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王老师和我说,她班上的有个孩子这个学期上英语课全程走神。她和孩子的妈妈反映了孩子的情况,家里也没办法。王老师和孩子妈妈对孩子现在的表现非常着急,却束手无策。

孩子缺乏专注力,属于学习力的问题。

学习力主要包括孩子的观察力,专注力,创造力等。

任何学科都和学习力密不可分。比如:语文,孩子要写篇好的作文,那就需要他好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创造力。数学好的孩子需要创造力。生物化学等也需要观察力,专注力,创造力。

孩子拥有好的学习力,不仅在学习上游刃有余,也非常热爱生活,充满活力。而没有学习力的孩子,不论对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的很麻木。

为什么不同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性这么大呢?追本溯源,和父母的教育有关。如何更好的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家长做到下面这几点,会让孩子轻松拥有学习力。

首先,做个不焦虑的家长。

南怀瑾说“教育就和养花一样。”

养花,你需要的是等待,适量。你施了两天肥,就希望第三天开花。水太多,花会涝死,水太少,花会干死。你想让它长得快,拔苗助长也会死。

不焦虑的家长

其次,保护孩子天生的观察力,专注力和想象力。

现在社会人被机器取代的工作越来越多,比如:银行柜台人员被ATM取代,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被支付宝取代。未来社会的工作能被不机器人取代的,一定是机器缺乏的,比如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观察力,专注力和想象力。这三种能力是未来社会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庆幸的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这三种能力。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于这个世界都是完全陌生的。当他几个月的时候,他就会用眼睛去观察,当他一年左右,就可以开口说话,和成人交流,当他三岁时,就可以进入幼儿园,过群体的生活。

小孩子在前三年进步比成年后30年的进步都要大的多。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观察力,专注力和想象力这三种重要学习力。但是孩子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成人后表现的能力大相径庭,是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些能力有的被家长弄丢了,有的依然被家长保护的很好。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过度的关注,反而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家长看到孩子在看书,总是很关切的样子,一下子跑过去问问:“宝贝儿,你渴不渴啊,妈妈给你弄点果汁喝好不好?”看孩子点头很开心,不一会儿就把果汁送过来了。不一会儿,又凑到孩子眼前,问孩子“宝贝儿,你有没有冷呀?妈妈给你拿件衣服好不好呀?”看到孩子摇头后,家长又会说:“穿一件吧,万一冷了,会感冒的,感冒发烧了又要去医院打针了。”看到孩子点头后马上把衣服给孩子穿上,过一会儿,家长又问到孩子:“宝贝儿,书好看吗?讲什么呀?”孩子看了妈妈一眼合上书说没什么好看的。孩子的专注力就是在家长的一次一次关怀中,不断被打断,慢慢消失的。

有的家长,做的很好。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专注享受他感兴趣的东西。

有一次,在公园里,有一位妈妈,带着一个2岁半左右的小女孩。女孩子白白净净的,穿着粉红色的小棉袄,粉红的小棉鞋,手里拿着一支沾满泥巴的树枝。小女孩蹲在地上,手握着树枝,一直插着公园路上的小洞。她专心致致的玩着,从一个洞戳完就跑向另一个洞,旁边来来往往的行人,她一点都没有注意到,只沉浸在自己的小游戏里,玩的不亦乐乎。

她的妈妈就站在旁边,微笑的看着女儿玩耍,眼睛里透着满满的爱意。她就静静的看着,等待着女儿。时不时拿出手机偷拍女儿玩耍的样子。女儿自己结束了戳洞小游戏后,找到妈妈,开心的和妈妈介绍游戏的成果。妈妈非常开心的和女儿讨论着。

这位妈妈,在女儿玩耍的时候,没有做过任何打扰的举动,即使拍照也是偷偷的拍下。女儿全程都玩得很投入,专注力被妈妈很好的保护着。

巴菲特说:“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专注。”

孩子上课老走神怎么回事(孩子上课老走神儿怎么回事)(1)

专注的孩子

作为家长的你,首先要明白孩子天生就拥有着观察力,专注力和想象力。其次要做到的是“谨言慎行。”少做一些打扰的孩子的事情,保护他们天生的学习力。

如果将人看作一棵树,学习力就是树的根,也就是人的生命之根。我们评价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人在学校时的成绩好坏,也不是看他的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是哈佛大学校长讲的树根理论。

最后总结下:孩子学习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说是孩子学习力的问题。学习力包括观察力,专注力和想象力等。而这些孩子与生俱来。作为家长,要学会做个有耐心,不焦虑的家长。并且做到谨言慎行,保护好孩子的天生的学习力。

文/一块写写的 em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