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瞳易经详解系列内容第109篇。

鼎卦之后是震卦,接着是艮卦。震为动、艮为止,动到极点是静,静到极点是动,这两卦是分不开的一体两面。震艮相综,震卦第六爻动极转静,就到了艮卦,艮卦上九修到“敦艮”之后也动了,不过不是回到震卦,而是进入下一卦渐卦,渐卦也是动、慢慢地动。

震为长子,在后天八卦方位图中居正东方,大家稍联想一下就能知道东方代表什么。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储君都是住东宫的,也叫“东宫太子”,太子一般是嫡长子。鼎卦的功业由震卦继承,通过了考验就可以传下去,这是站在卦序角度的理解。

可能有人会疑惑,前面鼎卦不是刚刚讲接班人要考虑所有子嗣不局限在嫡长子吗?并不矛盾。学易一定不要有思维定式。比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真是靠儒术治理的天下吗?并不是。尊儒是为了束住读书人,治理天下的根本还是法家或道家那一套。

站在更高维度来看:“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震卦代表生机、是万物的主宰,它的第一卦义是动,万物都需要动,一动,生机就来了。

震字上面是雨下面是辰,也叫“雨之辰”。雨既代表资源也表示阴阳合。辰字在《说文解字》里解释得很有意思,是用震来反着解的。

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从乙、匕,象芒达;厂,声也。辰,房星,天时也。从二。二,古文上字。凡辰之属皆从辰。

“物皆生”后面的内容与这里不相关可以先不管。他说辰就是震,代表三月,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众根据时令进行农时劳作,万物滋生。三月有两个节气,分别是惊蛰和春分,从惊蛰开始,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至春分,万物已生机盎然。

辰是十二地支之一,以时间来看是早上七点到九点,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和早晨都代表生机、震卦也代表生机。“雨之辰”是在合适的时间恰当的阴阳合产生的能量,这个能量是生生不息的。

《杂卦传》说:“震,起也。艮,止也。”震卦正东方,从正东方开始顺时针转一圈在东北方停下来,就是艮卦,艮在东北方。“起”是起点,“止”有停止、截止等含义,以艮卦来讲,是止欲修行,跑了一圈得停下来换别人上,不能老占着位置。

《序卦传》:

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

易经谈震卦(震卦震为长子鼎的功业由震继承)(1)

玉不琢不成器

“器”指鼎,“主器者”就是主鼎者,鼎象征权柄、是国家公器。那为什么不用“主鼎者莫若长子”呢?《彖传》的作者很高明,如果这么用就差了意思。器是需要雕琢的,玉不琢不成器,雕琢后的器才能用。国之利器,不是谁都能掌握的,长子最合适,因为对长子投入的资源和心血最多。“故受之以震”,所以鼎卦后面是震卦。

“震者,动也。”震就是动,继鼎之后得动起来,可是,“物不可以终动”。这种表达方式在《序卦传》里很常见,讲的是事物到某个状态点之后必然得转变。不动没有生机,也不能一直动不停,这个在理政上很常见,叫做抚民以静或者与民休息。通常刚上来的人,总喜欢闹个“新官上任三把火”什么的,折腾几下没问题,可也不能折腾个不歇。政策制定好之后就不要动了,监督执行即可,这就叫止,“止之,故受之以艮”,所以震卦后面是艮卦。

“艮者,止也。”艮卦的卦义是止,由此也引出了不少误会,很多人认为止就是停止,不是这样。佛家讲的修行、道家讲的修身、儒家讲的修德,都是止的功夫。止,是止欲。宋朝的程颢、程颐,提出了一个响亮的道德修养目标,叫做“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把止给用偏了。存天理没有问题,灭人欲是反人性的,人欲没了那是行尸走肉。

“物不可以终止”。佛家讲心无挂碍,四大皆空,又讲普渡众生,都心无挂碍了还普渡众生干什么呢?不是前后矛盾吗?并不矛盾。佛法分小乘和大乘。小乘佛法就是止,修到极点是罗汉,再进一步就得下山渡人,那是大乘佛法、渡得好,就是佛菩萨。

