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路永嘉路十字路口,一栋外墙被爬山虎覆盖的“绿屋”一度刷屏网络。被绒绒质感包裹的建筑物有如绿色城堡,植物的生命力,和街区的人文底蕴交融,让人流连。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1)

永嘉路太原路转角的“绿屋” 网络图

“绿屋”斜对面,太原路76号底楼是一家罗森超市,24小时营业。10元不到的一顿早餐、一杯热饮,加热即食的一餐饭、一杯关东煮、一根烤肠……开在转角的这家便利店,是上海这座城市中无数个能量补给站里的一个。不灭的灯火,自动门打开时的熟悉音乐,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过去的两个月,这里没有了顾客的进进出出,围起了警戒线的马路上,只有防疫人员和快递小哥奔跑的身影。店长张海洋四月初也确诊奥密克戎,被送往方舱隔离。

但线下停摆并没有让服务终止。作为保供单位,在物资最紧缺的那段日子,张海洋和他的伙伴们想方设法寻找货源,就近为居民免费配送,为医护人员和老人捐赠食物、牛奶,服务周边顾客数千人。直到6月初接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复工通知,“绿房子”对面的罗森又回来了!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2)

5月11日,150多单的免费配送中,整箱水占比大。图为推着平板车走过“绿屋”的罗森小哥

6月14日下午,一面写有“雪中送炭 抗疫中坚”的锦旗,被打印店伙计直接送到了张海洋手里,落款署名“天平街道居民”。也有网友深情表白太原路罗森小哥:这个城市的默默守护者不仅有“大白”“小蓝”,还有罗森便利店的小哥哥们,冒雨为居民送急需物资,他们的守护让我们暖心。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3)

回归常态的罗森太原路店

张海洋至今也不确定锦旗是哪位顾客送的,表白点赞他们的顾客,真名叫什么、长啥样,他只是觉得心里挺暖的。来上海十年,他认为这座城从来不乏爱,有英雄不问出处、予奋斗者机会的大爱,也有街头巷尾、涓涓细流般释放善意的小爱。

“以前感觉平平淡淡的,现在他们一进门就招呼,‘你好,你就是张海洋店长啊,你们辛苦了!’你说幸福感也好,或者其他的感觉也好,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以下是他的口述实录。

我叫张海洋,山东人,2012年来的上海,2014年进的罗森。那时正好公司有政策,做得好的员工可以做店长,就是把店委托给他来经营。我是一年后接手太原路店的,到现在快八年了,和天平街道的居民相处得很好。

便利店货架基本上三月底的时候就已经卖空了。那时候缺物资,我们的供货渠道都进不到货。4月10号以后慢慢恢复,厂家可以出来送货,但他们都是一车一车送,比如说泡面、薯片,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能来。我们是保供单位,四月初的时候支持美团、饿了么线上平台销售,后来听说有的外卖小哥需要额外跑腿费,我们就想着自己免费送,服务周边1.5公里。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4)

便利店的顾客基本上以附近居民为主,也希望能多照顾到老年人。他们在网上购物确实不方便,也不会点外卖。我们就在原先的顾客群里发布货品信息。最早的群大概有一两百人,后来人慢慢多了起来。从500人一个群,到差不多五个群,高峰时2500个人都满满的。那时有两个店员隔离在店里,我就负责接单,顾客把需要的货品名称、数量和配送地址发给我,他们负责配送。

我印象最深的是4月13号,那天下很大的雨,不知道是系统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店的外卖平台被打开了,结果直接爆单。一个小时涌进来两三百单,顾客下好单、钱扣了,但实际上没法给他们配送:一是有的东西没有,再一个就是没法实现配送。我们只能一一地打电话给他们,请他们退单。

正忙得不可开交,中午12点左右,我又接到了我哥撞伤的消息。那天下大雨,帮忙送货的其实是我哥,他被路边的一辆车给撞倒了,群里面好多人就帮着联系,报警、发朋友圈求助。各种身份的人都在帮忙,那天风大雨大气温低,好心人送来雨衣、雨披还有毛毯给他保暖,大家一起为我们着急、想办法。我那时还在方舱隔离,记得我打120的时候,那一刻真是心急如焚。

后来我哥耳朵缝了十四针,我本来想第二天就不送货了,让店员们好好休息,结果他们说算了,好多居民很依赖便利店,对我们抱有很大期待。第二天看到我们照常配送,顾客都很感动。

(视频来源:新闻晨报)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5)

这件事以后,我们和周围居民的关系好像就不一样了。以前平平淡淡的,现在就感觉真的像家人一样。因为有店员住在店里,居民会想要给我们送来物资;还有好多人发红包,我们都一一拒绝;还有一天晚上,有两个小姑娘给我们店员买来了床,她们可能看到两个人在店里铺个毯子睡,感觉辛苦,就执意给我们送到门口,真的很感动。

还有一次,我们来了2万多块钱的牛奶,正好那时街道发的物资也是牛奶,大家就不需要牛奶了,我只能联系附近的人是否有需要的。后来五官科医院、我们店对面的社区医院、肿瘤医院、瑞金医院都有人陆陆续续联系我,大概捐出去了200份。后来还有盒饭,一进就有900份,保质期一个月,量非常大。那时候物资普遍发得多了,周边居民需求少了,我们想着干脆也捐吧,直接给附近需要的人,这样又捐出去了500多份。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6)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7)

捐给医护人员的盒饭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8)

就这样一步步的,好多顾客觉得挺不错的,也有人给我捐款,想出一份力,我基本上婉拒了,好多人想借我的手出份力,我会将这些信息统计起来,当天谁捐的、落实情况怎样,及时把信息发在群里和朋友圈给大家看。

我很感激上海这座城市。来这里十年,刚开始在罗森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就两千七八百块钱。我一心一意想申请加盟,做店长,就努力熬。我赚的钱基本上付房租,我老婆就负责生活费什么的。现在在老家也买了房子,一儿一女也都在上海上学。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9)

张海洋在临港新城方舱做志愿者

我也挺感激我们公司的,我现在手底下有两家店,太原路店和嘉善路店。疫情之下我们肯定有压力,我们的进货量很大,很多货物来了以后并不一定能全部卖掉,卖不掉的话就得自己承担,像面包、盒饭、牛奶这些保质期短的,就会报废。但总体还行,我觉得挺满足的。

80岁大姐的真实生活(口述实录大城小爱)(10)

转角便利店(资料图)

6月1号以后,顾客能正常进店买东西了,许多人很熟悉亲切,一进门就打招呼。这是以前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我们很感谢大家的认可,一起努力,让疫情早点结束,让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记者:张文菁

编辑:叶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