。同时为华为、苹果、迪士尼、阿里巴巴、腾讯等众多500强企业提供高品质保密服务。旗下涉密安全产品:保密柜、手机屏蔽柜、保险柜、密码锁文件柜、档案文件柜、碎纸机等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引领保密行业发展。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点击官方网站:http://www.guu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