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古泉文库古人才不会无聊,别看我们现在有电视有手机有游戏厅,但是我们的快乐未必比古人多,古人的游戏趣味性十足,充满了智慧,有的也很烧脑。

六博——观君骨骼清奇,且传功法与汝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

东汉绿釉陶六博俑

湖南省博物馆藏马王堆3号墓出土西汉彩绘漆木“六博棋具”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卡牌,版图,记分条,指示物,多面骰……现代桌游有的要素它都有:盒内有方形博局盘一件,大象牙棋子12枚:6白6黑,灰色小象牙棋子20枚。长箸12根,短箸30根,象牙削刀一件。象牙割刀一件。为球形十八面体木骰一件。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2)

南北朝的《颜氏家训·杂艺》记载:“古为大博则六箸,小博则二茕,今无晓者。比世所行,一茕十二棋,数术浅短,不足可玩。

西汉及西汉以前的博法为大博,以六根箸当色子,以多吃博筹为胜。

东汉以后六博的形制出现了新变化,出现了使用茕(同箸的作用)的小博,同样以多吃博筹为胜。晋人张湛在《列子》的注里,引用了一段《古博经》,具体记载了小博的玩法,是至今能找到最详尽的纪录《古博经》记载:两人相对,每人6子,局分12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置“鱼”两枚。博时先掷采,再移棋,攻守进退,互相胁迫,棋行到处,则入水吃鱼,每吃一鱼得二筹,以得筹多者为胜。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3)

不过据报道称,2006 年人们才复原出2000多年前的六博棋详细的游戏规则。

弹棋——不就是克朗棋嘛

古代中国棋类游戏。是西汉末年开始流行,最初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盛行。弹棋源于何时,尚无一致结论,但大都认为是在汉代。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4)

弹棋的玩法,按照晋人徐广《弹棋经》的记载,是“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也就是说以自己的棋子击弹对方的棋子。

这样看来,弹棋有些像现代桌游和台球的集合。但是弹棋的棋盘雕刻精致还需要打磨光滑,相对来说推广起来还是比较受限了。

打马游戏——李易安不止能喝酒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最喜欢的打马游戏,是一种争先的棋艺,类似于现在的双陆棋

宋代打马的棋子为铜制、骨制,今天还能看到一些,外形为铜钱状,直径约三十毫米,厚二毫米,中间有方孔或者无孔,上有马形或者马名,称为“打马格钱”或者“马钱”,十分精美。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5)

李清照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提到北宋的四种打马玩法,分别是关西马、依经马、宣和马、易安马。其中的易安马是李清照在依经马的基础上创制的。

通常,参与打马的人数并不固定,最少有两个人便可以开始,最多不能超过五个。人数过多,一则显得太喧嚷嘈杂,再则棋盘太小,每人有二十枚马摆在棋盘上,容易看走了眼。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6)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人数增加以后,真本采和傍本采彼此相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要记清楚每个人的本采就很困难,局中产生纠纷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打马游戏过程主要就三步:下马、行马、打马。

打马只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赢钱,所以还有“铺盆”、“倒盆”。看名称便可会意,一个是往外拿钱,一个是往里收钱,拿钱是玩者的义务,收钱则要看各人的打马本事。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7)

所以连李清照自己都说自己爱赌博“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巳。自南渡来流离迁徒,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选仙——陆会的最爱

选仙是古代一种赌钱之戏,是宋代博戏或行酒令的博戏子,当时行于宫中和仕林,闺阁中亦为之。北宋庆历、元丰年间诗人王珪(1019-1085年)在《宫词》中如此描述宋人游玩选仙博戏的情景:“尽日闲窗赌选仙,小娃争觅到盆钱。上筹须占蓬莱岛,一掷乘鸾出洞天。”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8)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9)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0)

选仙钱则成为中国花钱的一大品类,选仙一面是仙人图案,一面是诗文,有实心圆形和方形两种,方形的相对较少。若有实物中间打孔或顶端有圆孔,多是因为佩戴等需求为后人所打孔。由于选仙钱集诗文和仙人图案搭配于一体,意境绝佳,属花钱门类中的“高雅”品类。

象棋——一千多年没进化

古代钱形的象棋子,到宋代才完全定型,成为今天的样子。存世最早的象棋钱也出现在宋代,通常图文并茂,极为精美。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1)

