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丨中建七局西南公司、武汉混凝土协会

10月31日10时

长投生态中心项目

开始T1塔楼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至11月4日凌晨,历时86小时

T1塔楼筏板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

一次性浇筑体积达11000立方米

刷新公司在鄂项目浇筑记录

比原计划96个小时提前10小时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1)

因地制宜——布全局

长投生态中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与坨塘路交汇处,用地面积18160平方米,容积率为4.96,总建筑面积为132266.89平方米。工程造价为51602.39万元,项目由T1写字楼39层,T2写字楼14层,T3写字楼4层三栋楼组成。

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施工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T1塔楼是项目主塔楼,高178米,底板平均厚度3.5米,最厚处达7.4米,是该项目浇筑量最大的筏板。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2)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3)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4)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5)

浇筑前,项目部多次召开专项会议,组织技术交底,对浇筑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积极从质量控制、安全措施、劳动力组织、后勤保障和疫情防控等方面做足充分准备。

针对项目施工面临的首要施工难点市区搅拌车限行和场地狭窄问题,项目经理张辉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提前告知搅拌站增加罐车数量,合理考虑罐车发车时间,向交管部门申请借用道路停靠车辆等措施,为T1筏板浇筑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组织赋能——出效率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6)

在筏板浇筑过程中,“一次性”和“连续性”是关乎筏板质量的关键。为确保浇筑质量,实现一次性连续浇筑。

在人员上,22名管理人员,分成五个强悍小组,投入到T1塔楼浇筑任务中,按浇筑面将30余名工人细分,加密设置混凝土振捣工人,实现人员网格化。

在设备上,以“1#、2#、3#”天泵组成的3个高猛火力浇筑点同时作业,将11000m³混凝土源源不断地浇筑在筏板上。

在材料上,由1个搅拌站、4条生产线、30余辆罐车不间断供应,在早晚高峰期到来前,每个浇筑点至少压车3-6辆,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连续供应。

在浇筑上,按“东南至西北”由远及近、由深至浅的原则,集中3个点的密集火力分层浇筑。

混合着中建七局人敢为人先、善作善成的强大意志力的11000方混凝土喷涌向筏板的每个角落。

创新技术——促生产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7)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武汉一次性浇筑混凝土最大单体量工程顺利完成)(8)

由于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大,浇筑厚度较厚,混凝土易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翘曲变形,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特对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了监控,以便随时掌握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本次采用HC-TW80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测温系统,将预埋式测温探头固定在钢筋支撑上,直接打入混凝土中,将预埋式测温探头与数据采集传输模块连接,通过GPRS传输的方式,将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使用专用PC端软件记录存储、浏览数据,并能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自动生成数据报表及曲线报表。

此外,项目部还根据近期武汉市的气象资料分析,制定了混凝土浇筑养护期间应对天气变化的应急预案,避免筏板里外温差过大情况的出现,将超大体积混凝土温差始终保持。

注:欢迎大家关注小编的微信公众号“土木智库”,里面有小编整理的建筑行业的众多资料,有一建、二建、造价、消防视频和课件,欢迎大家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