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西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州内人文古迹众多,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湘西也是武陵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下辖1个县级市,7个县。另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湘西州人民政府驻地在吉首市 。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湘西少数民族人口占77.21%。土家族人口占42.75%;苗族人口占33.88%。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

凤凰古城,是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吉首市的一个古老的县城。凤凰城四面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中国第101座历史文化名城。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

苗族: 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祖先是蚩尤,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巫傩文化 。苗药的量大质好,常见的药可达1500种之多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刺绣和蜡染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民族语言,土家族信仰多神,表现为自然崇拜,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5)

传统工艺以“西兰卡普”最为典型。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被称作“土家之花”。西兰卡普织工精巧,色彩绚丽,图案新颖,多达几百种,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6)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齐名,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景区。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7)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8)

凤凰城紧邻沱江而建,吊脚木楼布满山坡。凤凰城建设古朴典雅,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古貌犹存。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明清古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之称。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9)

沱江

湘西沱江为湖南省凤凰县境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禾库都沙南山峡谷中,沱江从西至东横贯凤凰县境中部地区,流经9个乡镇,在武溪镇汇入沅江。干流全长131公里。沱江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吊脚楼形成古城绝美风景。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0)

沱江吊脚楼

吊脚楼坐落在湘西凤凰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全长240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吊脚楼群的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上层宽大,下层占地很不规则;上层做工精细考究;下层不作正式房间,上下穿枋承挑悬出的走廊或房间,使之垂悬于河道之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1)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是干栏应该全部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建筑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2)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3)

吊脚楼,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是居室;下层关牲口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落地的柱子为柱,不落地的童柱为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4)

吊脚楼大户人家布局图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5)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全部用杉木建造。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柱子之间用瓜或枋组成牢固的网络结构。苗族的中柱一定要用枫木,因为枫树是苗族的生命图腾树,是象征祖先灵魂的圣树。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6)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7)

吊脚楼建筑步骤图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回龙阁古街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两岸有百年历史的吊脚楼。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8)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19)

建议游览路线:虹桥西路三岔口(步行开始) ->沈从文故居-->古城私立博物馆->田兴恕故居->升恒门->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大门->虹桥->万名塔->东关门->跳岩->雪桥->南华门(步行结束),游览步行约1小时。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0)

虹桥西路石板老街三岔口

宽不足5米的青石板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东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1)

沈从文故居

中营街24号,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凤凰古城之所以有名,离不开沈从文先生。故居是其祖父沈洪富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6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故居系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特色。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2)

1919年,沈先生来到北京,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2006年,沈从文故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3)

凤凰古城(私立)博物馆

坐落在凤凰古城道门口,馆长雷雨田。坐落在原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占地面积达1600多平方米。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曾在凤凰城做过二品道台,这座博物馆里的几处老建筑,就是陈道台当年的老宅基地。博物馆除了全面展示陈宝箴世家的生活遗迹,以及他们与古城凤凰的深厚渊源外;集中展示馆长自己收集的艺术品及文物、古董。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4)

田兴恕故居

田兴恕(1836年—1877年),清朝将领,因斩杀传教士被流放新疆,后经左宗棠请奏释放,遣回凤凰,年仅41岁含恨辞世。其故居位于凤凰古城东正街25号,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故居整体建筑气派恢宏,造型简单、大方,外表朴实素洁,是古城内中西结合的典范。田兴恕故居,如今仍由田氏后人管理,其间布置仍循当年模样。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5)

升恒门(东门城楼)

东门城楼即“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其城楼式样,仿北京前门用城砖砌筑,楼高11米。城墙修筑全部采用红砂条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凤凰古城开设四大门,并建造了巍峨的城楼,东门称“升恒门”,南门曰“静澜门”,西门叫“卓城门”,北门为“壁辉门”。1940年,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下令将所有城墙拆除。而凤凰东、北二门因防洪需要得以留存。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6)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7)

东门城楼城门上为两层谯楼,古色古香。 东门城楼顶楼结构巧妙。具有简单实用、古朴大方的特点和明清建筑稳重、严谨的风格,为五个城楼之冠,富于南方古建筑的特点。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8)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29)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大门

南华山神凤文化景区,中国首个凤凰文化全体验景区。景区涵盖十多处主题景点。景区核心圣地神凤殿,凤凰台为俯览凤凰古城胜景至妙之处。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0)