“故受之以渐”。止到极点就得动,渐卦是雁行团队的象,慢慢影响并带领大家走自觉自性之路,也叫普渡众生。普渡众生不是均渡,是有缘进入这个雁行团队中,领头雁才能渡,也叫佛渡有缘人。

来看卦辞。

震:亨。震来虩虩[xì xì],笑言哑哑[è è]。震惊百里,不丧匕鬯[bǐ chàng]。

震卦是雷动,雷后通常有雨,雨是可致万物亨通的资源,这是从自然现象来看。以王权公器来看,鼎卦“元亨”,是开创者,开创的事业由震卦接班,所以少了开创的那个“元”,把“亨”留下来了。亨和震连在一起,是说动起来才能致亨。

“虩虩”是形容恐惧的样子,“震来虩虩”是说雷打下来大家都很害怕。在影视剧里经常看到这种情节,A不相信B,B说他可以发誓,如果怎么怎么样,愿受天打雷劈,然后A就信了。艺术源自生活,人都怕遭雷劈,这是事实。“哑”是笑声,雷动产生的威能使万物惊惧,大家都很谨慎不敢妄为,由此得福。《周易正义》里有段解释解得蛮好的,引用一下供大家参考。

震之为用,天之威怒,所以肃整怠慢,故迅雷风烈,君子为之变容;施之于人事,则是威严之教行于天下也。故震之来也,莫不恐惧,故曰“震来虩虩”也。物既恐惧,不敢爲非,保安其福,遂至笑语之盛,故曰“笑言哑哑”也。

有个词叫“龙颜震怒”,还有个词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一把手如果怒了,后果那是很严重的,大家都不敢怠慢。这种急速的变化,君子也为之动容。以人事来讲,用威严的教化行于天下,就叫震。在这种教化下,大家都很恐惧,恐惧就不敢为非作歹,不为非作歹,就不会有祸,没有祸就是福,有福大家都很高兴。“笑言哑哑”是在威严教化下不妄为产生的结果。

“震惊百里”讲的是震的范围。古代最早的诸侯国,一般以百里为封地。“不丧匕鬯”,“丧”是丢失;“匕”是古人取食的器具,现在我们用的羹匙就是匕演变来的;“鬯”是祭祀用的酒;“匕鬯”,代指宗庙祭祀,也泛指饮食用具。这就很清楚了,君主的教令像雷一样震惊百里,传到了诸侯国,诸侯戒惧,由此得以保全宗庙社稷、不丢饭碗。“不丧匕鬯”是双关语,既指君主也指诸侯。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易经谈震卦(震卦震为长子鼎的功业由震继承)(2)

震来虩虩

“亨”分析过了。“恐致福”是解释“震来虩虩”的。震威袭来,刚开始是恐惧,在恐惧中自修、自省,必能招致福泽。“笑言哑哑,后有则也。”致福之后很高兴,可是别忘了“笑言哑哑”是怎么来的,怎么来的?在恐惧中自处有则,有则则安而不惧,后面才笑得出来。“后有则”不太好理解,在前面加个字就好理解了:“(震)后有则”。

“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迩”是近,君主的教令犹如雷震惊闻百里,远者惊而近者惧。这是形容威能远播。“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出”指外出,君主外出了,谁守社稷?长子。长子可以守宗庙社稷、可以为祭主。祭主也就是主持祭典的人,祭典不是谁都能主持的,得是一把手。震来虩虩、震惊百里之后,完成了由鼎到震的接班。

象曰:洊[jiàn]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洊”,是接连不断的意思,震卦的卦象上震下震,雷一个接着一个来,就叫“洊雷,震”。“洊”字在坎卦出现过,坎卦是“水洊至”,一个浪头打过来,后面还跟着一个更大、更狠的浪头,面对这种坎险怎么应对?修习以应对。坎卦需要习坎、需要以常德行习教事。

震卦的应对是“以恐惧修省”。“以”是能够,能够在恐惧中修省自身,并扛过震荡的浪头,将来才堪当大任。具体怎么做?在爻辞里有。

这一篇先到这,下一篇分析震卦六爻。

往期内容,欢迎点击头像,到个人主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