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国宝孔子问礼图(传世奇宝孔子屐)(1)

千年国宝孔子问礼图(传世奇宝孔子屐)(2)

《晋书》记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固守,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

这段记载说的是,晋惠帝元康五年(公元295年)闰十月,国家武器库遭遇一场大火,大臣张华担心引发动乱,就严加看守,错过了救火的最佳时机。

此次火灾不仅造成“二百八万”件器械荡然无存,还有包括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等传世奇宝全部被焚毁。

王莽头之所以为当成宝物流传,可能成了历代统治者教育皇家子弟的教具——看看!这就是乱臣贼子的脑袋,你们要时刻提防身边的奸佞小人。

汉高祖斩蛇剑焚毁非常可惜,这是刘邦成功的标志物,他的后世子孙不争气,把江山弄丢了,这把宝剑到了别的朝代,珍贵程度明显下降,要不然咋会锁在武器库?

也有人称这把斩蛇剑是赝品,真品在汉武帝的茂陵,只能静等茂陵发掘时,才能揭晓答案了。

我们今天重点说说孔子屐。“屐”最早指的是木头做鞋底的鞋子,后来泛指鞋。唐代以前把旅游穿的鞋子称为“屐”,宋代以后,专指雨鞋。

孔子屐应该也是木头做底、皮革做面的旅游专用鞋,倘若用料是棉布麻绳之类的东西,不可能保存了六百多年不损坏。

千年国宝孔子问礼图(传世奇宝孔子屐)(3)

《太平御览》也提到过孔子屐:“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

——孔子周游列国,行至蔡国境内,入住旅店,按照当时的习俗,木屐是不可以进入内室的,只能放在外面。某一天夜间,有个小偷盗走了孔子的一只鞋子。

这小偷一定是好奇心太强了,他欣赏了一番过后,把木屐又丢在了旅店门口。

孔子是名人,这位追星的小偷可能四处炫耀,说自己摸过孔子的鞋子,不然后世咋会知道“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呢?

孔子的鞋子按照今天型号,应该有多大呢?一尺四寸为汉代的尺寸,换算成今天的长度单位,大约有三十三厘米,鞋码在五十至五十三左右。

这么大的脚,和姚明的鞋码差不多,孔子应该是个体型高大的壮汉,孔子究竟有多高呢?

《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九尺六寸啥概念?两米有余,整个一个春秋版的姚明,人们都称呼他“长人”,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大个子的意思。

古人对孔子尊敬,自然把他遗留下来的木屐视为宝物。

唐宣宗时期,儒雅的皇帝下令仿制孔子屐,称作“鲁风鞋”,王公大臣也跟风仿制,当然要比“鲁风鞋”鞋码小一些,称作“遵王履”,这里的“王”指的是文宣王孔子,此封号是唐代册封的。

做为道统象征的孔子屐虽然毁于大火,但后世依然有人声称,发现了孔子屐。

千年国宝孔子问礼图(传世奇宝孔子屐)(4)

如政和二年(1112年),朝廷对外宣称,有神器“元圭”横空出世,宋徽宗于是下诏大赦天下。

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大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也不甘示弱,宣布境内发现了“孔子履”,大赦天下。

这双鞋究竟是不是孔子穿过的鞋子,已经无从考证了。

千年国宝孔子问礼图(传世奇宝孔子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