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空就满世界跑的资深旅友,深知有两件东西决定了旅程的舒适程度:一双可以日行万步却不累脚的鞋,一只相伴千里抗摔耐造的旅行箱。

这两样东西又有一个共同点:都必须抗得住各种路况的考验。鞋子好选,但是挑到一只能够在各种路面顺滑畅行的箱子,就难多了。

曾经在沪沽湖粗砺的山路上拖着一只箱子艰涩地到达旅舍,发现轮子已磕掉一只。曾经在东京地铁狂奔时陡然感到23公斤的箱子重量突然压到手上,低头才发现轮子已陷到裂开的箱体。当然也体会过流畅无比的万向轮轻轻一推便能滚出几十米开外的轻松感。

买过国际大牌箱,也用过便宜杂牌货,对于我来说,判断一只箱子的优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轮子。和一位每月总有一半时间在差旅途中的朋友聊,她对于箱子的感受和我一样。

其实,对于什么样的轮子才是好轮子,每家旅行箱品牌的万向轮是否一样,只是作为使用者的我们,并不很了解。

在人们的印象中,旅行箱无非是“四个轮子 箱盒 两根拉杆”,大概和某位大佬20年前对于汽车就是“四个轮子 两部沙发 一个铁壳”的认知差不多。

旅行界有这样一句话:“再高级的旅行箱都逃不过托运的折磨”。 对于有些箱子,被摔得坑坑洼洼的铝制箱形成一种个人风格的沧桑感,但是对于大多数箱子来说,经常受到暴力托运的命运,导致的结果就是箱子摔坏了。除了箱体摔裂,最麻烦的就是轮子摔折。

相关数据显示,高频差旅人士每月出行次数平均2-3次,如以每年24次来估算,在差旅过程中,旅行箱在路上被推的距离平均约2.5公里,那么一年合计至少长达60公里。这意味着,三年下来旅行箱所伴行的距离约为180公里。

轮子是旅行箱的灵魂,对于旅行箱的轮子来说,至少要经受百余公里、各种路况的考验。笔者曾有一只用了多年的某国际品牌的旅行箱,身经百战后终于因为一只轮子摔坏,被弃于导国他乡的机场。

张铭庭介绍,旅行箱从最初的两个轮子发展为四个轮子之间,对旅行箱的工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不是仅仅多按上两只箱子那么简单,箱体的平衡性、拉杆重心、轮子耐受力等都要有所改变。

比如,四只轮子的距离不仅关乎静音效果和使用寿命,更关乎箱子的重心和平衡性。“如果轮子的间距太小,万向轮会同时向里摆动,导致箱子重心不稳,非常容易倾倒。”

而轮子的静音效果则与其材质有很大的关系。高档的旅行箱多采用橡胶轮,其柔韧性好,耐磨,静音效果好。由于轮子与地面摩擦会逐渐升温,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时间久了容易变形,甚至导致掉轮、脱皮等现象,材质的差别当下立见。

以舒提啦为例,其采用的是德国巴斯夫TPU橡胶轮胎材质的轮子,抓地力、耐磨、静音效果等都非常出色。据了解,在近期的负载20kg连续行动200公里(相当于绕行北京五环2圈)的负重行走测试实验中,轮子仅磨损了0.13毫米(高于行业标准15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消费者来说,轮子是否顺滑,是对箱子是否好用的最直观评判。如果轮子生涩,推行时手腕就会非常吃力,常被人们吐槽拉箱子“拉到内伤”。

旅行箱的结构介绍(藏着行业什么样的)(1)

旅行箱轴承

而轮子是否顺滑,其实内有乾坤,其核心部件在于轴承。

张铭庭介绍,链接轮子内部的轴承分为多个等级,部件的成本也从1元到20元甚至更高不等。“如果追求高精细度,必须分别定制模具进行配件定制生产,否则无法做出高精细度配件,轮子组合起来也就无法保证顺畅度和耐用性。”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旅行箱最多在轮子中使用两个轴承,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轴承,仅以一枚滚珠作为替代品。有关市场调研显示,目前仅有舒提啦的“川行”抗摔旗舰款系列的轮子采用钢制三轴承设计。

三轴承的优势在于,其中两个向心轴承用以承受径向力,以保证旅行箱前后推拉顺滑;一个平面推力轴承,则用来承受轴向力,使得旅行箱在转向时不费力。在三个轴承相互的作用下,轮子的顺滑度非常高。这种设计也使得受到外力冲击时,轮子可以顺势内收,从而减缓了外力对轮子的冲击。

