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架上食品琳琅满目,各种广告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有的商家为了蹭热度,还特地选用与知名品牌类似的包装,好看的包装会骗人,但食品上的标签却透露了它的“底细”。

  国产食品标签包含以下内容: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营养成分表,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者(或)经营商信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号及其他。

看不懂食品标签(你会看食品标签吗)(1)

  食品名称

  食品名称是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比如果汁、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果味饮料,看似差不多,其实区别可大了。果汁,要求果汁含量为100%;果汁饮料,要求果汁含量≥10%;水果饮料,要求5%≤果汁含量<10%;果味饮料,对果汁含量无要求。

  酸奶的名称中也藏着“猫腻”。按国际规定,酸奶分为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发酵乳只能添加奶和乳酸菌,相对更健康、营养,但口感较差。“风味”则表示添加了其他东西,比如糖、食品添加剂、果粒、坚果等,其实主要还是加了糖,口感更好了,但蛋白质和钙含量也被拉低。另外,包装上印有“饮品”或“饮料”字样,比如酸奶饮料、酸性乳饮料、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等,基本上可以判定其不是酸奶。

  配料表

  食品配料表的标注有3个原则:首先按照含量排列递减的原则进行标注,即含量越高的配料排在越前面。含量不超过2%的配料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对于同类产品,配料表上种类越少越安全。其次,应标示出所有原料的原则。第三,食品添加剂必须标示的原则。

  食品配料表中可能隐藏了不利于健康的成分,比如反式脂肪和糖。常见的反式脂肪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

  食品中是否有添加剂,也可以在配料表中查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要通过检测,食品添加剂含量在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内,对人体没有健康影响。对于食品添加剂没必要谈虎色变。

  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是消费者需要关注的重点,通常分为三部分,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值和NRV%(占营养素参考值%)。营养成分名称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的规定,需强制标示能量及四种核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含量值是指每份食品中能量及营养成分的含量数值。

  NRV%是指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食品所含能量及核心营养素占营养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比如某酸奶蛋白质为4.1克/100克,NRV为7%,也就是说每100克该酸奶可以提供每日蛋白质总需求量的7%。

  营养成分表具体怎么看呢?营养师谷传玲指出,一看能量。按照国标,营养成分表里的能量单位都是千焦(kj),而人们常用的单位是千卡(kcal),千焦除以4.184就是千卡。二看糖含量。糖是指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单双糖。三看钠含量。钠含量乘以2.5就是盐含量。比如,某款挂面钠含量为1400毫克/100克,换算一下盐含量为3.5克/100克。四看营养素参考值%(NRV%)。

  特殊营养声称

  有些食品会有特殊声称,如“低脂”、“高钙”、“高纤维”“可增加骨质密度”,这又代表什么意思呢?高钙食品,固体食物中钙含量不小于240毫克/100克,液体食品中钙含量不小于120毫克/100毫升。低脂食品,固体食物中脂肪含量不大于3克/100克;液体食品中脂肪含量不大于1.5克/100毫升。无糖食品比较特殊,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大于0.5克时,就可以声称无糖。

  保质期

  保质期是食品标签中的重要内容,不是所有食品均需要标识保质期。

  不是所有预包装食品都需要标注。依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规定,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包括: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时。

  散装食品需标识。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用农产品,有要求的,需标注保质期。销售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签的食用农产品,在包装或者附加标签后方可销售。包装或者标签上应当按照规定标注食用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等内容;对保质期有要求的,应当标注保质期;保质期与贮藏条件有关的,应当予以标明;有分级标准或者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者食品添加剂名称。

  谷传玲提醒消费者,看保质期时要注意看一下储存条件,这是因为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在它标注的储存条件下,可以保证品质的天数。比如在冷藏条件下可以储存3周的酸奶,常温可能1天就坏了,所以购买食品一定要看储存条件,然后选离生产日期近的食品。

  (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