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湖南省畜牧水产养殖培训班在汨罗市职业中专顺利结业,421名农民兄弟学成离校这是该校今年开办的第32个班了,近一年来已经累计对2631名农民进行了各种专业技术培训,也因之成为湖南省内职业中专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最大户,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我们一直在乡村一直在现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们一直在乡村一直在现场
11月中旬,湖南省畜牧水产养殖培训班在汨罗市职业中专顺利结业,421名农民兄弟学成离校。这是该校今年开办的第32个班了,近一年来已经累计对2631名农民进行了各种专业技术培训,也因之成为湖南省内职业中专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最大户。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省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三农”是其中的核心部分;作为乡村文化前沿地带的县级职业中专学校,服务“三农”则是其工作重点之一。汨罗市职业中专校长黄哲说:“学校发展到今天,我们深刻体会到,农村职业教育不能都搞‘离农教育’,也不能主要培养打工仔。农业职业教育必须一直在乡村、一直在现场,努力为‘三农’服务,否则农村职业教育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乡情村貌千变万化,在场服务“三农”的铁心不变
汨罗市是中国素质教育的发源地,素质教育是个整体工程,农村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放在突出位置。尽管农业类职业教育经受过严峻考验,但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汨罗市职业中专这所学校却铁下一颗心,立足农村,踏踏实实办好“农”字号专业。
与20世纪80年代该校率先在湖南省创办集种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农村家庭经营专业已不同,也与20世纪90年代该校与汨罗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办农村基层后备干部班、根据农村建设所需开设工业和民用建筑专业已不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汨罗市村情发生新变化:一是继续向二、三产业延伸,对农产品开发、加工工艺、包装、营销等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二是奶类禽类、水产养殖、花卉苗木、观赏型动植物等新型产业层出不穷;三是为邻近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健身、旅游的观光农业在发展壮大中。
针对新时代,立足大农业,该校开办了特种种养、现代农业观光、现代园林技术等专业。2017年,该校以三大农类专业组建现代农业专业群,资金设备师资重点保障,助推农类专业发展;2018年,该校农类专业学生人数达548人,农类专业持续红火。这么大规模的农字号专业招生培养,在省内首屈一指。
因地制宜搞职业教育改革,促成每个学生爱农务农
汨罗市职业中专最早也是由一所普高改制而成的,为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该校率先在全省推行边学习、边实践、边致富的教学模式改革,甚至不惜硬性规定专业课和文化课、实操课和理论课比重,让学生更多地走向田边地头,或走出课堂、上门服务,通过劳动实践感受成功喜悦,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农类专业师生深入汨罗市白水乡西长村生态科技公司劳动、进行技术指导,现代农业观光专业师生多次受邀参与湘阴县辣椒节、美食节和汨罗的龙舟节、屈子文化园、长乐故事会的导游服务工作等。
根据多年的摸索,该校按不同专业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该校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种养类专业有湖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汨罗水产养殖场、磊石渔场、汨罗水库等作为生产实习基地,工民建专业实习实训有学校创办的广厦建筑公司。2017年,该校与湖南省委接待处、中联科技等单位和大中型企业签订协议,同时对接汨罗弼时飞地工业园区、新市工业园,服务大农业,助推产业发展。
该校还实行宽基础、活模块教学管理,为非农类专业学生开设农产品加工、农作物栽培、珍稀苗木花卉培育、时鲜瓜菜种植等农类课程,要求他们兼学一两门农类专业,让农类专业技术在各专业中渗透,树立全体学生的爱农意识,增强学生服务农村的本领。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汨罗市职业中专联合湖南农业大学、汨罗市农业局和相关企业等共同建成“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成为该校为农服务的信息枢纽,由最早的散发传单、张贴宣传画,到开通咨询热线、开通网站,转战移动端,为农服务的方式在不断变化,为农服务的一颗心在永续跳动。近5年来,“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接受村民网络咨询5360次、手机微信平台咨询960余次、现场技术咨询2650余次。
该校还与汨罗市多个职能部门联动,了解需求,开展新农民培训工作,“举办一个项目、培育一批带头人、壮大一个产业”,实行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在大荆镇给瓜农们上“节肥节药”课的该校教师唐爱梅说:“我们现在的教学是农民缺什么、急需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带着问题学,效果蛮好。”
近两年,该校教师马军华、方伟群长驻白水镇西长村、闽家巷村,对农村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考察、法律法规等进行培训,村民学以致用,两个村已建成集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集团企业,成为汨罗市生态科技示范园,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
2017年,该校发动组织桥坪村松江洞组24户贫困户成立种养合作社。刚开始时农户反响平平,主要是大家都不想冒风险。合作社组织周洪浪等一批骨干成员到长沙蔬菜基地、湘阴樟树坝蔬菜基地学习。看到“样板”却缺钱,市财政局负责人和该校领导就多次跑政府部门和银行,为每个农户争取到3.5万元贴息贷款,学校派教师曾文胜、黄巨华定期深入松江洞组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问题。
汨罗市职业中专近4000人的规模,本身就是一个较大的需求市场,除了学校消化农户种养的各种产品外,教师们还与外界联系拓宽销路。一年来,学校为松江洞组的种养合作社销售禽类1000多羽、生猪260头、蔬菜4500多公斤,农户平均每户增收5000多元。
梧桐引得凤凰来,该校良好的“农字号”专业打造,获得老百姓赞赏,学校年招生人数一直稳定在1300人以上,2018年有300多人是上了普高线而进入职业中专就读的。而该校毕业生中的种养大户、公司CEO、西瓜大王、园林设计师、兽医高手、高校专家等更是层出不穷。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职业教育的留农、爱农教育,使一大批留在市域内的毕业生通过努力奋斗,成长为农技员、县级部门负责人、乡镇领导、村干部等,他们带领着汨罗市庞大的“三农”队伍,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疾奔。(本报记者 钟伟 通讯员 章仙踪 周厘里)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1日第10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