轮子顺滑的同时,还需要达到一定的抗摔性。否则,其顺滑性容易被粗暴外力所破坏。张铭庭介绍,舒提啦抗摔旅行箱的万向轮采用了工艺复杂的灌注技术,而且在轮子连接处套着塑料保护壳,不仅可以阻隔灰尘进入轴承,还使得抗摔力大大增强。“箱子部件的一体化越高,抗摔力就会越好。”

如果轮子过于顺滑,也有一个“缺点”——容易滑走。在地铁或火车车厢里里追着箱子跑,或用腿紧紧夹住箱子以防滑动,成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的尴尬时刻。开车需要刹车,旅行箱何尝不需要一个类似的设计?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提供手刹设计的旅行箱仅有MUJI等极少数的品牌。如何在刹车时不仅仅只是卡住轮子,而是更加平稳地立于摇晃的交通工具上,亦需要专业技术。但是,实现这个功能,意味着增加了成本。

旅行箱的结构介绍(藏着行业什么样的)(2)

旅行箱刹车装置

张铭庭介绍,起初其旗下的舒提啦旅行箱的刹车功能只是实现了卡住轮子,后来经过改进,通过控制轴中心内测的方式,设计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轴承刹车系统,从而使得旅行箱具有了更稳定的刹车效果,基本可以做到“车厢左摇右晃中,箱子屹然不动”。

在旅行箱行业深耕了六年多,张铭庭坦言,工业性意味着工业的精密度很高,而旅行箱的工业设计往往很难成为工业设计的重点。尤其是,如果实现抗摔,需要在原材料的质控、部件结构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成本和精力的付出非常高,耗时、耗力,前期投入大。“需要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做文章、练内功。”

据介绍,仅以开模为例,由于独立设计的产品很难在市场上找到通用配件,每个小配件都需要独立开模。舒提啦在打造“川行”系列旅行箱时,一套开模费就高达百万元。而整个旅行箱需要开模近20套,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旅行箱整体组合使用更顺畅,才能真正实现抗摔。

在张铭庭看来,旅行箱的第一使命一定是抗摔,因此,一个产品一定要回归其终极价值,才能有更好的生命力。纵观世界上的著名品牌,莫不如此。

走出低价劣质误区,国货当自强

旅行箱的结构介绍(藏着行业什么样的)(3)

舒提啦董事长张铭庭

如果时间回到十年前,张铭庭不会想到,自己未来会和旅行箱“杠”上。“以前做梦都没想过做旅行箱。”十年后,张铭庭如是感叹。

十年前的一次团建,有一半同事的箱子在机场被摔坏,成为张铭庭结缘旅行箱行业最初的契机。

一年后,张铭庭在清华总裁班学习时,因一位老师的一句“你想过让中国人拉上自己品牌的旅行箱吗”,突然萌发做出从业旅行箱行业的念头。

即使多年后,张铭庭仍清晰地记得在长江的游船上,与朋友们喝着红酒,看着电视直播的奥运会时,也许是被运动员们为国争光的激情所打动,她突然决心要做出属于国人自己的旅行箱品牌的那个场景。

当时,张铭庭还只是旅行箱的消费者,用着当时商务精英们心里处于NO1的TUMI旅行箱。

而在当时的市场,还没有类似TUMI的品质和口碑的中国品牌,高端国产品牌还是一片空白。后来,即使市场上已有不少中国品牌,但是很多商城根本不接纳这些品牌入驻。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有人在认真做产品、认真做品牌,都是走量拼价格,为了利润只能压低成本,整个行业都怎么干,怎么能做出高品质的东西?”张铭庭表示。

在这样的环境下,出身“外行”的张铭庭的拓荒之路格外艰辛。被高级商场拒之门外,而更大的打击则来自国际著名箱包供应商根本不接单。“中国想要做出大品牌真的不容易,很多品牌都死在了供应链上。”回想时当年“死嗑”供应商的经历,张铭庭依然感叹不已。

以高档箱包品牌通常使用的YKK拉链为例,如使用其在日本和台湾的直营厂生产的拉琏,须先拿到与国际著名供应商战略合作的资格。而很多国产小品牌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渠道和资源,与国际供应商战略合作几乎是天方夜谭。

