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历史上安史之乱是怎么平息的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1)

叛乱的战鼓声,打破了原本富足安康的生活。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仓皇出逃,当跑到马嵬驿这个地方的时候,发生了哗变,众多将领大臣“请求”处死“祸国殃民”的杨贵妃。最终,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惨死于马嵬驿。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试想,作为堂堂一朝之君,开辟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这场浩劫中都救不了自己的爱人,作为老百姓,又发生了多少惨绝人寰的故事?

今天就聊聊为啥会发生这样的事,以及安史之乱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最深的伤痛又是什么: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唐朝天 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悍然举兵反叛。在当时巨人一样的大唐就此倒了下去。中国的封建历史也在这一刻开始了大转弯。

历史上安史之乱是怎么平息的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2)

当时唐朝的皇帝还是那个从武则天后期风云诡谲的血雨腥风中冲杀出来并一手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他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不可谓不是一个圣明的君主,可这只是他的前半生。

然后唐玄宗就彻底的放飞自我,不理朝政,不择手段的娶了自己儿媳妇的杨玉环。

历史上安史之乱是怎么平息的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3)

唐玄宗四海用兵扩大了疆域,确实带来了多民族融合的繁荣景象,但对于当时来说,有一个非常弊端。要知道,唐朝当时的疆域有多大,东至朝鲜半岛,西至中亚咸海,南到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如果放在现在,你去那边旅游都不用出国,一个高铁就直接到了。

但对于当时来说,落后的交通和通讯,广大的疆域对于中央对地方统治是个严峻的考验。

唐玄宗废除了府兵制, 设立了六大都护府,改府兵制为募兵制,由地方官员来招募士兵守卫一方。而这些都护府也渐渐地由原来的官员掌权,节度使掌控了地方的军事,经济大权。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地方也形成了只知将威不知有皇的情况。

按理说,地方的权力过大,中央会开始限制地方的权力,但唐玄宗自认为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会用人,任命安禄山为平卢、范阳、河东三地的节度使。

安禄山

本姓康 ,字轧荦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 )人 ,粟特族。为人骁勇善战又及善钻营,因此平步青云。从巴结义父张守珪,到巴结皇帝和贵妃娘娘,认杨贵妃为干妈,安禄山总能让别人认为自己人畜无害,胖的可爱。但担任三地节度使,认贵妃为干妈后,安禄山已经位极人臣,但到他这个地步,总想再往前进一步。当时的大唐表面上四海来朝,繁荣昌盛,可这只是局外人的看法,对于安禄山这个局内人来说,阶级矛盾的加剧,中央对地方的失控,让他找到了再进一步的时机,就像一个建筑师知怎么只用一个手指头,就可以拆毁一个巨塔。他悍然发起叛乱。

历史上安史之乱是怎么平息的 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4)

当时朝廷的军队大都在镇守边关,内部空虚。紧急在各地招兵入伍,可这些没经过训练,只有一腔热血的新军在安禄山大军面前不堪一击,朝廷是节节败退。当时的唐朝,优秀的将领很对,像高仙芝,郭子仪。高仙芝带领着新军,认清两边差距之后,退守潼关,依据有利地形死守,闭关不出,成功挡住了安禄山的进攻,另一边,郭子仪率领朝廷军队,在别人地方收复失地。

在安禄山快顶不住的时候,唐玄宗听信小人谗言,在军中斩首高仙芝和封常清,高仙芝在死之前,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高喊:“死守潼关”。接替他们的哥舒翰,上任后,依然坚持郭子仪和高仙芝的正确决策,死守潼关,闭门不出。可在朝廷的不停催促之下,勉强出站,最终二十万大军,一败涂地。潼关失守,长安赤裸裸的暴露在安禄山的面前。最终长安失守,唐玄宗出逃,杨贵妃惨死马嵬驿。

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区)为朔方诸将所推而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联合李光弼分兵进军河北,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田承嗣献莫州投降,送史朝义母亲及妻子于唐军。史朝义率五千骑逃往范阳,史朝义部下李怀仙献范阳投降。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持续了七年的安史之乱结束,安史之乱以前,唐朝的人口减少三分之一,唐朝的首都长安在战乱前的两百万人口到战乱后的不足千户。几乎毁灭了整个中国北方经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在这个动乱之中,动不动就会出现全城被屠的情况,围困城中的人出现互相为食的情况,惨绝人寰。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又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从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们为什么称之为“中国人”?是从内心融入中华文化的人,使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爱着同一片土地的人。

安史之乱带给我们的教训绝不是种族隔离,我们都深沉的爱着我们脚下的土地,分裂和动乱只会带来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