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空时评,空哥带你看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11月12日,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提出要实施40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不禁让人们又想起了其政府高达237%的赤字负担率。有何玄机,空哥带你看一看。

如何看待信用货币的优缺点(日本发明的量化宽松和负利率)(1)

赤字负担率就是国债总额占GDP的比例,细究它的逻辑,其实并不严密,且不说GDP数据本身就有很大的争议,即使数据没问题,GDP能否转化为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更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增税以后,往往会影响GDP增长,而且选民也会反对,经济理论可行,到了社会政治实践层面,往往是不可行的。

更为现实的指标,应该是赤字依存度,是指当年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就是政府每花一块钱,有多少比例的钱是借来的,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指标。

2021财年的赤字依存度,日本为41%,美国为40%,赤字依存度这么高,其中央或联邦政府的信用,实际上早就该破产了。

之所以没有发生违约,是因为有央行兜底购买所致,不管政府发多少国债,市场上卖不动的,在央行设定的利率点上全部买进,这就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日本央行首先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如今已经被全球央行普遍使用,包括欧央行和美联储,人民银行的MLF(中期借贷便利),也是一种量化宽松政策。

国债的负利率政策,也是由日本首先实行的,欧央行随后也跟着实行了。空哥在此立个flag,哪天要是美联储也宣布实行负利率政策,大家不要惊讶,因为2021年11月18日有人已经说过了。

如何看待信用货币的优缺点(日本发明的量化宽松和负利率)(2)

如何看待信用货币的优缺点(日本发明的量化宽松和负利率)(3)

量化宽松政策,是隐蔽地降低利率,就好比是在考试中作弊,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而负利率政策,是公开地降低利率,就好比直接改考试分数,明目张胆,爱咋咋地。

这种全球跟随日本,实行反常的货币政策现象,是偶然的还是有其必然性呢?

众所周知,人类彻底放弃货币金本位,完全进入信用货币时代,才50年的时间,相比于几千年的货币史,只是短短一瞬间,人类在没有了黄金这个硬约束面前,到底会如何表现,能不能进行自我约束,历史还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

因此,基于50年前的金本位货币史,以及最近50年的信用货币史,而形成的经济理论,要么时过境迁,早已不合时宜;要么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很多都不堪用。

在金本位时代,黄金产量是个硬约束,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要受到这个硬约束的限制,只能靠调节货币需求量,来使供需达到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任务主要由利率的升降来完成。

利率的升降,由市场上所有参与主体共同作用形成,系统性地扭曲市场利率,不仅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而且往往得不偿失,比如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就造成过巨大的损失。

一次完整的利率升降,就是一个经济周期,一个接一个,循环往复,始终在闭环中运行,这是金本位时期的典型特征。

如何看待信用货币的优缺点(日本发明的量化宽松和负利率)(4)

信用货币时期则不同,货币政策是人为决定的,货币供应量除了自身的克制,没有任何约束,可以跟市场利率对着干,经济学称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

货币供应规则改变了,经济周期当然也就不按套路出牌了,要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那是不是从此人们就可以把经济周期玩弄于股掌之间了呢?怎么可能。

无数的事实证明,没有硬约束,人类自身的克制是永远都靠不住的,货币供应量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高,而且要想发挥作用,货币供应的增量必须要呈指数级增长才行。

因此,货币政策只存在有限克制和毫无克制两种可能,利率被人为压低,但高于通胀率,就是有限克制;利率低于通胀率,相当于实际负利率,就是毫无克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胀率是由其自身规律决定的,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硬约束,所以在有限克制的货币政策下,经济周期还有一定的环形特征,只不过不再是闭环,其形态就像是开放式的螺旋线,环形的直径越来越大。

如何看待信用货币的优缺点(日本发明的量化宽松和负利率)(5)

开放式的螺旋线

在毫无克制的货币政策下,不再有任何硬约束,经济周期将失去回落的作用力,其形态就像开口向上的右半部分抛物线,形状越来越陡峭。

如何看待信用货币的优缺点(日本发明的量化宽松和负利率)(6)

开口向上的右半部分抛物线

根据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这个宇宙普遍规律,上述两种形态,无论哪种,最终都是要走到尽头的,区别在于前一种比较慢,后一种比较快,人们还是无法最终改变经济周期的走向。

从现在全球高通胀、低利率的现状来看,毫无克制货币政策的抛物线形态,或许是所有信用货币发展的最终走向。

货币供应紧缩,同时利率高于通胀的时代,不是再见,而是再也不见。

这正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如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