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鼻妈咪是一个两孩妈妈,大孩读初二,小的读三年级,育儿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却也记录下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分享自己的育儿经,让更多的新手爸比妈咪少走弯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三岁孩子喜欢撕纸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岁孩子喜欢撕纸怎么回事(孩子把纸撕得满地都是)

三岁孩子喜欢撕纸怎么回事

北鼻妈咪是一个两孩妈妈,大孩读初二,小的读三年级,育儿路上一路跌跌撞撞,却也记录下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分享自己的育儿经,让更多的新手爸比妈咪少走弯路。

我们老祖宗有句古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我并不完全认同。海一样无尽头的学业,孩子们还要把苦痛作为舟楫,才能达到未知的彼岸,这难道就是学习的实质和内涵吗?学习如同做苦役,又怎么能真正地掌握到知识呢?因此,我一直倡导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快乐是心灵的满足,是成功的愉悦。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享受学习,体验到“学”这个过程的乐趣,孩子才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形成一种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

弟弟有两个女儿,每次回娘家,总会碰到弟弟的小女儿梦梦,一个5岁的小丫头。这次回娘家,我发现她又多了一个爱好(也是让她奶奶即我妈妈头疼的爱好)——撕纸。小家伙撕纸撕得还挺利落,卫生纸撕完就撕练习本,只见她熟练地将纸从中间撕开,变换角度再撕,周而复始,乐此不疲,直到整张纸变成了一堆小纸片。最后,她双手捧起纸片,往空中一抛,白色的纸片就如同雪花从天而降,沙发上,地上全都散落着纸片。梦梦见状,高兴地蹦跳着:下雪啦,下雪啦!

面对一地的垃圾,母亲很不高兴, 想训几句。我忙悄悄拉她到 一旁,对她说:“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别打击啊!”也许,对孩子来说,撕纸、折纸飞机,看着纸片满天飞舞,会使他们兴奋不已,不光是因为游戏本身有趣,更重要的是能亲身体验创造的乐趣。那么如何将这个游戏变得既有意思,又环保,孩子又能从中学到东西呢?

梦梦正坐在地上边坏笑边撕着一新的练习本。我找来一摞废旧杂志,蹲下身,温和地说:“梦梦,撕纸好玩对不对?我们一起撕好不好?”梦梦喜出望外,兴奋地说:“好啊,要比赛吗?”

“就比谁撕得纸片小好不好?”梦梦使劲地点头,她迫不及待拿起一张纸就撕,我边撕边说:“姑姑撕得肯定比梦梦小!”梦梦也不服输,嘴里念着:“我的小,姑姑大!”经过几番你大我小的比试后,大与小、输与赢便深深地印在梦梦的脑海里。

望着满地刚撕的纸屑,梦梦捧起纸片就往上扬,边扬边说:“姑姑快看,梦梦多厉害啊!”我也跟着捧起纸屑往空中抛,“你看,姑姑才厉害!姑姑抛得比你高呢!”梦梦见了,急忙捡起纸片使劲扔,使劲再使劲,最后她竟不由自主地弹跳起来。原来,扔纸片也可以练习弹跳力。几分钟过去,梦梦累得满头大汗,但在这个游戏中,她明白了高的含义。

我趁机引导说:“高的反义词是什么呀?”梦梦摇摇头,我告诉她,“高的反义词是矮。”我站起身,但出右手在我与她之间比画着,“你看,姑姑个子就比梦梦高,那梦梦就比姑姑矮。”梦梦立刻来劲了,滔滔不绝起来,“我也会啊,爸爸就比妈妈高,妈妈比爸爸矮..........”

见梦梦兴趣来了,我继续引导,“高跟矮就是一对反义词,你想想,刚刚我们比赛中,还有哪些词也是反义词?”梦梦果然沉思起来,我赶紧蹲下捡起大小不一的两片纸片,梦梦见到立刻回答:“知道啦,大与小!”“还有呢?”“输与赢。”

在欢乐的叫喊声中,游戏继续进行着,我借助身边的杂志与纸片,很自然地就让梦梦认识了几对反义词:新与旧,厚与薄,多与少。我用大头笔将每组反义词写在白纸上,找来卡纸折成的小花朵作为奖励品,让梦梦用刚认识的反义词练习说话。我说:“梦梦乖,你能不能用高说一句话?”话音刚落,梦梦立刻说:“会啊,姑姑扔得纸高,梦梦扔得不高。”在大与小、输与赢、高与矮、新与旧、厚与薄、多与少的碰撞中,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整理房间的时候,我宣布最后一轮比赛:谁捡得纸片多,谁就赢啦!梦梦乐呵呵地接过小篮子,就投入到捡纸片比赛中。中途我接了个电话,挂上电话时,小家伙已将一篮子纸片放到我面前,得意扬扬地说:“姑姑,我赢啦!你输啦!”我回头一看,一地的狼藉已消失不见,地面恢复先前的整洁,我笑着说:“那你就是冠军啦,姑姑给你颁奖好不好?”说完把先前准备好的小花朵作为冠军奖品给了梦梦,梦梦高兴地跳了起来。

与其硬生生地扼杀孩子爱玩的天性,倒不如换种心态,往游戏中添加教育元素,利用孩子高涨的情绪去开发孩子各种能力,让学习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