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1)

塞缪尔·厄尔曼在《青春》这散文里曾这样写到: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这篇散文一直为世人所倾倒,不少世界名人将其视为座右铭,郑重地抄写下来放在随身携带的钱包里,裱在画框中。

很多人都知晓这篇文章,却不知这篇文章写作于何。1840年4月出生的塞缪尔先生参加过南北战争,经营过五金杂货店,年逾70开始写作。这篇知名的散文《青春》是塞缪尔先生在他古稀之年写下的理想赞歌。

无独有偶,在美国还有一位老奶奶,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摩西奶奶,她和塞缪尔先生一样也是在古稀之年开启了自己的梦想之旅,只不过塞缪尔先生写的是文章,而摩西奶奶绘的是画作。

很多人都知道摩西奶奶,却对她的生平事迹并不了解。好在传记作家徐丹写了《槭树汁熬糖》这本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摩西奶奶的一生。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2)

这本书叙述了摩西奶奶,从出生、结婚、离家,到返回家乡、亲人去世、开始画画、成名、最后去世的故事。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摩西奶奶的人生,探求选择和努力、努力和成功、成功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1860年9月7日,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名叫格林尼治的小村庄。这里有青青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宁静的河谷、灿烂的鲜花,这个美丽的小镇绘就了摩西奶奶生命最初的底色。

摩西奶奶的父母一共生养了十个孩子,她在家中排名老三。在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里,摩西奶奶从不争抢,总是竭尽全力为父母分忧解难,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便主动提出到家附近的一个农场主家里做女佣,为自己的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3)

此后多年,摩西奶奶一直在雇主的家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直到27岁在农场主家里遇见了托马斯·萨蒙·摩西,他们相识相爱,很快便步入婚姻的殿堂相守一生。

婚后不久摩西奶奶便和丈夫离开了故乡,踏上了开往北卡罗来纳州的火车,去打拼,去奋斗,去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摩西奶奶也和她的母亲一样生养了十个孩子,不幸的是有五个孩子夭折。虽然这带给了摩西奶奶沉重的打击,但最终她决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渐渐走出阴霾。

后来摩西奶奶和丈夫摩西通过努力打拼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但由于丈夫摩西想回到故乡,哪怕现有的生活无比的舒适与安稳,摩西奶奶也决定遵从丈夫的意愿,卖掉农场回到已阔别18年的故乡。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4)

他们在故乡买了一座农场,摩西奶奶为他们的新家取名为“泥波山”。定居泥波山后,当孩子们相继结婚离开他们夫妻之后,摩西奶奶才惊觉时光的流逝。

每一天她在家中观赏近处的风景,眺望远方的山丘,湖光山色一览无余,浮光跃金美不胜收。借用《小窗幽记》里的一句话便是,此时可以诗,可以画。

于是在摩西奶奶58岁生日的时候,摩西奶奶用丈夫买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一盒水彩,画了人生中的第一幅水彩画。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5)

此后,摩西奶奶经常早起去农场附近转悠,不断寻找、发现、收集不同的素材,以便放进自己的画作中。时光倏忽而过,近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摩西奶奶永别了她最亲爱的丈夫,几年后又送走了自己的爱女。

窒息的痛楚接连而至,摩西奶奶用自己最热爱的刺绣来抚平伤口。但是,在她76岁的时候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不得不放弃刺绣,但却可以全身心地专注于绘画。

于是在距离第一幅画作近20年的时光后,摩西奶奶再一次拿起画笔,将故乡的风景、梦想中的事物画在纸上。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画作认识了摩西奶奶,甚至有很多人登门拜访这位近80岁的高龄奶奶。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6)

随着摩西奶奶越来越多的画作出炉,她被大众所熟悉了解,她对生活的热爱与理解,对理想的探寻与追求触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有很多对生活感到迷茫的年轻人来信求解,这里面甚至还有后来名震四方的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摩西奶奶一边作画,一边一丝不苟地回信,她把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全部画到作品里,写在信纸上。

1961年摩西奶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她对生活的定义,对梦想的追寻一直打动着我们,也鼓舞着我们。而她那一幅幅画作更是触动着我们的心弦,带领着我们感知简单的快乐,生命的美好。

今年距离摩西奶奶逝世整整60年,一个甲子的时光会改变很多东西,但也有很多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比如简单快乐的生活、敢于挑战的勇气、果敢逐梦的魄力……摩西奶奶当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递美好的讯息。

摩西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摩西奶奶珍藏生活)(7)

只期望你我在翻开《槭树汁熬糖》这本书时,能细细地品味摩西奶奶的一生,将她的故事慢慢感悟,永久珍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