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墟

西乡墟位于西乡河畔,是旧时宝安最繁华之地。西乡,本意是南头关之西的“乡”,原指现在西乡社区、柳竹社区、河东社区、乐群社区等居民高度集中的以北帝庙和集市为中心的几个社区,即所谓的“西乡墟”。

地名来源

西乡的历史可上溯至夏商周,晋代已有宝安县建制,西乡即属宝安县。但西乡的名字,多认为定于明朝。明朝东莞所城(今南头城)建成之后,西乡就逐渐形成。西乡的得名也与南头城有莫大的联系。西乡的原住民是从南山移居至此,逐渐形成聚落,因村庄位于南头城的西边,故名西乡。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1)

明清时期,新安县城(今南头城)内有四牌楼市,城南门外有南头新、旧、中三市,在今常兴围、涌下、田下之间。除此之外,还在西乡设大庙前市,这就是西乡墟。这些市场是专门为南头的军民服务而形成的,在清朝初期,西乡墟、南头墟、大鹏墟以及清平墟是原新安县的四大名墟。

西乡墟有一条巡抚街,因巡抚庙得名,它与深圳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关。清初,朝廷将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将沿海一带造成无人区,以打击郑成功的海上武装力量。新安县因此并入东莞县。原广东巡抚王来任看到流民颠沛流离,冒死写下《展界复乡疏》,力陈迁界之害,最终他因拒迁边民被罢官还京。康熙八年,朝廷下令复界,恢复新安县,并以优惠的招垦政策,吸引大批客家人迁入,推动了深圳东部地区经济、文化迅速恢复和发展。而王来任却因操劳过度病终。王来任不是本地人,在西乡也没有子嗣,但百姓自发捐资建祠庙祭祀他,即“王大中丞祠”,俗称“巡抚庙”。

姓氏溯源

西乡的原住民原本多是姓陈的,他们是南山陈氏的分支。陈氏先祖陈俊卿,宋时福建莆田人,官至左仆射,封魏国公。其子陈应元,官至议大夫,尊为始祖。应元之子梦龙,娶南宋理宗皇帝赵昀之女为妻,封为驸马都尉,尊为二世祖。南宋末年,陈梦龙因皇室姻亲及避元之难而举家迁到岭南广东南雄珠玑巷,他遍历了东莞县(旧时东莞县包括现东莞、深圳、香港等地)各地,发觉归德频海之地,为东南之美俗,土地肥沃,如《诗经·大雅·緜》所说的“周原膴膴,堇茶如饴”,是缔造之区,定居于此。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2)

位于沙井的陈梦龙墓

后陈梦龙重孙陈韶凤(又名陈纯可),元末明初从宝安沙井辛养村移居南山立根,繁衍栖息。东莞所城建成之后,陈氏一支迁往西乡居住,遂在西乡形成聚落。

现在,西乡的陈氏后人已经不多了,据嘉庆《新安县志》记载,明末进士张家玉带领反清复明的队伍,从广州、东莞撤退到西乡,与乡绅陈文豹会合。寡不敌众,被清军镇压,陈文豹死在战役中,家族被满门抄斩,陈姓族人陆续他迁。

多少年以来,西乡墟正街坑坑洼洼,只要下雨,这条街就泥泞不堪,无法行走,尤其是在台风季节,水从西乡河里一直倒灌过来,冲上墟正街。这时墟正街就成了汪洋一片,人们来往甚至要划船摆渡。120多年前,为重建西乡墟正街,修建防河堤,乐群村的郑氏宗亲在郑氏宗祠发起了捐赠活动,得到了乡绅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慷慨解囊,当时西乡最大的财主郑姚则带头捐赠了大量银两。在雨季来临之前,西乡人民利用这笔捐资加高了西乡河堤,清理了河里的淤泥,而且把墟正街路面整修一新,使西乡墟及河边的人家不再受水涝之害了。

郑氏是西乡的最大的姓氏之一。深圳的郑氏来源于河南荥阳,900多年前就到了南头,是最早开发深圳的姓氏之一。三世祖郑南莆与雷氏生五子,名仁、义、礼、智、信,希望子孙后代永远以这五字安身立命,这五字足以传家。今深圳、香港、东莞、中山及海内外后裔均敬称仁祖、义祖、礼祖、智祖、信祖,成立郑氏仁义礼智信五大房宗亲会,联络宗谊,纪念祖先。西乡郑氏是郑氏第三房郑礼的后人。

郑礼,字知几,娶欧氏、丁氏、卓氏,生了四个儿子:长子郑子琪、次子郑子玠、三子郑子璲、四子郑子珽。其子孙分布于涌下、福源、红石巷、西乡沙头、庄边三房、莘塘、大涌、新畲村、大鹏乡、街边、南塘、石桥头。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3)

郑毓秀夫妻

西乡郑氏正直做人、乐善好施,乐群村郑姚感恩社会多次赈灾,修祠、筑堤、建书室,成为深圳近代首屈一指的大慈善家。他的善举也带出一个中国著名的女社会活动家郑毓秀,郑毓秀仗义轻财,冒死为国,一身正气。祖孙俩为深圳西部的广府文化又增添了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郑氏家族精神有3点值得流传下来,一是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二是善良慷慨,乐善好施;三是尊师重教,正气做人。

