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成博

你有多久没有给孩子写信了?你又有多久没给父母写信了?在信息快捷的今天,通过微信、电话、视频这些工具随时都能联系上家人,可是家书却变得更加珍贵难寻。

5月29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杜甫诗传《秋风破》作者彭志强作客晨兮大讲堂,带来了“家书抵万金:杜甫的家学修炼与家国情怀”主题讲座。与以往讲座内容不同,本次讲座,彭志强重点讲述了少年杜甫的读书生活以及晚年杜甫的教子箴言,紧扣当下的语文教育、作文写作问题,倡导“新时代家书写作”,呼吁玩游戏、打麻将的家长多读书,对孩子进行正能量的言传身教。

据悉,本次讲座是“杜甫文化推广大使”彭志强的第56场杜甫诗学讲座。

你认为杜甫是个怎样的人(像杜甫那样读书教子)(1)

杜诗里的家庭教育

“在杜甫中晚年时期,他经常给孩子写诗交流,既教孩子从小要读什么书,也时不时提醒孩子如何写作。比如跟他学诗的第二子杜宗武,现存杜甫诗歌就有《宗武生日》《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熟食日示宗文宗武》等多首,这些带着浓浓父子情的诗歌就是唐代的家书。”彭志强说,为了让儿子静心读书,杜甫说:“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为了让儿子继承家学,他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为了鼓励儿子建功立业,他说:“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即使是儿子尚幼,他在《遣兴》一诗中也是充满期待:“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在此次讲座中,彭志强引用了很多杜甫写给子女们的诗歌,传递家书背后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他还结合李白、王维等盛唐诗人的读书与写作故事,倡导现场听众要像杜甫那样读书教子。

你认为杜甫是个怎样的人(像杜甫那样读书教子)(2)

杜甫本身就是诗人,甚至是以诗至圣的诗圣,教育孩子读书写作当然不是难事,不会写作的家长又该怎么办?

“做不一样的父母。让孩子重新认识你,了解你跟其他父母的与众不同,他的作文或者家书就有实在的干货。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甚至有胡编乱造的问题,就是身边没有或者缺乏打动他的人与事。比如回到家,你不会写作,可不可以不玩手机不打游戏?就给孩子示范读书,做好言传身教的表率,久而久之,他自然会耳濡目染跟着你读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既是千年以来作家诗人们对照自身读书与写作的至高追求,也可作为当下孩子读书写作文的一个表率。”

你认为杜甫是个怎样的人(像杜甫那样读书教子)(3)

从杜甫那里学习家庭之爱

彭志强认为,关爱孩子,绝非溺爱。他从当下家长接孩子放学说起,“接孩子放学,孩子空着手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父母拧着包在后面屁颠屁颠地追。孩子回到家,只做作业,不做家务。父母心疼孩子,理由是孩子作业太多,没时间也不必做家务。孩子却不懂怎么心疼父母。”

由这个现象切入,彭志强分享了一个杜甫的言传身教故事。“《元日示宗武》,是杜甫于768年作于夔州的诗。其中,前面两句‘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便是父子之间相互关爱的画面。”彭志强告诉读者,这一年,杜甫身患偏枯、耳聋、偏头疼、消渴症等多种病,写诗都很困难,一提笔写诗,常常是握不住毛笔。他是说:我一赋诗提笔,却握不稳毛笔,手不停地颤抖,你忍不住哭了,我很欣慰,你长大了。“杜甫对儿子杜宗武一直充满期待,希望儿子继承家学建功立业,处处表达一种特别的爱。这是有回应的爱,其子才会心疼他。杜甫这种期待,西方教育家发明并称颂的‘期待效应’,教育界也称‘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你想儿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期待,并且鼓励,言传身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