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二百年以来,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忠臣良将对峙乱臣贼子。在朝堂上,既有严嵩严世蕃窃国之贼,也有海瑞王阳明铮铮铁骨,在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期,严嵩严世蕃作为顶尖的人物活跃在朝堂上,他们抓住嘉靖帝的弱点,谗言谄媚,把嘉靖帝吹捧成什么“道法天尊”,还说什么“道教正统”之类,投其所好,骗到权力好让自己把持朝政。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1)

严嵩严世蕃父子

在严嵩二十年的首辅生涯中,面对着严嵩的滔天权势,依然是有无数的忠臣良将敢于对峙,沈炼杨继盛等人前赴后继,虽然最终都在严嵩的迫害下身亡,但是依然青史留名。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2)

大奸似忠

严嵩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奸似忠,他行事看似处处为皇帝和国家考虑,其实各种肮脏可耻的交易都是在背后进行的,这也就离不开严嵩最大的亲信,被称为“天下第一聪明人”的严世蕃,在严嵩的授意下,几乎所有的脏事坏事都是严世蕃去做,再加上严世蕃贪财好色,这可真是一明一暗。在严嵩迫害沈炼杨继盛、内阁首辅夏言等人之后,朝堂都被严嵩的权力盖住了,在严嵩父子的威压下,纵然是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只敢在私下里做斗争,再不敢明着对抗了。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3)

徐阶、高拱、严世蕃

但是“国家不幸诗家幸”,在正统舆论和官场都被压制的同时,民间的各种奇闻轶事传说层出不穷,老百姓的创作既不需要事实基础,又不见诸于书面语言,只在茶余饭后口口相传,因此传播速度快、情感加工浓重,深刻的反映了民众对于严家父子的憎恨,在传说中几近狠毒和讽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4)

最经典的严嵩形象

在民间传播的奇闻轶事中,给严世蕃塑造了这样的一个形象,体阔腰圆,身体肥胖,粗短脖子,还是独眼。被誉为“古今奇书”的《金瓶梅》的创作,据传也和严世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的我们只知道这本书的署名是“兰陵笑笑生”,并不知道作者到底是谁。可是在民间传说中,此书为明朝大才子王世贞所著。因为王世贞的父亲确实是被严党构陷致死。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5)

影视剧的严世蕃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西门庆”就是用来影射严世蕃的。严世蕃小名“庆儿”,号“东楼”,《金瓶梅》的“东楼”化作“西门”,直接用“庆”字为名,创造出这个小说人物,来影射严世蕃荒淫无度的生活。同时在里边画了很多不堪入目的图画,成书之后放在砒霜里浸泡,而后装裱精美,把书送给严世蕃。

因为严世蕃好色,在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流着口水一边蘸着口水翻书,砒霜就被送进了严世蕃的嘴里把他毒死。虽然这一眼就是虚构的民间传说,但是从这个传说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人们对他们父子二人有多么的痛恨。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6)

严重美化的严世蕃

舆论的力量是无限大的,这一点,不仅仅是民间的百姓知道,朝堂的大臣也是知道的。那一年是严世蕃最鼎盛的一年,嘉靖立朱载垕为太子,但其实对他不是很亲近。因此,严氏父子对他也很冷淡,太子都不放在眼里,每年皇帝赐给裕王府的岁赐,户部因为没有严氏父子的命令,竟然一连三年都没给发放。

最后,这位可怜的太子凑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给严世蕃,严世蕃欣然接受,才让户部补发了岁赐。严世蕃每每向人夸耀:“天子的儿子尚且要送给我银子,谁敢不给我送银子?”这一件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严世蕃已经权力通天,二是新太子心怀不满,是有机会扳倒严家父子的。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7)

于是对抗严党的群臣开始想方设法的造势,先让舆论对自己有利。直到这一天,御史邹应龙给大家讲了一个梦。

在梦中,邹应龙先是见到了杨继盛和沈炼因为弹劾严嵩被杀害,又梦到自己被锦衣卫抓走。

恍惚间,来到了严世蕃的府邸,严世蕃正在和小妾们嬉戏淫乐,一群战战兢兢的官员们跪在下面,严世蕃训斥道:你们谁敢弹劾我?太子都要巴结我送给我银子,我会害怕你们这些人?

邹应龙猛地醒了过来,看见眼前好像有一个人,那人只说,速速跟我过来,你要是慢了,就只能等死了。

邹应龙赶紧起身追赶,刚一出府门竟然发现外面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田地,邹应龙策马飞驰,边追边喊:“先生,等等我。”

突然,那个人影进到了一座大山里消失不见,邹应龙环顾四周,山的东边有一个阁楼,阁楼旁边是一片水田,田里有一座米堆,米堆上还盖着一层干草。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8)

邹应龙不知场景是何寓意,忽然平地一声惊雷,雷霆之声骤起,“用箭射向那米堆”,邹应龙弯弓搭箭,一箭向米堆射去。

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天地忽然大变,米堆倒塌压垮了阁楼,紧接着旁边的大山轰然碎裂。

邹应龙大喝一声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还在床上,全身已被冷汗浸透了。 仔细回想梦中的情形,邹应龙突然就明白了,这是上苍在指点我为民除害,为国除奸呀。

这水田中的米堆和干草是指蕃字啊,严世蕃别号“东楼”,应该对应的是东边的阁楼,那高山当是指‘嵩’,看来要倒严嵩,当是一箭射倒东楼,必使他严嵩家山崩地裂。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9)

于是邹应龙改弦更张,在奏折中主要弹劾严世蕃,列下他的几大罪状,行贿受贿,违法乱纪,僭越规制,在奏疏的末尾,邹应龙小心翼翼地涉及了一下严嵩,说他管教不严,溺爱儿子。

听到这个梦的群臣哪里还有不明白的,正所谓倒严多年,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纷纷开始弹劾严世蕃。

养不教,父之过。溺爱儿子也是过错。严世蕃最终还是牵倒了严嵩,嘉靖帝将罪状摆在严嵩的面前,严嵩不得不引咎辞职。轰轰烈烈的倒严斗争在严世蕃被下旨处斩中宣告成功,霸权二十余年的严家父子轰然倒台。

国乱出奸臣的故事(围绕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10)

且不说传说的真实性,也不论邹应龙这个梦是不是真的,围绕着这对人人痛恨的奸臣父子,民众总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愤怒,正所谓千夫所指,民众超强的传播能力,也是那个时代人民思想的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