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的夏,似乎无尽的日照,晒得皮肤刺痛。
然而,炎夏最迷人的地方在于,给了我们什么事也不做的借口。半个西瓜,瓶身外结满冷凝水珠的酒,与暗室里跳跃波动的电影光线,实在想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消夏配方。
I. 颓靡之夏
《银湖之底》
(Under the Silver Lake,2018)
觥筹交错,夜夜笙歌,洛杉矶的海岸似乎是人影阑珊的,还不及贝弗利山庄的泳池派对热闹,仿佛措手不及间,便已卷入一场被陌生面孔包围的社交聚会。
对于Sam来说亦是如此。电影中的天使之城,散发着巨型垃圾堆的气味,在不断攀升的气温下继续发酵。未就业青年Sam整日无所事事,即将流落街头的窘境却并未困扰他,属于“后嬉皮时代”青年的癖好,恐怕就是拿起望远镜偷窥着密集窗户内的邻居们。或开或闭的窗户,和报纸上黑白间隔的填字游戏似乎没什么两样。
毕竟,对于Sam来说,生活中的一切已成为待解的符码,乏味枯燥的白水并不解暑,他需要的是一杯鸡尾酒。漫画中的信息、歌词里的暗语,地狱的枷锁正一点点缠绕他的脚踝。
泳池畔那杯渐变色的龙舌兰日出,便是通往迷宫的一把密钥,冰凉透彻地流淌进食道,酒精的芬芳与水果的香甜,足以使人晕眩。
洛杉矶城内正酝酿着一场暗潮汹涌的阴谋。它是1969年曼森杀人事件的互文,迷幻诡谲、难以名状的气味将时空连接,混合着血肉横飞、情色、LSD、酒精与死亡,杂糅了希区柯克、林奇与柯本,堆砌成为一座无人欣赏的装置艺术。
它们合并成为复调,奏响一曲关于天使之城的颓靡之音。
II. 赤裸之夏
《不良少女莫妮卡》(Sommaren med Monika,1953)
眩目日光洒在Monika身上,她不施粉黛,恐怕连厚重的防晒霜也不屑。毫不犹豫、泰然自若地脱去衣物,任由阳光亲吻每一寸皮肤,眉宇间的清澈纯真掩映不住全方位放射的性感与不羁,仿佛加百列与路西法的结合。
夏,亦是令人冲动的。汗珠自后颈顺行而下,途径Monika的锁骨,胸口直至小腹,贴合她身体起伏的曲线。难捱的燥热与粘腻的汗水,她何必忍受这层毛衫与内衣的束缚。
饰演Monika的瑞典演员Harriet Andersson,被伯格曼誉为“瑞典电影中唯一散发不羁性感”之人;五十年代该片在美国放映,几乎刷新了当时基督教徒与天主教徒对电影边界的认知。老科波拉回忆说Monika是自己17岁时迷恋的对象,伍迪老头则更坦诚,自己当年观看《不良少女莫妮卡》单纯地是为了一睹她毫无遮掩的肉体。信马由缰地,Monika奔赴进一段夏日之恋,甚至为此咽下苦果。那夏日自由的精灵,究竟流浪至何方。
III. 盛开之夏
夏天的故事(Conte d'été ,1996)
侯麦总是看得太透彻,男男女女皆迷失在他的烟火世界:《春天的故事》生意盎然,身着印花衬衣的女教师与蓬蓬裙包裹的少女;《秋天的故事》怅然若失,管理葡萄园的中年女人悉数欢愉与孤寂;《冬天的故事》里没有止境的寒冬,活在期盼中的女子质疑着自己的信仰。
夏天的布列塔尼,沙滩上的美好肉体属于二字头的年轻人们,肆意挥霍,羡煞旁人。心事重重的音乐人Gaspard只身一人来到小镇,恐怕潜意识里他当然明白自己被列进备胎名单,却甘愿耗费整个夏天的时光苦等“相约”于此的Léna;外向开朗的Margot渐渐与他亦友亦暧昧,他们毫无疑问地彼此吸引,谁也不舍在平静湖面上搅起涟漪;也许Solène最为坦荡,如自己歌唱中所写道,她是徜徉在自由海洋的海盗婆。
四人游戏,相见时彼此揣测言词里的谜语,别离间各自计较纵横联合的得失。侯麦善于为他们制造道德困境,垂钓者等待诱饵前来,而诱饵撒下自己的捕网,虾米们不甘被囚禁在未知高墙之内。
最有趣的,恐怕是一同解读谜语的观者。
IV. 静谧之夏
《德雷尔一家》(The Durrells,2016)爵士年代末尾与二战前之交,低腰线流苏裙与夸张发饰正逐渐从时尚杂志上消失,波浪卷发仍兴盛,至少在英国是如此。走投无路的母亲Louisa似乎倏然间理顺了自己的思绪,和天气糟心的英国说再见,带着四个孩子来到度假胜地科孚岛。显而易见,他们并非来此享受悠适的假期,而是决绝地与过去告别,逃离国内中产阶级们轻言细语的指指点点。况且,科孚岛的物价可比英国亲民多了。
与电影不同,《德雷尔一家》被琐碎的生活填满,它不携电影那股高不可攀的气质。丧夫的打击并未摧垮Louisa,肩上的责任成为她冻结痛苦的最佳麻醉,大儿子Larry俨然英国版菲茨杰拉德,凭一台打字机妙笔生花;傻里傻气的二儿子Leslie血液里写满了英国人的基因,迷恋狩猎却频频弄巧成拙;女儿Margo整日操心如何寻觅如意郎君;小儿子Gerry痴迷于科孚奇异丰富的动物与昆虫们,预备成为书写百科全书的动物学家。
任性幼稚的孩子们,可够老母亲Louisa操心的。生活里的苦夏并非美如画。睁不开眼,食欲寥寥,融化的妆容与沾湿的发丝;但属于生活的故事,希腊湛蓝无垠的海与天,却真挚纯粹得令人难忘。V. 崇高之夏绝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 ,2013)
罗马夏日的街头,人头攒动。镜头如幽灵穿梭在残败古巷与斑驳树影之间,自由得心神向往,Paolo Sorrentino勾勒出一副笔触精湛的城市油画,作为献给罗马的情书。作家Jep驻足倾听着罗马沉重却轻缓的呼吸声,整座城池仿佛一处供人瞻仰的教堂,吸纳着前来纳凉的行人;梵蒂冈便是圣殿的中心,在周围的人声鼎沸内筑起一间忏悔室,维系神祇的威严。
作家之眼同时也是导演视角,然而似乎Jep多了几分叛逆与犬儒,破晓前冷眼旁观日夜狂欢的都市人,清晨则肃然凝视虔诚祷告的教众们;他探索着,感受着,不惜吝啬每一处感官触角,跨越空灵的咏叹圣歌,洞彻终极宇宙散发出的静谧与崇高。历尽沧桑的古城,她曾经辉煌得不可一世,斗兽场宏伟不可侵犯,帕拉蒂尼山的绿意葳蕤与遗世独立,被许愿硬币堆满的特雷维喷泉。在夏日里静静聆听吧,罗马此起彼伏的呼吸。
撰文 翘楚 编辑 L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