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次,宋代著名词人张先,在前往玉仙观随喜的时候,半路遇到一位十分漂亮的姑娘,于是他心生爱慕,便让仆人前去打探,原来那位美丽的女子是才女谢媚卿,于是“子野(即张先)才韵既高,谢亦秀色出世,一见慕悦,目色相接”。得知风流倜傥的张先关注自己,谢媚卿也十分高兴。两人都是久闻大名,但似乎有色心没色胆,双方只是以眼神示意,等分开之后,张先失魂落魄,回到家中便写下了一首记叙此事的《谢池春慢》词作。

第1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是(张先写自己艳遇的一首词)(1)

很明显,这首词是艳遇词,但是在张先笔下,却写得艳而不俗,既记叙偶遇谢媚卿之事,也写出了自己的愁绪。全词结构分明,上片写景,下片写遇,其特点,可以用夏敬观的评语“长调中纯用小令作法”来评价,读来别有一番趣味。

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

张先

缭墙重院,时闻有、啼莺到。绣被掩余寒,画阁明新晓。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径莎平,池水渺。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

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

词的上片写居住的地点,表现了一种百无聊赖的惜春之感。首句点名居所是高墙缭绕的层层深院,而主人公因为春浓的缘故,一直睡到日上三竿,这时“时闻有、啼莺到”,一声莺啼,将主人公唤醒了。“绣被掩余寒”,可见秀被懒叠,“画阁明新晓”,足见时候已经不早了。

第1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是(张先写自己艳遇的一首词)(2)

接着词人表现了一种空旷清冷的景象,“朱槛连空阔,飞絮知多少”,富丽中带有一丝寂寥。词到此处,春晓、秀被、鸣莺、新晓、飞絮,一起构成了一幅浓浓的春景图。而一句“径莎平,池水渺”,可见春已将暮,路上野草萋萋,池面春水广阔而又平静,所以“日长风静,花影闲相照”,一个“闲”字,透露出了主人公那种萧索和百无聊赖的感觉,仿佛能够让我们看到词人独自徘徊、赏花的孤寂。

下片开始叙述与美人相遇的故事。开头便直接点出,“尘香拂马,逢谢女、城南道”,词人出城随喜,一路所见是落英缤纷的暮春景象,心绪或许还没从惜春之中回过神来,但是遇到谢媚卿,却是“一见慕悦”。

第1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是(张先写自己艳遇的一首词)(3)

她有着百般秀丽,所以词人骨头都酥了,对其美大写特写,“秀艳过施粉,多媚生轻笑;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天然的丰姿美态加上回眸一笑,修剪得度的衣服映衬出窈窕的身段,就连她所佩戴的雕成双蝉样式的玉佩,都分外玲珑可爱。四句话,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形象。

虽然两人互相闻名已久,相视一笑也令人心动,不过“欢难偶,春过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调”,还是有缘无分,徒令人事后产生无穷悔恨。词人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来写交往的过程,只是将相互爱慕的情绪表现了出来,绵绵不绝之意足见,正是词人妙手为之。

第1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是(张先写自己艳遇的一首词)(4)

这首词虽然是艳遇词,但是却灵活多姿,轻重得当,正如两人,虽未言一句,但眉目之情已传,别有一番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