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汽车电子]“副”在汉语中有多种解释,可以解释为辅助的,比如副官、副手;也可以解释为附带的、次要的,比如副歌、副刊、副食。但在汽车座舱内,有个座位叫副驾驶位,它与驾驶位并排,离驾驶员最近,观察视野同驾驶员相似。

但在一些新闻中获悉,副驾驶位上出现了不少龌龊的勾当,如驾驶员对女性揩油、女性不正确坐姿走光等。这个乘坐属性极强、舒适性与驾驶位不相上下的位置其实危险系数极高,副驾位乘坐很有讲究,不正确的坐姿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1)

副驾驶位的由来

在汽车发明之前,马车是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副驾驶”一词虽没有诞生,但在马车车夫旁确实有一名副手存在。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2)

马车车夫的副手负责安全保卫

在以前,马车是有钱人、大户人家的象征,马车则是土匪的首选目标。所以马车上的副手并不是指挥驾驶,而是负责车辆的安全守卫工作,他需要时刻警戒敌人的出现,手拿武器保证第一时间能够予以回击,这就是古时候副驾驶的工作。

最有用的副驾驶——拉力赛领航员

在比赛前,主办方会发给参赛队伍路书,但在赛道体验阶段,领航员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标记出外人不懂的标记,在比赛中为驾驶员指导行驶路线的点点滴滴,那里该加速、那里有急弯、那里坡度大.....在赛车发生事故时,领航员也要一起动手修理。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3)

领航员发生事故后,留着鼻血继续工作

一起修车,一起受伤,领航员与赛车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外在环境和汽车技术相同条件下,一个好的领航员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

生活中的副驾驶丑态百出

现在的副驾驶不用你领航,也不用你保卫安全,只需你做一名合格的乘客。副驾驶的位置很明暗也很关键,是最容易引起驾驶员注意的位置,所以不正确、不合格的乘坐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弄不好真会要了你的小命。

下面来看看实际行车中副驾驶的反面教材:

Ⅰ.衣着暴露、坐姿不雅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4)

不良教材1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5)

不良教材2

汽车是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附加属性,开豪车钓妹子已经不是秘密,坊间也流传着一些衣着暴露、坐姿不雅的女性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图均来自网路,衣着暴露很容易造成驾驶员分神,不良坐姿对驾驶员行车影响更大,很容易引起事故。

Ⅱ.对驾驶员指指点点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6)

不良教材3

很多人坐在副驾驶位置就话多,把全部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驾驶员身上,对驾驶员操作指指点点。“别超速”、“小心压线”、“该超车不超车”、“跟车别太近”等问题接踵而来,长时间絮絮叨叨对驾驶员的情绪影响极大。一些过激的副驾驶还会引燃驾驶员开斗气车,严重的可能引起斗殴伤害。

在笔者身边,许多家庭女性并不经常开车,通常是家人酒后应急开车,但家人醉酒后话多且密无重点,司机本就技术不熟练,加上持续的絮叨很容易发生事故。

Ⅲ.玩手机or睡觉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7)

不良教材4

许多人一上车就睡,要不就是低头刷朋友圈,自顾自high,完全不与驾驶员进行交流。副驾驶位的乘客不与驾驶员交流,很容易让驾驶员犯困。作为一名合格的副驾位乘客,应该跟驾驶员保持沟通,观察驾驶员是否打瞌睡,保证驾驶员不疲劳驾驶。

Ⅳ:放倒座椅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8)

不良驾驶5

许多副驾驶乘客选择放倒座椅靠背,这样的坐姿更加舒适,殊不知危险正悄然来临,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刹车,三点安全带起不到固定作用,人体会向前滑动,引起二次伤害。

最不安全的副驾驶位

在行车过程中发生危险的时候,驾驶员会下意识的将自己先避开,本能意识做出来的决定,直接后果就是副驾驶座位撞击,导致副驾驶座位的人受伤。如果副驾驶乘客没有系安全带,坐在副驾驶的人容易被甩出去,如果与货车等物体相撞还有可能被卡在车里,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9)

美国交通管理部门对车辆座位安全性调研结果

美国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资助了一个专家小组对小汽车座位的安全性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他们以乘坐5人的小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近10年的事故调查分析和无数次实车检测,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将汽车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设定为100%作为参照对比标准,则副驾驶座位的系数是101%,而驾驶员后排座位的危险系数是73.4%,后排另一侧座位的危险系数为74.2%,后排中间座位的危险系数为62.2%。

坐副驾的标准(坐副驾就为摸大腿)(10)

C-NCAP碰撞测试

编辑点评:我国《交通法》规定:未满12岁儿童,不能坐在副驾驶的位置。副驾驶位置的危险性显而易见,交通法此种做法是对儿童的保护,也是对监护人安全执行效率的监督。

在车辆电子科技配置和安全配置越来越多的今天,车辆的安全系数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使车辆安全武装到了牙齿,也需要驾乘人员有敬畏之心,有安全防范意识,毕竟生命是自己的,有且只有一次。

推荐相关阅读:

《面对围追堵截 行车记录仪逆袭还是堕落》

《后装车机“穷”则思变 吐槽后能否逆袭》

《满满的血泪史 行车记录仪你可长点心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