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刚至,早晚竟也有了丝丝寒意。

位于火炬开发区的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处,现场一片忙碌,建设者们向最后的胜利冲刺——历经近8个月的时间,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终于接近尾声。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1)

通水前的动员大会。

这支由建设、施工等多个单位组成的千人队伍,敢打敢拼,善解难题,把对中山这座城市的热爱融入精益求精的优质治污工程,在中山水环境保护的“冲锋号”中挥洒汗水,奋步疾进。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2)

“工程量大,先要拆除旧有建筑,再进行扩建。施工难度极高,施工面积有限,同时又要尽量不影响一期项目的生产。”回忆起珍家山二期项目扩建之初,中山公用工程项目负责人朱振华记忆犹新:“工期赶,今年2月开工,目标是10月底通水。任务艰巨,怕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影响了全市的污水治理进度。”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3)

中山公用工程党员突击队。

如何破局,考验能力。

紧急时刻,中山公用工程、中山公用水务迅速组成项目突击专班,挺身而出。2022年2月16日,在取得基坑工程的施工许可证第二天,专班就全面进场,启动项目动工。

“白天一直在巡工地、指导施工。晚上电话、视频沟通也几乎不停,和同事一起研究图纸,思考怎样穿插施工,优化工序加快进度,解决现实困难。”今年24岁的技术人员苏嘉权声音有些沙哑,入职中山公用工程一年多的他,经过连续半年的“5 2”“白加黑”连轴转,已经平添了几分成熟与沧桑。作为团队中最为年轻的队员之一,苏嘉权成长得很快,在压力前毫不退缩。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4)

苏嘉权(右一)在施工现场。

但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扩建工程开局战就遇到了考验——火炬开发区“3·18”疫情给项目进展带来不小影响。

打一场有准备的仗!施工团队启动预案,除了储备有大量的桩管和施工材料外,采购部门还想方设法,灵活调整材料采购的方式,在防范区内寻找合适的可替换材料,确保各项工序能够正常进行。在闭环管理之下,团队的干事激情不减,土建、混凝土浇灌等施工程序灵活有序进行。

时间不等人!治水攻坚的现场,就是人才队伍历练的战场。从中山市委、市政府到火炬开发区,从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山公用”)到施工团队,从公司班子成员到每一个投身工程的建设者,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项目。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5)

珍家山二期项目因为扩建施工面积有限,除了需要拆除一期部分建筑外,还需要对一期的场地和设备进行改造。

“例如一期的紫外消毒渠,我们规划改造为二期的生反池,所以我们要抢工做好二期的紫外消毒渠以替用,才能推进整个工程。此外,整个施工场地地下管网特别多,施工作业时,得避免破坏水管、电力等管线。”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朱振华说,项目团队如临大敌,万分谨慎。

经过疫情考验,广东雨季和高温又接踵而至,一直持续至今天。为了抢工期、赶时间,在大雨期间,项目团队几乎保持全员在岗,不分昼夜协作,全力开动20多台抽水泵抽水排水,与时间赛跑。待天气一放晴,又紧锣密鼓投入,如期高效地完成了各节点任务。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6)

高温期间,施工人员头顶烈日坚守在一线。

“五月的时候连续下了半个月的大雨,每天七八点就开始下,场地太大,有时候躲也躲不及。”讲述起施工的困难,技术人员周雁华记忆犹新,对伙伴们的“战绩”满脸自豪。“有困难就会有方法,最后全部都顺利解决了。当时很多基坑都在铺混凝土,只要赶在下雨前铺好,大雨来临就能立即养护,同时又能进行不受雨天影响的工序。”

据悉为了应对天气、疫情等多重复杂因素,项目团队制定了16个应急预案。在全员倾注真心、耐心地奔波下,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

“为了赶工期,晚上和周末加班是常态。每到关键节点,就是连续数晚的通宵现场管理。”来自中山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土建机电工程主管潘梓杰负责跟进施工现场的管理和质量、进度监控。他说珍家山项目的监督难点在于,对接的单位比较多,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到污水处理厂生产单位,同时还包括对外的施工单位、村委等都需要去逐一协调对接。

“工地就是我们的战场。” 今年6月继续跟进项目的中山公用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廖嘉俊介绍,他的主要工作是协调保障污水处理厂一期的产能。“生产部门保持24小时值班,从工序到工艺,想尽一切办法,保障一期产能的同时,让二期项目尽快推进。”为了集中力量重点“歼灭”困难,项目团队一天一研讨,一周一总结,终于跑在了时间前面。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7)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数不清的披星戴月,全身心地攻坚克难,中山公用的团队交上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在刚过去的10月10日,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正式通水,为中山治水攻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面庞黝黑,眼睛有神,快人快语的朱振华,是施工现场的“定海神针”。朱振华的家就在离工地不远处,但自参与项目以来,他有近一半的晚上都驻守在项目部的员工宿舍。

“2岁的小儿子因为见得少,不肯让我抱。大女儿有几次口误将我叫成了经常陪她玩的爷爷。”几句轻描淡写的背后,是一名建设者200多个日夜拼搏中的艰苦和心酸。

“通水那天,我看到有同事眼泛泪光。全力以赴有了回报,有心酸、有感慨,也有欣慰,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团队大部分人的感受。”朱振华说。

“珍家山二期项目的建设给我们积累了很多施工和突发事件处置的经验,锻炼了队伍,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回顾团队的表现,朱振华颇为欣慰。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8)

二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预处理、AOA生化池、平流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紫外消毒、污泥脱水车间等。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这个项目中,中山市国资国企在组织、机制、技术、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全面调动下属水务公司、工程公司两大板块优势资源,凝聚治水攻坚强大合力,迅速组建项目专班和党员突击队,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多重挑战。

在这个项目中,中山公用作为国企的社会担当充分展现出来——把开展水环境治理作为核心工作,作为“为百姓谋福祉、为发展打基础”的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团队以“日夜兼程、使命必达”的战斗姿态,集中力量开展治水攻坚行动。

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特写攻坚243天中山珍家山污水处理厂扩建实录)(9)

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俯瞰。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仅仅是中山治水大兵团作战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山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中嘉污水处理厂项目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为年底通水做冲刺。

“直面水污染问题,坚持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坚持治、养结合,打一场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科学治水,坚决打赢打好水污染治理这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让绿色成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中山公用作为这场攻坚战的主力成员之一,通过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生动回答了如何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打赢治水攻坚战的命题。正是一个个像珍家山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这样的“小进展”,为中山治水作战图插上一支支象征胜利的旗帜。

【采写】伍杰

【摄影】卢子衡 叶志文

【通讯员】黄蔚淳 梁洁怡 黄晓静

【作者】 伍杰;叶志文;卢子衡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