成都博物馆藏

这套宋代青铜象棋子于2016年5月成都天府新区万安镇附近的宋代砖室墓中发现。这套象棋子共30枚,经过保护清理后发现比现代中国象棋少两枚“象”、一枚“炮”,多一枚“卒”。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2)

据文献记载,象棋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在宋朝已经家喻户晓,广受欢迎,象棋最早只有12枚棋子,黑白两色各占一半,直到宋朝末年,最终形成了32枚的对弈模式。这套象棋虽不完整,但从其保存下来的棋子可以推测其模式应该和现代象棋基本一致。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3)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4)

宋代象棋子,象棋范、象棋模、象棋花模 -1995、96、99年江西省景德镇市湖田窑遗址出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叶子牌——打“麻将”的祖宗

还有传说麻将是由唐代“叶子牌”演变而来。叶子牌,是一种长条形的纸牌,因牌面只有树叶大小而得名。叶子牌有四种花色:文钱、百子、万贯和十万贯,听这名字,直接就是和铜钱有关,顿时感觉找到了共鸣。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5)

明清时期称之为“马吊牌”,并逐渐演变成筒、索(条)、万三种花色,“筒”代表一个个铜钱,即圆形方孔的铜钱;条,代表一串铜钱,以前一吊钱就是一千,也称为“一贯钱”,贯穿起来的意思。十索就是一“万咯。牌的张数也由四十多张发展成一百多张。

后又加入将牌玩法,所以称马将,谐音就是麻将了,又叫麻雀牌。后来纸牌逐渐被硬质材料取代。清朝咸丰、同治时期改用竹片、骨料制作麻将,并制定了详细的规则,包括筒、索(条)、万、东南西北、中发白,共136张,成为与现代规格最为接近的麻将牌。至光绪、宣统年间,麻将由沿海向内陆地区推广,开始在全国普及。

彩选——古代“大富翁”游戏

唐宋时博戏。相传唐李郃所创制,意在讽刺“任官失序,而廉耻路断”,“言其无实,惟彩胜而已”。宋刘蒙叟、陈尧佐曾有所损益,但大抵取法李郃。后赵明远、尹洙仿照李郃的升官图作彩选格。具体方法是把京外文武大小官位写在纸上,另用骰子掷之,依点数彩色以定升降;一为赃,二、三、五为功,四为德,六为才,遇一降罚,遇四超迁,二、三、五、六亦升转。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6)

彩选格,又分升官图、选仙图等等,据传始于唐代。

其中,升官图的具体玩法是将京外文武大小官职写在纸上作为底图,转动陀螺来推进游戏。

  陀螺上分别写有“德、才、功、赃”四字,按照停止时的文字决定进退几格。每个人从“白丁”开始,最先升到最高位的人取得胜利。有的也掷骰子代替陀螺,用点数色彩定升降。

  在清代,“升官图”是守岁时必玩的游戏。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儿童迅速了解当时朝廷组织架构,此外官位通过“德、才、功”晋升,而贪赃枉法则会退步,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民国之后,还与时俱进地出现了从小学生到大总统的升官图游戏。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7)

掩钱(番摊)——美女荷官有木有?

汉代掩钱的具体玩法已不可考。现在能够确切知道的掩钱玩法已属唐代。唐人李匡义《资暇录》云: 钱戏有每以四文为一列者,即史传所云意钱是也,俗谓之“摊钱”。亦曰“摊铺”。

掩钱在西汉就颇为流行,从达官贵人到普通平民,喜爱此道的人很多,有的还因此发财致富。作为一种赌博方式,掩钱在当时一直受到有识之士的激烈抨击,司马迁和班固都把它斥为“奸恶之业”。

两晋南北朝以下,掩钱一般称为摊钱、摊戏,仍然广泛流行于社会各阶层。南朝梁时,宫中就出现“后盗小儿摊戏”的事情(见《南史·梁武帝诸子传》)。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8)

隋唐时期,摊钱在国内某些地区格外流行,诗人杜甫客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时,常常见到长江上舟船之中贾客船工摊钱为乐,因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夔州歌》