为了“攻下”供应商,张铭庭拿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先后二十几次拜访一位一线国际品牌供应商。每一次见面,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可能会是一种折磨,因为这位供应商认为国产旅行箱都是低质低价的产品。

每次见面,几乎成了这位供应商对国产品牌的“批斗会”。“他不停地数落我们的产品,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多么多么糟糕,每次都需要我强制喊停,不然我都没机会说话。”张铭庭回忆。

用三年时间踏踏实实做品质做产品,不做劣质山寨货,经过来来回回的沟通与周旋,张铭庭才“打动”双方,最终打开了国内旅行箱产业与国际顶尖供应商对话和合作的通道。

这些经历,也让张铭庭意识到,走低质低价路线、打价格战对供应链的伤害很大,而最终受到损害的是消费者。通过与国际顶级供应商的合作,也让张铭庭对于如何追求和实现对品质的精益求精,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与强手合作,才会知道强手为何成为强手。张铭庭坦言,创立舒提啦品牌六年来,一路摸爬滚打,确实也踩了很多坑,蹚过不少雷。渐渐了解到旅行箱行业作为工业产品,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供应链有很多先决条件,很多指标和门槛不能省略地跨越,必须一个一个挑战和征服。”

拿旅行箱体的重要材料聚碳酸酯来说,其纯度非常重要,决定了箱子的抗摔性的强弱。而这“里面的水很深”。为了防止相关供应商掺用回收料,张铭庭没少与供应商“斗智斗勇”。

“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希望能够把旅行箱的基础属性做大,现在之所以觉得做得艰难,是因为现在做高端的旅行箱国产品牌还是太少了。”张铭庭表示。

在张铭庭看来,至少在旅行箱行业,物美价廉是一个“伪命题”,如果一直走低价低质路线,整个行业仍习惯于低标准低品质,那么整个产业生态链无法得到国际顶尖供应商的支持,大家都将没法生存和持续发展。

“现在的难题在于,目前走高端路线的旅行箱国产品牌还远远不够,我们不反对行业竞争,尤其是国内品牌的竞争,如果竞争充分,反而会倒逼整个行业的品质升级。”张铭庭表示。

从“必需”到“美好”,消费升级打开高品蓝海

旅行箱的结构介绍(藏着行业什么样的)(4)

尽管用了六年时间,张铭庭旗下的舒提啦还算不上人尽皆知的知名品牌,亦未产生网红效应,不过张铭庭对于自己的品牌以及高端国产品牌的未来仍充满信心。

在张铭庭看来,“通过我们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消费者其实并不排斥高价旅行箱,只是以前被劣质的箱子坑怕了,所以现在变成了两个极端,一部分人就随便买个便宜的箱子随便用用,另一部分高端人群则习惯于买高档国际品牌。”

“我经常反思,为什么国内消费者不愿意花稍微高一点的价格买一个国产旅行箱?身为行业中人,这让我感到特别尴尬。如果一个企业只想着赚点眼前的小钱,完全不考虑对行业的影响,也没有推动行业发展的动力,即使自家的企业能生存下去,但也无法得到长远的发展。如果企业都是如此,行业怎么可能有希望?”张铭庭表示。

随着消费升级的推进,国产箱包行业也在朝良性方向发展,包括舒提啦在内的多个国产高端旅行箱品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知和熟悉。

作为日用品之一,旅行箱也成为消费观念的载体。如今,旅行箱已不仅作为收纳差旅物品的容器,甚至成为时尚产业的一部分。近年来,IP、联名款、品牌跨界等词在时尚界热度不减,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亦渗透到旅行箱行业。时尚产业亦为旅行箱行业带来了大量的流量红利,亦带来消费者对于高端高品商品的接纳。

张铭庭认为,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换档阶段,而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亦需中国品牌结构的调整。而国内消费升级的核心是品质升级,品质升级最终将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中国品牌不做高端高品质,就不可能产生溢价能力。如果只是停留在低质低价、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状态,就无法获得消费者的认知,更无法与国际品牌进行竞争和获得话语权。”张铭庭表示。

有关调研报告显示,从目前销售规模增幅排名TOP100的中国品牌的情况来看,深挖和细分国内市场,品质与创新双驱动,进一步推动中国品牌实现了有质量的增长,高端国产商品增速加快,服务和消费提质扩容,正在成为高品“生长股”和“潜力股”。

“不要急功近利,稳步前行,真正用匠人精神打造产品和品牌,中国品牌是有希望的。”张铭庭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