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的发展真的很艰难。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水墨动画一度惊艳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上海美术厂推出的一系列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同样收获众多好评,故事性及教育性并存,在国漫的黄金时期,连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手冢虫治也多次来我国交流学习。
然而,在短暂的辉煌过后,国漫便陷入了一段长时间的断档。
优质国漫承办商——上海美术厂,原本是国家投资,不用考虑商业变现,一切只以内容质量为核心,可后来随着政策的变革,动画公司需要自负盈亏,在当时动画产业链不成熟的情况下,许多动画大厂一时间便陷入了资金困境,不得不逐渐解散。
因为动画片特殊的表现形式,所以做一部原创的动画片,往往需要耗费几年的时间去准备,可如此长时间的准备,许多公司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于是国漫大厂们纷纷转型,抛弃原创动画,转而做日本、欧美的外包工作。
许多动漫迷们熟悉的经典动画,如《死亡笔记》、《白色恋人》、《海贼王》等,都有中国公司的参与制作,几乎八成以上的大制作日漫,背后都有中国公司的影子。
可中国的原创动画?几乎断档。
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有一个人决定做一部真正的国漫,全部使用中国传统元素,将传统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向全世界传播。
这便是国漫《京剧猫》的诞生理由。
《京剧猫》,北京璀璨星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将京剧元素和猫咪结合起来的国产动画,2015年首播,前后曾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轮流播出,在国内和国际上获奖无数,被国家广电总局选入“中国梦”主题动画片。
动画讲述的是,主角白猫为了将猫土,从邪恶的混沌手中拯救出来,于是便踏上了寻找京剧猫十二宗的冒险历程。
虽然是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但《京剧猫》的世界观和各种设定都十分宏大复杂,角色形象可爱有特色,故事跌宕起伏,节奏紧凑,就连配乐也采用了许多中国诗词,韵味十足。
《京剧猫》的出品人杜阳刚曾说过,他的“野心”很大,想要做出一部像漫威、柯南、火影忍者一样的中国原创IP。
所以《京剧猫》中糅杂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其中最明显的还得是京剧。
在前几年国潮还未兴起时,在年轻人眼中,京剧是老年人爱看的东西,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唱些什么。
可京剧作为国粹,京剧文化本就是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体,所以在考虑做中国原创IP时,杜阳刚首先想到的便是京剧。
其次是要满足他将国漫推向全世界的心愿,这就需要选择一个能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接受的载体。
在多番调查寻找后,杜阳刚选择了大家都爱的猫咪。
于是,京剧猫的形象便这样诞生了。
为了让《京剧猫》达到自己想要的预期,从项目立项,到动画上线播出,杜阳刚及其团队,花了六年时间。
他们一遍遍地去找京剧艺术家学习,了解京剧知识,还常到安徽实地采风,因为京剧的前身就是徽班,当年徽班入京后,才逐渐发展成了京剧。
所以细心的粉丝会发现,《京剧猫》中的很多背景房屋,都是青石白瓦的徽派建筑,营造出了一股浓浓的江南风情,充满了东方韵味,而这和《京剧猫》背后制作团队的实地考察离不开关系。
另外,整部动画中京剧的元素无处不在。
比如,京剧猫们脸上的脸谱,其实都能找到对应的原型。
比如主角团中,主角白糖的原型来自京剧五个行当生、旦、净、末、丑的“小生”,小青原型是“花旦青衣”,武崧原型是“武生”,明月是“武旦“,而大飞则来自净行花脸。
京剧十二宗则化用京剧文化中的“四功五法”。
“四功”即唱、念、做、打,是京剧里最基本的四种表演基础,“五法”则是手、眼、身、法、步,是京剧里的五种技术方法。
《京剧猫》去五法中的“法”,剩下的组成八宗,并称武宗八方,负责战斗,保护平民,再加上原创的纳、督、录、判,形成文守四宗,负责掌管秩序与平衡,如此组成京剧十二宗。
只要细心看动画,就会发现,这部动画里几乎全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来的动画,含蓄的诗词配乐,古色古香的建筑,一群带着京剧脸谱的猫咪,就连故事核心,也是大家一起努力拯救世界,而不是像欧美动画中凸显超级英雄个人主义。
可惜的是,尽管《京剧猫》在内容质量上绝对优质,可在线上的宣传却少得可怜,杜阳刚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都用在了线下宣传上,导致《京剧猫》在网络上变得冷门,而线下的周边收益,有没有达到预期。
这就导致《京剧猫》后来一再拖更,员工也大批流失,甚至要靠粉丝众筹才能将《京剧猫》第四季上线。
这样一部优秀的国漫,不希望它就这样中途陨落,希望《京剧猫》能早日度过资金难关,继续将这个京剧猫咪的故事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