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南方因为战争很多人死亡,流离失所,很多田地荒芜,当时的信阳,人多地少,于是很多信阳人移民去了安徽,苏南,以及湖州等地当我们打开这幅迁徙画卷、探寻这段史事时,深深被触动,也深切感受到先民及后裔跋涉的艰辛,生存发展的意志毅力和对祖籍地的眷恋犹如山东人闯关东、西北人走西口、闽粤人漂南洋一样,信阳人下江南,应是我们需要记载展示的一部历史大剧,它既不是悲剧,更不是喜剧,而是一部有价值、待研究挖掘的历史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信阳移民下江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信阳移民下江南(信阳移民下江南)

信阳移民下江南

太平天国时,南方因为战争很多人死亡,流离失所,很多田地荒芜,当时的信阳,人多地少,于是很多信阳人移民去了安徽,苏南,以及湖州等地。当我们打开这幅迁徙画卷、探寻这段史事时,深深被触动,也深切感受到先民及后裔跋涉的艰辛,生存发展的意志毅力和对祖籍地的眷恋。犹如山东人闯关东、西北人走西口、闽粤人漂南洋一样,信阳人下江南,应是我们需要记载展示的一部历史大剧,它既不是悲剧,更不是喜剧,而是一部有价值、待研究挖掘的历史剧。

信阳地区清朝末年移民苏浙皖环太湖历史考察记略

《中国改革报》记者宋华先生,在浙江长兴调查采访时发现,这个60多万人口的县,迄今生活着20万“河南罗山人”(还有光山等县--笔者注)。他们讲着原汁原味的罗山话,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现在的罗山人一模一样,凭着记者的敏锐和对家乡深厚的情感,很快就以流畅而动情的文笔,写出一篇《浙江长兴——河南罗山:150年割不断的血脉亲情》通讯发在媒体上。

当时的主要视点是放在长兴的,随着交往面的扩大和延伸,看到的资料增多,感觉到清末的这次大规模移民移出地不仅仅是罗山、光山,还含盖了信阳大部分县区,移入地也不仅仅是长兴、安吉,而是整个环太湖三省二十多个县区,后裔自然也是数百万了,而官方史料记载基本找不到,社会对这方面的研究关注是远远不够的,民间有一些也是残缺零星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和习俗的变迁,方言交流的弱化,特别是相对集中移民居住村落的解体,口口相传了解情况的老人的离世和资料的缺失。

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战争、及其引发的人口迁移,对安徽、浙江、江苏产生很大影响。由于太平军和清政府军在长江中下游的多年拉锯式战争,使这三省的交界地区生灵涂炭,遭受空前劫难。据当时资料记载:“苏、浙、皖三省被贼蹂躏之地,几乎百里无人烟。其中大半人民死亡,室庐焚毁,田亩无主,荒弃不耕。”长期的战争,瘟疫和饥饿,使本地区人口减少千万(包括死亡和流徙),人口损失率达90%以上,基本上是十室九空。当时的浙江巡抚左宗棠在其家书中记载:人民死于兵燹,死于疾疫,盖几靡有孑遗。据长兴地方志载,咸丰元年该县人口有47万多,但经战乱后,同治六年统计人口是21969人,为汉朝以来人口最低点。

战后,为了迅速恢复残破衰败的经济,清同治五年(1866年)谕令各省招垦荒田,而要垦荒就必须解决人少地多的矛盾,为此,苏、浙、皖三省在大力招引本地乡民返回的同时,积极鼓励外地农民前来就垦,并屡减赋税,以宽民力。

而同时期的豫南地区人口损失无几,当地的早婚习惯,出生率高,形成了一定的人口压力,故此,豫南农民成为战后招垦的重要对象。有记载说,光山县“自清同治以来七十年间,因人满之患,迁居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四省占六十余县,人口比老籍加倍,蕃衍之盛,亘古未有”。当时豫南已是人多地少,加上赋税过重,还有烽烟又起官兵与捻军的战争袭扰加剧,自然就使大量农民(特别是强壮者和富于冒险精神的),响应政府招引,背井离乡,远赴江南。同时,环太湖地区和豫南处于相近纬度,气候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接近,加之又有政府政策鼓励,遂使大批先民迁移并定居下来。

信阳人有些拿着扁担挑着东西下江南,有些坐船下江南

以下地方有大量信阳移民。

(一)安徽省以宣城为主,主要有宣城(原宣城县),分布在今洪林、丁店、建国等乡镇;广德县,分布在县境北半部的平畈区和丘陵地带,如今赵林、高湖、邱村、砖桥、彭林、流洞、新杭、独山、下寺、山北、花鼓等乡镇(有些乡镇近期合并);郎溪县,县境北半部的岗南、梅渚、定埠,凌笪、下湖等乡镇;另外还有宁国、旌德、太平等县有少量分布。

