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冬阳

印度为什么能造氢弹(印度入常的绊脚石)(1)

印度一直追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长期以来,印度都想成为中、美、俄、英、法之外的第六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想要成为常任理事国,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这里的军事力量不仅包括常规军事力量,还包括核武器。现阶段,印度军队拥有100万以上的士兵,且拥有原子弹,但依旧够不着常任理事国的门槛,现任五常并不认可印度的实力,原因很简单,印度没有氢弹,而没有氢弹就意味着印度无法对其他强国形成致命的威胁,不具备掀桌子的能力。

在研发氢弹这件事上,印度一直在努力,1998年,印度宣布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意在向各国展示印度的核能力,但根据美国等国的测定,此次核试验的爆炸当量仅有4.3万吨,与氢弹动辄数十万吨、数百万吨的爆炸当量相去甚远,在五常面前做假氢弹,印度的行为堪称班门弄斧。

印度为什么能造氢弹(印度入常的绊脚石)(2)

印度地下核试验

印度的核武器研究始于1954年,虽然比不上美国、苏联,但也几乎和中国同步,除了起步较早之外,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还向印度核武器研究投入了大量经费,经费规模相当于印度全部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尼赫鲁认为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毫无存在感地销声匿迹,可以看出,这位印度总理对核武器寄予厚望,希望在研发核武器的竞赛中获得优势,进而奠定印度的大国地位。遗憾的是,直到尼赫鲁在1964年逝世,印度科研人员也没炸响第一颗原子弹,这一年,反倒是中国在罗布泊炸响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的成功大大刺激了印度,印度又向核武器研究投入了大量资金,在维持了20年的高投入后,印度终于在1974年进行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不过,被引爆的只是一个不具备实战能力的核装置。而在1967年,中国就已经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且此次试验由飞机空投氢弹完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氢弹的实战能力,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既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关,也与中国手中的氢弹有着极大的关联。

印度为什么能造氢弹(印度入常的绊脚石)(3)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对于中国的成功,印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研制核武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再急也没用。终于,到了1998年,印度连续进行了多次核试验,这标志着印度已经掌握了原子弹技术,按照印度的说法,该国在1998年进行了5次核试验,而根据本国的监测数据,五常普遍认为印度只在当年进行了3次核试验,且印度宣称的爆炸当量也远远超出五常测定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54年开始研发核武器,到1998炸响真正的原子弹,在这44年内,印度的核武开发必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至于研发难度更大的氢弹,印度几乎没有成功的希望。

印度为什么能造氢弹(印度入常的绊脚石)(4)

挂载狂飙一号战术氢弹的强-5攻击机

氢弹的原理在中学课本上就能找到,即用一颗体积足够小且当量较高的原子弹做"扳机",通过原子弹爆炸产生的高温引起氘化锂等材料的聚变,原理看起来很简单,但实现的难度极大,一个不小心,作为"扳机"的原子弹就会把氘化锂炸飞。目前,全世界的氢弹只有两种构型,即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邓稼先-于敏构型,美国向英国分享了T-U构型,苏联则通过间谍获得了大量T-U构型的情报,至于法国氢弹的构型来自哪国,还是一个未解之谜。对五常而言,氢弹构型是最高级别的机密,印度根本不可能通过购买等手段获得氢弹构型的情报。更何况,印度在原子弹小型化方面做得并不好,这意味着印度甚至无法做出合格的氢弹"扳机"。

印度为什么能造氢弹(印度入常的绊脚石)(5)

氢弹爆炸瞬间

相较于原子弹,氢弹有着多重优点。第一,原子弹的威力存在上限,爆炸当量50万吨几乎是原子弹的极限,而氢弹几乎不存在威力上限,苏联就曾试爆过一颗"大伊万"氢弹,爆炸当量高达5000万吨。第二,在自然界中,氢和锂的储量远高于铀和钚,相较于原子弹,氢弹的原材料更加易得。第三,由于威力巨大,氢弹的单位杀伤面积的成本较低。氢弹的上述优点令印度在核武领域花大力气研究了数十年,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造出氢弹的概率依旧很低。研制两弹一星期间,中国与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交恶,巨大的外部压力和科研人员排除万难的决心让中国以较快的速度造出了原子弹和氢弹,而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的印度并没有太大的外部压力,这或许就是印度在核武开发领域进度较慢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