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廷玙,ManiaHero

最近看了很多格斗游戏的直播,而且玩了一些移动设备上的格斗游戏,发现现在移动设备上的格斗游戏动作都偏向于简化了,在我早上玩了《蝙蝠侠:阿卡姆起源》之后这一点的感觉尤其明显。实际上,这些格斗或者说动作游戏已经变成了越来越简单的挑战手眼协调性的简单动作游戏,类似于跑酷或者音乐节奏游戏了。下面我就就游戏各个方面的机制来分析一下,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整理思路,看看手持设备上的动作游戏是不是还有哪些可以开发的空间。

化身

考察一个动作游戏的第一条就是有没有化身,即玩家是否有控制的角色。跑酷和格斗游戏一般都有一个化身,并且玩家要维持化身的存活,一旦死亡则意味着游戏的结束。

另外一些没有化身的游戏,结合了触屏设备直接操作的优势大放异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水果忍者》。以《宝石迷阵》为代表的动作解谜游戏也是动作游戏的一种,然而这类游戏在以《糖果粉碎传奇》为代表的完全消除了动作要素的游戏的攻势下已经没有多少存活空间了。另外一些如音乐节奏游戏或其他等挑战玩家手眼协调能力的也都是动作游戏。

开放动作跑酷手游(从格斗到跑酷动作手游之道)(1)

开放动作跑酷手游(从格斗到跑酷动作手游之道)(2)

《水果忍者》和《疯狂喷气机》都是Halfbrick的作品,不过后者有化身,前者没有。

总的来说,没有化身的游戏更加休闲,有化身的游戏更加硬核。这两种游戏本文都会做出探讨,但更多的会集中在有化身的动作游戏上。

移动

有化身的游戏,玩家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化身是如何移动的。

传统动作游戏的移动都由摇杆来完成,无论是街机上还是家用机上。PC的键盘鼠标并不是十分适合角色的移动,尤其是方向非常精细的3D动作游戏。触屏设备上的动作游戏移动就更为尴尬,我曾不断地对身边的人说,虚拟摇杆这种操作基本就是反人类的行为,虽然一些人在经过训练后能够适应这种操作,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用虚拟摇杆玩游戏都是很痛苦的经历。

开放动作跑酷手游(从格斗到跑酷动作手游之道)(3)

笔者是虚拟摇杆的脑残黑

因此,目前的手机动作游戏在控制化身方面,和传统的动作游戏相比都进行了大幅度的简化,如《影之刃》只有X轴的左右移动,没有Y轴的上下移动;跑酷游戏则是将移动完全自动化的极端例子。

在45度俯视视角的动作游戏中,早期是生搬硬套手柄或街机的移动摇杆,现在也在向更直接的操作方式上转变,如点击移动或向手势的方向移动。然而实际上这种视角的游戏往往并非是由街机或家用机上转移而来,以《暗黑破坏神》为代表的这种视角的动作游戏起源自PC游戏,所以这类游戏更适合用键盘 鼠标操作,而不是传统的摇杆 按钮。MOBA游戏也是同样的视角,同样使用了继承自RTS游戏的操作方式,也是更加适合键盘 鼠标的。

鼠标 键盘的动作游戏中,玩家利用鼠标来移动(并做一些辅助攻击),利用键盘来释放技能,而摇杆则是用摇杆来移动,用按钮来施放技能。这两种操作方式的区别非常之大:

从这些区别当中,对于触屏来说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发呢?

对于移动来说,触屏上直接点击的所见即所得比起虚拟摇杆来说是更加容易理解的。重力感应作为一种能够直接控制化身的手段,和摇杆比较相似,但不能久用,且控制难度大,因此并不常用。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完全去除由玩家来控制的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也在这么做了。我的理由有两方面,首先,这是由于在触屏设备上控制化身非常困难,因为输入平面和输出平面都在屏幕上,屏幕没有给玩家留下用于控制化身的外设空间;其次类似鼠标的指哪走哪的操作方式实际上操作强度远远大于鼠标,因为鼠标的DPI会把玩家的动作在显示屏上放大,但触屏设备却没有这种放大,玩家要经常大范围地活动胳膊与手指,非常累人,而且手指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会挡住大部分画面,影响玩家获得必要的信息,这对于需要快速反应的动作游戏来说是致命的,因此我希望在有化身的动作游戏中尽量简化移动的操作,甚至完全取消。

动作与技能

上一段在比较鼠标 键盘和摇杆 按钮这两种操作方式的时候已经提到了一些动作与技能的控制。这段继续探讨动作与技能的控制。

显然,手机上并不适合类似于摇杆 按钮的连击机制,因为玩家无法把握虚拟按钮的位置。手柄上的按钮不管玩什么游戏都是固定的,但手机游戏玩家却要单独为了你这个游戏熟悉你的按键的位置,学习成本相当大,因此不推荐。类似于键盘的操作方式首先会使得按钮占据屏幕上的大量空间,其次同样面临着熟悉按键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啥好办法呢?触屏设备的优势是手势,因此能够利用手势的动作游戏都成为了一代精品,如《水果忍者》、《无尽之剑》或《逃离神庙》。在《战神》系列中大放异彩的QTE系统曾经十分时髦,甚至到了广为诟病的地步,但在移动游戏大热的今天,QTE反而成了手机上非常好用的一种操作方式。

