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7个故事,最打动我的是这3个!

——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文/第一滴露珠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一部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的影片,还未上映先已大热。十月三日,我带孩子来到附近的一家影院,发现大厅里已经坐满了等候电影开场的观众。检票时,队伍排得长长的,许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的确,看《我和我的祖国》,正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国教育呢。

电影一开场,我立即就沉浸在了第一个故事当中——《前夜》。林治远的一句话:“革命二十八年,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要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令人肃然起敬。黄渤饰演的林治远工程师,做事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为了新中国开国大典上的五星红旗顺利升起,他想尽办法,面对着随时断电,材料缺乏的困境,在热心人民群众的无私帮助下,终于合成了迫切需要的材料。

当我们看到,林治远气喘吁吁地冲进天安门,克服了恐高症,一步一步爬到高高的旗杆顶部,换上新合成的元件,并谨慎地进行最后的修理检验工作时,这个故事达到了高潮。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1)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2)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3)

这是看电影的时候拍的,不清楚,大家体谅哈

林治远在新中国的前夜,为祖国所做的努力,正是千千万万知识分子爱国为国的代表,而那些把家里的物品家具纷纷拿出来捐献的人民群众,正是普通老百姓的最好写照。位卑未敢忘忧国,即使自己力量微弱,也要为祖国的建设和成长增砖添瓦。

第二个故事是《相遇》。相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主要是表现了科研人员高远与三年未见的女友,在公交车上相遇的一个小片段。为什么三年都见不到,像失踪一样,没有任何消息留给女友呢?因为张译饰演的高远,是一名研制原子弹的青年科学家。在那个年代,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为了不受他们的核威胁,也为了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排除万难,中国也要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看过一本书《神剑铸炼曲》,你可不要以为是神话故事或是现在流行的玄幻小说,这是新中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历史纪实文学。当时,是张爱萍将军带队,所有接到命令的科学家、科研人员和后勤保卫人员,都必须对自己的行踪严格保密,别说是女友了,即便是父母妻子儿女,都不能透露半个字。他们把车开进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主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4)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5)

在罗布泊上空腾起的蘑菇云,是新中国跻身世界大国的基础,是亿万人民的民族自信心,也是影片中高远以及他的同事们的奉献与牺牲。写到这里,我再一次眼睛湿润了。正是有了如高远这样的国防科技人员的艰苦奋斗与牺牲,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乃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今天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些闪光的名字:邓稼先,王淦昌,钱三强,郭永怀,于敏……,还有那些为国防科技奉献了青春与生命,但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科研工作者。

不知道观看这部影片的朋友有没有注意到,在第三个故事的开篇,任素汐饰演的方敏,从开着的电视里看到高远去世的消息,顿时泪流满面。银幕前的我,也跟着流泪了。

第三个故事,《夺冠》,应该算是该部影片中生活气息最浓郁的一个故事了。徐峥导演果然是个不负盛名的人才,他导演的这个片段,是最出彩的一个,也是最能让大家看得懂看得乐呵的一个。

八十年代的上海,市井弄堂,围坐在一起聊天的邻居,不是家家都有的黑白电视机,让我的记忆一下子飞回了自己的小时候。几家人,甚至是一条街上的邻居,聚到一家有电视的人家院子里看电视的场景,在那个年代处处可见。

《夺冠》中有两个主要冲突:一个是大家想看女排比赛,但是电视信号时断时续,另一个则是冬冬的好朋友要出国,他要送她礼物。这两个冲突的关键人物,都是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冬冬。冬冬好忙,一面要保障街坊邻居能够清晰地看到球赛转播现场,在楼顶固定天线的任务只有他能完成;一面又是要出国的好朋友小美马上要赶飞机,而他还有精心准备的礼物没有送出。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6)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7)

可怜的冬冬分身乏术。在女排比赛的最后关头,他毅然选择了去楼顶扛电视天线,而放弃了送小美。冬冬腮边的那一滴泪,是他对朋友的情谊,但是,他更知道,让大家看到为祖国争光的比赛更值得自己付出。

冬冬奔跑中无意中挂到身后的一块门帘,迎风飘扬,他就宛如一个解救大家急切盼望的小超人,令人在开心大笑的同时,又对这个孩子生出了敬佩。

演冬冬的是小演员韩昊霖,这位小演员在本片中的出色演技,丝毫不亚于黄渤和葛优等知名演员。尤其是最后他哭着对爸爸说的那一句,“咱家的天线实在是太烂了——”,不由让银幕前的你我会心地哈哈一笑,这个孩子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

这前三个故事,是最打动我,令我感动落泪敬佩的。

第四个故事《回归》,演绎的是香港回归前的“一秒必争”,以及香港回归时准备升旗的紧张场面。之所以分秒必争,是因为在零点零分升起中国国旗是代表国家的尊严,之所以在升旗之前紧张,是因为升旗的时间必须分毫不差,在国歌奏完的刹那五星红旗必须升到旗杆顶端。这个故事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谈判代表的分秒必争,还有惠英红饰演的港警,在国歌响起的瞬间,迅速换上中国徽章,以及跛脚的任达华,站在阳台上对着国旗升起的方向庄严地敬礼。一首我们熟悉的《东方之珠》,回响在耳畔,倾诉了香港儿女对祖国母亲的眷恋,让我们重新回忆起了1997年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第五个故事《北京你好》,我们欣喜地见到了银幕上久违的葛优。他扮演一位生活中的小人物——出租车司机张北京。一张奥运门票,串起了2008年最令人难忘的两件大事,北京奥运,汶川地震。举办奥运会是我们的荣光,但汶川地震是中华大地上永难忘怀的痛。张北京将珍贵的奥运门票赠送给汶川男孩的做法,在我们意料之中,可能每一个遇到这种情况的人,都会像张北京这样做!因为,善良,是国人的底色。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8)

第六个故事《白昼流星》,比较沉闷,陈凯歌导演一贯喜欢用悲情苦难来表现大主题。退休的老扶贫办主任,依然热心帮助迷途的年轻人,但为什么非要用绝症吐血的方式来呈现他的奉献与伟大?陈导在本故事中,想采用对比的调子,连接起两种人生,一边是生活无着的流浪小偷,一边是敢于挑战太空的航天员,卑劣与光荣,渺小与伟大,在神州十一号飞船着陆的一刹那产生了碰撞。虽然故事的表现力与陈导的想象估计会有出入,并没有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但是,宛若流星的飞船一出现,面带微笑的航天员显现在舱门前,还是带给我们无限的神往与感动。

第七个故事《护航》的细节表现不够给力,主人公性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但瑕不掩瑜,女飞行员的风采与情怀,依然让我禁不住点赞。

为什么要写电影观后感(看电影写观后感)(9)

158分钟的电影时长,七个故事,七个历史瞬间,七种国人的风采呈现。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奉献,相同的是那颗炽热跳动的爱国心。

一次次感动,一次次泪目。整个观影厅里,没有一位观众提前离开,影片的最后,《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唱响,我们所有的观众一起加入了合唱。

再一次热泪盈眶。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无限热爱着我们的祖国,为了祖国我们甘愿奉献、奋斗、牺牲自我,对祖国的爱,永不停歇!


大家一定都看过这部电影啦,来说一说,投个票,看看我们都最喜欢哪一个故事吧。

你最喜欢《我和我的祖国》中哪个故事? 多选

0人 0%

《前夜》

0人 0%

《相遇》

0人 0%

《夺冠》

0人 0%

《回归》

0人 0%

《北京你好》

0人 0%

白昼流星

0人 0%

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