古建遗存

王大中丞祠

王大中丞祠位于西乡墟西南端,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一1772年)。为二进三开间,门柱、过梁等构件用麻石做成,上有石雕门神,檐板雕刻花草乌木、人物故事,屋脊有灰塑。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4)

清康熙七年初(1668年),广东巡抚王来任,巡视粤东,体察民情,目睹沿海边民深受迁徙之苦,因此,为民请命,给朝廷上书《展界复乡疏》(清嘉庆《祈安县志》有载)。奏章中揭示了迁界给沿海边民带来的祸害,并建议:“将原迁之界悉驰其禁,招徕迁民,复业耕种与前晒盐斤”。朝廷纲谏,遂下诏,令稍展界。是年秋,王来任病卒。两广总督周有德奉行迁民出界,及时开展,新安县得以恢复,邑人重整家园,人民犹如新生,为了不忘王来任、周有德之德,立庙祭祀。

北帝庙

北帝庙在西乡商业步行街旁。据了解,这座北帝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37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内奉北方真天精武玄天上帝,长期以来为西乡百姓信仰崇拜,素来香火鼎盛。这里每年都要举办庙会,上演木偶戏以及杂耍,成为西乡的一大文化盛事。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5)

北帝庙在建筑风格上颇具中国古庙特色。我国古庙建筑大多是以木结构为主,辅以砖、瓦、石等建材发展起来。从北帝庙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块纵横穿插组合成的构件,叫做门供。这是东方建筑特有的构件,它可以承托屋檐和屋内的栋梁与天花板,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北帝庙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在形式和结构上依然充分显示东方建筑的传统风格。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6)

进入北帝庙内部,可以看到两边的墙上贴满了一张张大红纸,上面记录着善男信女们的一笔笔捐款。每年到北帝庙朝拜的人非常多,烟火鼎盛,来这里朝拜不仅是对神灵的尊敬,更是西乡人的一种习俗和文化。

绮云书室

绮云书室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俗称“界木姚祠堂”,位于西乡屋下村(现乐群村)东面,紧邻着郑氏祠堂,再往前是沙头村,西面是西乡墟正街,北帝古庙及王大中丞祠。绮云书室是宝安地区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7)

书室原占地3000多平方米,不是一爿小小书斋,而是一个大建筑群,包括大门、围墙、前殿、中殿、后殿、东船厅、西书楼、明楼、花园、金鱼厅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现仅存主体中间部分,为三开间三进深两天井布局。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8)

书室正厅的墙基是用整块花岗石琢成方形石条叠筑,屋内的柱子、横梁、斗拱都是选用质地上乘的整根红木制作,历经百多年依然坚固如初,巨大的红木柱子直径近两尺,都是货真价实的南亚红木,百年沧桑之后,一点也没有腐朽的迹象,红木特有的香味依然屡屡不绝。据说这些柱子,仅以木料估价就是天文数字,遑论其文物价值。室内木雕、石雕、砖雕工艺均代表了当时当地建筑艺术的顶尖水平。

锦庭书室

锦庭书室位于乐群村,离绮云书室不到二百米处,为香港林钰斌的祖上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置,比绮云书室晚建10年,为林家私塾。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9)

锦庭书室主建筑由一主厅两偏房三个部分组成,主厅内分大厅和4间正房,4间偏房。书室建筑面积为462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081平方米。书室主体建筑至今保存得非常完好,粉刷过的墙壁坚固如初,透过天井照射下来的日光照亮了整个书室大厅,大厅顶部砖瓦层层,横梁交错。书室正厅墙基,用整块花岗石琢成方形石条叠筑,条石有的长达4米,接合缝隙密致,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10)

1949年后,锦庭书室的原所有人林钰权、林永山、林钰斌三人将书室无偿提供给西乡教育使用。私塾被改作乡办小学,成为西乡小学,后来更名为西乡中心小学。1996年,西乡中心小学改作西乡第二小学,现有学生近两千人。

郑氏祠堂

郑氏祠堂坐落在乐群村。古朴的广式宗祠门前雕梁画栋。台阶上两边横栏各有一只小石狮,门楣上的木雕人物栩栩如生,一副“门名通德思明德,世显乡贤裕后贤”的门联,道出了郑氏世代的愿景。和其他所有广式祠堂构造一样,郑氏宗祠也是船样屋顶,檐角处飞起,雕龙画凤。祠堂为三进三出结构,面阔12.1米,进深32.75米。墙体为花岗岩墙基、清水砖墙。梁架为抬梁式,前堂九架梁,中、后堂各七架梁。中间有两个天井,正中供奉着郑氏历代太公祖先。据祠堂内石碑上铭刻的“一德楼记”碑文记载,该祠堂叫一德楼,始建于200多年前,重修于1998年,石碑上记载有大量的海内外郑氏族人为祠堂重建捐款的名册。现在,祠堂为郑氏族人公用财产,一切收益均作联谊及公共之用。

古城墙风景散文(巷陌藏历史书香透百年)(11)

郑氏宗祠是郑氏族人每次年节庆典、祭祀、召开家族重要会议及联谊的重要场所,它已成为西乡郑氏家族在精神信仰上的一个核心。走出祠堂,放眼望去,周边“握手楼”重重叠叠,只有这座灰砖灰瓦的建筑孤零零地被包围在其中。

综合自宝安日报、深圳晚报等

(想了解更多关于深圳的历史和往事可以关注我们的同名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