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开导朋友的陪伴文案(但不齿你的行为)(1)

近日被一篇文章刷屏,一个创始人在父亲病危时忍痛路演并获得成功,离开时告诉他爸爸以及护工:“我要去参加路演了,今天万一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打电话来跟我说。”果然,今日一别,阴阳两隔,但是护工忍住并没有告诉他,担心路演失败,而失去这次机会。

而他爸爸是个很粘他的人,经常打电话给他:“你在哪,你在干吗……”

此文一出,网上骂声一片。

我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心情十分复杂,但是我觉造成这种事情发生的,并非他一个人的原因,这是整个社会的逼迫,对,就是逼迫!

我非常不赞同这个人的行为,但是我却能理解他的无奈。我是79年生人,受到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和教育,在我爷爷家吃顿饭也要长幼有序,按规矩行事。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对我们灌输的,仍然是礼仪之邦的文化底蕴,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抛去封建帝国借此愚民的糟粕,这八个字所代表的华夏邦仪,仍然是我们行事的准则。

我相信此人发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显示自己敬业的心态,有显示自己的决绝的心态,有显示敢打敢拼的心态。当然,也一定想表达自己的懊悔、缅怀、心痛。

我也相信,当他推开病房的门,转身离开的时候,必有过挣扎和无奈。他肯定知道,转身之后,前面是生活和未来,后面是过往和无奈。留下来尽孝,未来有可能再无崛起之台,离开病危父亲,定会终生懊悔。

在生活和尽孝之间,他选择了未来,却抛弃了做人的根本。

但是我相信这并不是他的初衷,不是他的本心所向,他也并非是唯利是图的市侩嘴脸。

因为,这并不是某一个人的冷漠和心理扭曲,这是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使然,有多少人在这个社会里沉沦、堕落、无奈的随波逐流。有多少人被这个社会的扭曲,所无奈的左右和被迫的遵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社会被功利所左右,亲情、爱情、人情变得越来越淡漠,这些东西,慢慢的只出现在电视上,出现在小说里,出现在幻想里。社会地位、个人成功、朋友多寡,都已经跟你的挣钱能力成为正比,在这个社会,没钱,只会让你窘迫不堪。

“王爸爸”“马爸爸”各种爸爸的出现,让这个社会以为,只要有钱,你就可以当“各种爸爸”,有时候我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跟不上网络文化或者社会文化的发展,但是我依然不认同“爸爸”这两个字能随便去叫。

对此,我虽然不齿,但是我知道,我已经被潜移默化,受到了太多的影响,这不是一个个体,的无奈,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无奈。

也许,当突然有一天你醒悟过来,需要寻找某些东西的时候,你才发现,已经求之而不得。

我们努力挣扎,我们随波逐流,此为一!

创业艰难,在某些时候,投资人无异于是创业者的救命稻草,但是中国投资环境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成熟,有很多一部投资机构或者天使人,急功近利,要求瞬间挣钱,最好是按照他们的规划发展,至于原来创始人的战略规划如何,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套现,翻倍挣钱。所以有很多的中国天使人早已没有了“天使”二字,他们仅仅是“投机”。

投资人的喜好,成为了创业者的目标,因为他们给钱!投资者不会关心某一个个体,投资者不关心你是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俱全,投资者只关心你能不能挣钱!他们绝不会为一个人的孝心买单!

只是,资本是逐利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某一个投资人无法左右这样的大环境,这是一个圈子,圈子文化如此,要么不玩儿,要么遵从!投资人有投资人的无奈,因为他们也要生存。

为了抓住这根稻草,他选择了离开,此为二!

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信息的光速传递,键盘侠的肆意妄言,外来糟粕的入侵,经济社会的急功近利,社会文化的宣传导向,富豪、明星、投机客、香车美女、紫醉金迷,各种价值观相互融合碰撞,如洪水猛兽般扑面而来,让我们丧失了辨别能力。

群体面前,个体就是弱者,当超过一半的人如此的时候,个体就会盲从,继而引发群体效仿,并造成集体迷失。我们,被蒙住了双眼,失去了辨别能力。虽说社会上并不缺智者,但众人皆醉我独醒者,万中无一。

个人于群体而言,如沧海一粟,此为三!

以上三点为此人无奈之处,虽说我表示理解,但是我不齿于此种行为。

我曾记得在我老家的一个小村庄里,在我很小的时候,一同门长辈去世,大家坐到一起商量后事,三个儿子四个姑娘,接到的电报只有五个字:父病危速归!这几个人不远千里,即刻回程,日夜兼程也要赶回来见最后一面。

日后听家里人讲起,只有一位干儿子,远在北疆,无车无船,交通不畅,无法赶回来。他媳妇回来后告诉在座的长辈,当他接到电报后,失声痛哭,面南长跪不起,遥寄哀思。

我并不想站立在道德制高点上进行恶意的道德绑架,敢发此文证明您还有五分清醒,但是不管如何,事已铸成。我并不能理解也不相信,此事会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你定会为今日所为,遗憾懊悔。

俗话说,人死为大,何况是至亲令尊。当排首位要事,妥善安排,悉心陪护,临别时,莫要老人家孤独上路。

老人家一路走好……

至于你,路还很长,朋友好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