摊钱在清代称为番摊,在广东、福建及港澳等地曾盛极一时,至今在港澳仍盛行不衰。当时,在大小城镇中都出现了专营番摊的赌馆或赌摊,称为“番摊馆”。清朝末年,广东全省仅“合法注册”、交纳赌捐的番摊馆就有一千余家,广州城内外,就达六七百家之多。而“违法私开”的摊馆还不在其中。这些摊馆按照赌注金额的大小分为“金牌”、“银牌”、“铜牌”、“牛牌”四等,但赌博的规矩是基本一致的。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19)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赌风最盛的朝代,尤其以五口通商以后的几十年最甚,而广东又是当时全国赌风最炽的地区,以至国内流行“粤人好赌”的说法。在广东,最大宗的赌博种类首数番摊。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20)

铜钱牌——各地都流行,云贵川的最爱

铜钱牌,当地称打铜钱牌,是流传各地的传统牌类游戏,以清代方孔钱作牌具,每个地方的玩法不一,本文就拿江西人民举个栗子。

六种版式的康熙通宝各十枚,共六十枚。如果找不到那么多,你自己可以铸嘛,不然世上那么多套子钱是干嘛使的?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21)

四人游戏,玩法类似麻将。打铜钱牌所用的铜钱为“康熙通宝”,以其铜钱的背文(中文)作区分,有:宝河、宝浙、宝江、宝福、宝蓟、宝陕、宝东、宝宣等种。在上述铜钱币中随便取六种,每种要十枚,共六十枚组成一幅铜钱牌。

这种太适合咱们玩钱的了,现把详细玩法的摘录如下:

一、组人、定庄:甲、乙、丙、丁四人围坐,膝盖一起顶着一个竹筛盘,由一人随手抛起一个扎有红毛钱的“宝河”铜钱,落停在那一方,她便是开局的坐庄。在第二局开始则以上局胜方为坐庄。

二、发牌:将一幅铜钱牌混乱,由坐庄以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人发一枚,发十五轮,即每人得十五枚。

三、整牌:每人将同样的铜钱合在一起,三枚以上相同者为“清口”,五枚相同者称“坎”,六枚相同者称“龙”。如果有人手里都是三个以上相同的组牌,没有孤脾和双牌,叫“天和”;如果有三方都没有双牌,只有单牌,则要重新混乱发牌。

四、出牌、进牌:从坐庄开始依序进行。每人每次出一枚还可进一枚,无需者则可不出、不进。出牌时将孤牌抛出,或从四枚相同的牌中出一枚,但“宝河”牌无论有几枚均不出,作为定牌。若有双牌与上方所出的牌相同,则可进之清口(叫作“勃”),但如果同时有人有五枚相同的组牌与之相同,则双牌者要让她先进(叫作“开坎”);若有三枚或四枚的组牌与上方所出的牌相同,可进之(叫作“圆”),但如果同时有人有双牌与之相同,则有三枚或四枚组牌者要让她先进。

五、和牌:如谁的牌均为三枚以上的几个组牌,此家即可和牌。和牌有“圆”有“阙”,所谓“阙”,即某家所有的牌都已成为三枚以上的组合,只有某一组牌还是两枚组合,而别人又打出了一枚相同的牌,则可把那只相同的牌吃进,使两枚的组合变成三枚组合,同时也就和牌了。

六、定局、算子:除“宝河”牌外,其中有一方每组牌均在三枚或三枚以上(全清口),即可和牌(定局)。每人的子数=“河”牌数 进牌数 “坎”组数 “龙”组数x2,以子数的多少定胜负(进子或赔子)。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22)

最后散场,以每胜一个子进多少钱定输赢。

古钱占卜——划重点了,文末开卷考!

最后介绍一下《易经》的古钱占卜法:

起卦前要默念自己所问之事,念完后就可以把三个铜钱合在手心,或放入竹筒中。晃动手掌或竹筒,将铜钱掷在桌子上观察铜钱的正反。铜钱以正面为阳,反面为阴,取意天清简虚为阳,地重繁实为阴。

假如王者穿越到了古代(我们就假装穿越到古代)(23)

画爻时要按照从初爻到上爻,即从下向上的顺序。还要根据“阳极变阴,阴极变阳”的原则,把老阴要变成阳,老阳要变成阴,少阴和少阳则分别记成阴爻和阳爻就行了。

这样连续六次投掷铜钱,就可以由下而上得到一个完整的卦象了。

本次的试题:用铜钱起个卦,看看自己啥时能解禁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