(二)浙江省湖州市辖县,长兴县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西部的泗安镇,西南部的仙山、二界岭、管埭、长湖、天平、林城等乡镇,南部的今吴山、和平等,东部的今包桥、里塘、港口、虹星桥、长桥等乡镇;安吉县:主要分布在今递铺、高禹、南北湖、梅溪、安城、溪龙、晓墅等乡镇;湖州还有德清、南浔、吴兴也有一些移民;嘉兴市的桐乡(乌镇)等县有零星分布。

(三)江苏苏南地区有多县。

南京市辖县区,溧水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如今共和、东屏、白马、群力、云鹤等乡镇;高淳县也有少量。

苏州市,主要在吴江区的松陵镇,其中菀坪办事处罗山人最为集中,2010年前,这里的太湖湖堤还有个“罗山村”现已搬迁拆除消失了。

无锡市重点在宜兴,今善卷、横山和西渚等乡镇有大量移民分布。

镇江市主要分布在句容的磨盘、袁巷、天王、茅西、茅山、春城等乡镇;还有所辖丹徒、丹阳有分布。

常州市辖区主要分布在溧阳的上兴、上埠、竹箦、旧县、永和以及前马、后周、戴埠等乡镇;金坛等也有少量移民后裔。

大量移民的迁入,使区域内人口分布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对安徽、浙江、江苏三省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豫南文化因素已融入江南社会,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1.豫南移民的迁入,对战后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仅二十余年光景就使这一带恢复发展成全国富庶地区。长期的战争,使得江南地区人口锐减,劳动力短缺成为制约战后经济恢复的重要因素,移民成为垦辟荒田、恢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如句容县“至光绪十四年,荆、豫客民来开垦耕种,兼开诸山,如浮山、历山、方山、丫髻山,瓦屋山一带,既经开遍。且山未办粮,而植麻麦,获利数倍。由是则山荒者,尽转为熟,”长兴县“种田之户客多于土”(客即指移民,土为原住民——笔者注);归安西乡“荒田多为客民开垦”;广德州“全赖客民耕种”。对此,当时的一份杂志评述道:“皖南广德、建平等处,兵燹后人烟稀少,田野荒芜。当道出示招徕,客民之开垦而来者四方响应。迄今二十余年,纳税征租,良田尽辟,客民与有功焉。”

移民不仅促进了荒地的垦辟,而且还从原籍带来新的农副产品和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经验和技术的交流。南浔、广德、宁国等地的豫南移民,从家乡引进空心菜、白花菜、花芽菜等蔬菜品种;句容的豫南移民则从家乡引进柿子,袁巷柿子远近闻名,是他们的先辈当年从光山、罗山带到这里的,主要品种有“高庄”、“铜盆”、“牛心”等(最近到袁巷采访时专程去看了张家当年从罗山带过去栽植,已有130多年的一棵老柿子树)。据记载,这个县的移民,“其器用与耕耨之法与吾乡大异,今土民类多效之”。乌镇当地农民耕田多用人力,豫南等地移民耕田戽水都用牛力,使用牛力,既省费又省功,当地人多加仿效。可以想象,这些生产技术的传入对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溧水等地的移民还将盖房技术传入本区,移民初到时,因贫穷无力盖房,先搭盖茅棚居住,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按照家乡的建筑风格建造新房。移民盖房时,常用挟板打墙或挖土坯砌墙,而当地人只会“脱土基”,后来当地人盖房时往往请移民帮忙。“用“泥饼”盖房以后在溧水等县逐渐流行。移民还把荒地开辟成田,种植早稻,处暑前后即可收获,因收获较早,从而避免了水灾虫害,增加了收成。

经济的恢复,人口的增加,还促进了市镇经济的繁兴。战后这个区域经济残破,人口凋零,但同、光、宣之际,一大批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如小溪口镇,战前仅有关帝庙和几家小店,咸同年间历经战争和饥疫,人户亡散几尽,战后陆续迁来河南籍垦荒移民和苏北籍船民发展成小集市,成为附近粮食和蚕茧的集散地。安吉县杭垓镇,也从一个既无名气,也无人气的村落,发展成跨省辐射周边几个县的大镇。与太平天国战争及其引发的人口迁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时值今日仍然在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2.移民的迁入,促进了这一区域教育发展和文化艺术的交流。

移民过来生根后,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如罗山移民尚姓人家,光绪初年迁居长兴不久就中了秀才。移民中的第二代第三代更是崭露头角,如国民党要员雷震,也是从罗山周党迁到长兴的,本人学识渊博,是民国时期影响很大的人物。这些表现也与罗山厚文重教的历史渊源是一脉相承。

当地有很多信阳方言岛,比如苏州菀坪,句容,溧水,溧阳广德……很多依旧保留信阳方言,没有被同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