凤凰古城虹桥

凤凰古城虹桥位于沱江之上,原为石拱桥,建成于1670年(清康熙9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长112米,宽8米,高10.2米,桥身载重量80吨。因建此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色砂石,桥建成时宛如彩虹卧江,起初命名为卧虹桥,后称为虹桥。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1)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2)

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的好地方。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3)

万名塔

万名塔高21米,屹立沱江北岸。塔的前身为建于清嘉庆年间焚烧字纸用的字纸炉塔,原塔三层,为六角三级砖塔,塔高11米,下大上小逐步收缩,中空很小,仅能冲烟。一年四季有人在这里烧字纸。小塔后来被毁,仅留废墟。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4)

虹桥老照片,可以看到以前的字纸炉塔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5)

现在的塔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辅助,沱江镇牵头,广大群众集资在字纸炉塔的废址上重修的,现塔高21米,为六角砖塔,塔面饰以彩绘、雕塑;迎水一面正门之上刻“万名塔”三字。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6)

字纸炉塔

“敬惜字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种良好美德。相传,中国文字是由上古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发明的,古人认为应当对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于是把写有字的纸收集起来,焚烧成灰,称为“字灰”。那个时候,中国各地都建有专门焚烧字纸的“惜字塔”。惜字塔又名惜字楼、字纸楼、字库塔、圣迹亭、敬字亭等等,用于焚烧收集的废纸残书。敬惜字纸的习俗曾经给中国带来醇厚的文明与道德风尚。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7)

刻有“敬惜字纸”字样的砖炉

东关门(许愿亭)

东关门位于凤凰古城沙湾附近,靠近虹桥,处在去万寿宫的必经之路上。东关门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是一个石木结构建筑,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方方正正的石堡,中间有方形的门洞,就是关口,清时有士兵把关,盘查过往行人;上层是木制的亭子,清时为住兵间,现在的亭子是后建的,当地人认为此处“聚山水灵韵锁前世今生”,故称许愿亭。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8)

跳岩

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沱江河道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旧时是进出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 跳岩全长100米。共有15个岩墩,岩墩均用红砂块石修砌,墩与墩之间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铺,木板再用铁链捆牢,固定在河两边的铁桩上,防洪水冲走。现在仍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仍然是人们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39)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0)

新修的双墩跳岩,横跨江上,每排跳岩66墩,来的走一排,去的走另一排。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1)

跳岩,是一种简单又古老的渡河工具, 将一些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石块在水中排列成道,石块之间相隔约一步之遥,就形成了跳岩。因为跳岩桥面是不连续的,所以从严格定义来看,跳岩是桥的雏形,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桥。跳岩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2)

凤凰古城有两个跳岩,一新一老,有木板的为老跳岩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3)

雪桥

2011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先生在家乡凤凰古城沱江亲自设计并建成了风、雨、雪、雾四座景观桥。“雪桥”坐落在沱江北门景点附近,仿古修建。“雪桥”还是纵览沱江风光美景的好地方,登上雪桥,古朴的吊脚楼、临河两岸的客栈、酒吧,以及虹桥等美景一一尽收眼底。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4)

南华门

南华门是凤凰古城的入口之一,是凤凰的地标性建筑。是新、老凤凰城的分界,进南华门是凤凰古城,出了南华门就是新城区。上世纪80年代修建,成为当时过往车辆必经之路,也是凤凰古城的门户,为仿古城楼建筑。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5)

北门城楼及古城墙

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今。 北门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城楼用青砖砌筑,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 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6)

熊希龄故居

文星街10号,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门、窗上或雕花或绘图,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是典型的苗族古院落建筑模式,极富民族风情。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因反对袁世凯独裁,辞去总理职务,1937年12月5日,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7)

陈氏宗祠

又叫朝阳宫,是凤凰24家宗族祠堂的代表之一,是凤凰古城中至今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宗祠杰作。坐落于古城区内的西门坡,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乡绅陈氏发动族人所建,大门、正殿、戏台、左右包厢、厨房、厕所等14间房屋浑然一体,构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堪称建筑精品。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8)

戏台背靠大门牌楼,与正殿相对,离地2.1米,台上正中题曰"观古鉴今",台后正中彩绘福禄寿三星画,上面藻彩绘戏剧人物九幅,均是一幅一典。台顶为重檐青瓦屋面,飞檐翘角,古雅端庄。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49)

烟迷水乡景朦胧,雨霏丝丝育花红。凤鸣晨曦兰舟影,凰鸾曲婉古楼中。——沈从文《边城》

湖南凤凰古城景点位置(探寻湖南老建筑)(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