开放动作跑酷手游(从格斗到跑酷动作手游之道)(4)

QTE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要求玩家在一定时间内点击指定位置、点击指定次数、按照某个轨迹滑动、在指定时机按下按键等等多种方式,都在手机操作上大放异彩。多多利用触屏设备的手势,可以进一步扩展QTE的类型。

另外,全屏按键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比较重要而普遍的操作如普通攻击可以通过全屏点击来实现,玩家不用再担心自己持续的点击是否偏离了小小的按钮。很多跑酷游戏都是这么做的。

考察目前大热的《影之刃》,游戏中的闪避和跳跃操作是通过有CD的虚拟按钮来实现的,如果没有CD的话这两个常用操作其实是可以用手势来代替的。连招按钮的设计非常出色,也是该游戏的最大卖点,玩家不需要移动手指就可以释放不亚于摇杆 按钮侗族游戏的COMBO。

挑战

动作游戏的挑战,主要是在时间压力下的手眼协调性挑战。挑战指的是玩家不得不去战胜的困难,分为两种:障碍与敌人。障碍是不会主动对玩家产生威胁,需要玩家去自行躲避的挑战;敌人则是会威胁玩家,并且以击败玩家为目的的挑战。

跑酷类游戏中存在的挑战基本都是障碍,玩家克服障碍的手段一般是“躲避”。虽然越来越多的跑酷类游戏中也加入了一些能够被玩家攻击的敌人,但本质上基本还是停留在障碍的水平。

对付敌人的手段则是“攻击”,有一些游戏中同时提供给了玩家“躲避”与“攻击”的技能,但却没能让玩家一眼就区分出哪些是障碍,哪些是敌人,结果玩家会在尝试攻击一堵打不烂的墙的时候撞死,然后删除游戏。这方面做得出色的游戏则是《超级马里奥》,玩家会很快地掌握到跳过障碍、躲避陷坑、踩死敌人的一系列玩法,并且敌人与障碍的区分也十分明显——会动的一般都是敌人。

对于一款游戏来说,确定哪一种挑战是主要的是很重要的,玩家一旦形成了一种认知,就不应该再去弄出来玩家不熟悉的其他挑战,这是很不公平的——不过也有一些丧心病狂的游戏以此为卖点,如《猫版马里奥》。

开放动作跑酷手游(从格斗到跑酷动作手游之道)(5)

这一段的开头说了,挑战指的是玩家“不得不去”克服的,然而在某些游戏中可能并不存在这种东西。比如《水果忍者》如果玩家漏掉水果也不会导致游戏失败,那么玩家什么水果都不切的话,不会得分但也不会死,游戏就变的无趣了。《超级马里奥》也是一样的,站着不动是不会受到任何威胁的。因此在这种玩家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干”的游戏中往往通过其他方式来逼迫玩家推动游戏的进展,比如时间限制,到时就死。早在几十年前的街机游戏中,这种方式就十分普遍了。

以障碍为主要挑战的游戏基本都是PVE游戏,而对于以击败敌人为主要挑战的游戏来说,还分为PVP与PVE两种。PVE典型的是《暗黑破坏神》或《三国无双》这种割草游戏,PVP的典型则是《街头霸王》或《拳皇》这种PVP游戏。PVE游戏与PVP游戏的设计思路是完全不同的,盈利机制也完全不同,因此如果无法同时做好这两方面的话,应该确定以哪个方面为主要。不过,手机游戏的联网能力较差,而PVP格斗游戏往往需要很好的网络环境,因此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手机动作游戏都是以PVE,异步PVP或间接PVP如排行榜等方式为主要玩法的。

当游戏进行到一定程度,需要出现更高层次的挑战时,单纯地要求更高的操作强度或更短的反应时间并不是很好的做法。一种做法是给玩家更多需要去分神的东西,比如必须保护某个目标存活,不能使用某些技能,会呼叫支援的敌人,地面变为不断运动的传送带等等;另一种做法是提供更加难以识别其模式的挑战,比如按照曲线而非直线运动的障碍,按照更复杂规律运动的障碍,正面无敌只有背面才能受到攻击的敌人,踩踏数次后就会陷落的地板等等。

总结

最终,我可以按照一定的思路来想象出一个游戏的玩法。比如,这是一款有化身的游戏,是一种可以打怪的跑酷,玩家的角色站在地面上,会自动向屏幕右面移动,敌人有空中的,和地面的,玩家点击右半部屏幕就会用近战武器进攻地面的敌人,点击左半部就会用远程武器攻击空中的单位;玩家可以通过长按或者连续点击来施展不同的攻击方式,还可以通过QTE的方式与BOSS作战;玩家可以升级、更换角色,还能升级、更换两把武器等等。有了核心玩法后,我们就可以先对其进行验证,同时设计游戏的循环,额外的模式以及收费的方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