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成为一名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需要几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教师有没有勤思、勤学、勤做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为教学能手,更不能随随便便成为名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教师成长的三大境界?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教师成长的三大境界(教师成长中的三勤)

教师成长的三大境界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成为一名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需要几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教师有没有勤思、勤学、勤做。这个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谁都不能随随便便成为教学能手,更不能随随便便成为名师。

勤思,用教育的眼光看工作。

从教10年,我越来越敬畏脚下的三尺讲台,因为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决定或许都会影响孩子一生。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动脑筋就能做好的工作,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比如,我们常常遇到学生迟到的问题,是不是所有孩子迟到的原因都是赖床?事实上,有的孩子迟到是因为堵车,还有的孩子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或家中有事耽误了,如果教师只以迟不迟到判断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那么这样的教育是缺乏调查与思考的,是机械化的。

身为教师,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广阔的视野,要有既契合当下又寄期望于未来的教育理想,常思常新,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慢慢接近本真。

勤学,用谦卑的态度来学习。

学生时代,我在作文中常用一句话赞美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要有一桶水,我的老师有满满一大桶水。”现在却不常见有人这样赞美教师。由一杯水、一桶水到一汪清泉,再到大海,我们不禁感慨:教师这份工作真的越来越难了。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遇到被学生考住的尴尬时刻,事实上,不少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时代迅速发展,学生接触了丰富的现实世界,知识面和眼界不断扩大,偶尔问到教师无法回答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但是,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是否应该回过头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停下学习和思考的脚步?常学常新,我们要认识到今天教的这本“书”还是不是若干年前的那本“书”?一朝成为教师,则开启了一辈子读“书”的路,便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看待自己教的“书”。

勤做,为心中理想去耕织。

教师常以“时间花在哪儿,效果自然就出在哪儿”教育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然而,我们自己有没有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上?教育的成果往往来自于勤奋耕织,一个智慧的教师能够感染一班学生积累智慧,一位勤奋的教师能够感染一班学生变得勤奋,学习之路无捷径,唯有勤奋是不变的坚持。

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认清方向、看清路,时时刻刻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寻找问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比如,教师每节课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深入分析,长此以往便能提高自己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专业发展速度也会更快。

教师要培养优秀的学生,自己先要学会勤思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勤学教育教学方法、勤做教育教学研究,如此才能在专业上不断精进。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东区竹苑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6月23日第9版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