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如水流(如歌岁月似水流年)(1)

似水流年。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语出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的套曲《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

柳梦梅说的是:(我)为了(找)你这位貌美如花,流年似水(指青春易逝,合在一起其实就是“年轻貌美”的意思)的眷侣啊,把这儿都平白找遍了,(哪知道)你却在幽静的深闺里独自神伤呢。

.

表面看如花美眷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似水流年也只不过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莫可奈何罢了 可是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结合到一起则隐含着淡然却刻骨的惆怅 轻却化不了的寂寞 虽有如花美眷终会老去 时光匆匆过去自己苦苦挣扎奋斗得到了什么?对自己的疑问 对岁月的无奈 对世事的感叹尽在此中。

悠悠岁月如水流(如歌岁月似水流年)(2)

《似水流年》原版旋律来自喜多郎(欢喜Delight),后调制音律改编成(似水流年)。

望着海一片 满怀倦 无泪也无言

望着天一片 只感到 情怀乱

我的心 又似小木船 远景不见

......

浩瀚烟波里 我怀念 怀念往年

外貌早改变 处境都变 情怀未变

潮州方言歌《月光歌》:

月光月梭朵,

照篱照壁照瓦槽,

照着眠床脚踏板,

照着蚊帐绣双鹅。

悠悠岁月如水流(如歌岁月似水流年)(3)

“流年”有二义。一指年华,以其逝如流水,故曰流年,如:“一塌流年度,篝灯遥夜眠。”(《次韵彦采病中口占》)又指星命家所谓的年内小运,如“时行时止非人力,莫问流年只问天”(《山寺逢僧谈命》,二首皆取自《朱文公集》)。

.

影片《似水流年》所取当为第一义,然而语义在文化意义结构内有其伸延性的联想,故通体给人一种面对易逝人生的靡常不彻之感。主题的处理,不取着意刻写的人物或精心结构的戏剧,而取平面展开的铺叙方式。呈现在银幕上的叙事,是人物有意无意间相接触而发生的种种人生情态。故事的主线,即姗姗还乡扫墓旋又告别总角之交孝松、阿珍夫妇而归港,便在风貌各异的人物有意无意接触中自然地铺开。人物形形色色,并无严密线索相关。有失意怅惘的香身女子,有周慎老成而抑郁寡欢的农民,有生活“像没有盐”的农村小学女校长,有数学脑筋、见利勇为、略具企业家雏形的小学生,有向人炫示儿子英文信的孤独无依的归侨,有漂洋过海还乡寻根而颇具道家风度的百岁孪生老人,有唯恐“浪费糖”而互劝服下一碗苦药的青年教师伉俪。

.

此种散文化的铺叙方式,常常予人以清明的文化感悟。

.

正好与片尾主题歌曲互相映衬,正如梅艳芳唱出的仿如满怀人生经历后的感慨,一切都已看淡,然后独自细说往事!

悠悠岁月如水流(如歌岁月似水流年)(4)

《似水流年》通篇尽是细腻、迂回的情愫,一切都说不清道不明,但一切却又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这种似是而非正是《似水流年》最迷人之处。

.

《似水流年》就如同它的名字般绵长悠然,摄影、美术、音乐均合力建构出港片中少见的传统山水美学。水田间白墙黛瓦的民居,河流中缓缓飘摇的白帆,河边洗衣的少妇,田间赶鹅的少年,广场上闲聊的三五村民,穿行在巷子里的大花猪,还有打在屋顶上的雨滴……对于从香港归来的珊珊而言,这显然是片比外界走慢了几十年的土地,严浩镜头下的这些诗意悠远的细节,加上无数看似闲笔的过场人物交织成一片绵密的人情之地,把潮汕乡村塑造成了一个桃花源式的存在,由此,一个如影评人丘静美所说的“神话式国家”悠然而生。

悠悠岁月如水流(如歌岁月似水流年)(5)

美好的女声,就像儿时的万花筒 都是粉色的花儿

儿时,是曾经的天真可爱,是美好记忆的开始,也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儿时,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儿时,就像一个百味瓶,里面装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儿时,又像一个万花筒,绽放着无数耀眼美丽的光芒。每个人的儿时童年都是段美好的过程,美好的记忆。也许在你人生的道路上,它是个铺垫;也许在你成功的人生中,还要感谢儿时童年。似水流年,那段回忆,谁都无法抹去,不曾忘记,那就把它藏在心间,视为最珍贵的宝贝。

明天仍要继续。面对往事,可以愁绪万千,也可以豪情万丈;可以小桥流水,也可以大江东去,追忆似水年华:外貌早改变 处境都变 情怀未变

.

完整音乐插件版,可关注微公号:似水D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