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垃圾分类,我们农村过去有句老话,叫烂得掉的进猪棚,烂不掉的进灶头。现在我们跟村民普及时,就讲‘能烂掉的就是湿垃圾,不能烂掉的就是干垃圾’,先帮村民弄清楚干湿垃圾分类,再细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松江区泖港镇新建村村民陈月芳是村里素有威望的“老舅妈”,她现在当起了村垃圾分类志愿者,负责附近34户70多名村民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不配合的人当然也有的,但是大家都是熟人,别人都分类了你不分,面子上也挂不住啊。”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1)

通过熟人入户宣传等手段,迄今为止,泖港镇新建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近100%,分类率达90%以上。据了解,松江区早在2011年,便成为上海市第一批垃圾分类小区试点,2017年成为全国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区,形成了湿垃圾“一镇一站、一村多点”、从源头抓垃圾分类、湿垃圾就地积肥消纳不出村等工作模式。目前还利用湿垃圾处理生化机、积肥池、酵工坊等辅助手段,推进垃圾分类,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松江模式”。

发挥“熟人社会”自治作用

“农村村民居住分散,不像城市社区那么集中,并且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接受能力不强,生活观念和习惯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再加上靠近集镇区域的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难管理,都给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带来很大的难度。”松江区市容环卫中心相关负责人胡秀琴告诉记者。

农村地区推展垃圾分类工作,有其客观存在的难点,但同样有其优势所在。在乡土,人们因熟悉而信任,可以说每个村是一个小小的“熟人社会”,这为垃圾分类宣传创造了有利条件。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2)

陈月芳家里开了个小卖部,平时人气很旺,村民们都喜欢来这里串串门嘎讪胡,夏日里还会在门前树下开“茶话会”。

“附近都是很熟悉的村民,甚至大多数都是亲戚,我做了垃圾分类志愿者以后,就在聊天的时候,教他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附近素有威望的“老舅妈”陈月芳告诉记者,除了垃圾分类志愿者,村里的干部们、老党员、网格长们也都会挨家挨户做宣传。“我们做宣传时,还带着香皂、毛巾等小礼品上门。大多数村民都是听招呼的,起码面上都是积极进行垃圾分类的,接下来就是一个养成习惯的过程。”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3)

在陈月芳家中,记者注意到其厨房和卧室各有一个垃圾桶。厨房里的垃圾桶放着烂菜叶、瓜果皮等湿垃圾,而卧室的垃圾桶内则以纸巾等干垃圾为主。“我家很久前,就这样分干湿垃圾两个桶来进行垃圾分类了,这样不用倾倒时再分类,省事多了。我们要劝其他村民进行垃圾分类,自己得先做好。”陈月芳认为,垃圾分类也得党员干部带头,才好做通村民们工作。

新建村书记蒋苏叶认为,“熟人关系”是瓦解农村群体原有扔垃圾习惯的突破点,只要说服村里一些“有权威”的长者,新的风气自然会传播开来。

一时懈怠,让这个村从考核头名变成倒数第一

清晨的叶榭镇东石村宁静而祥和。94岁高龄,但身子骨依旧硬朗的罗桂芳,拿起厨房里的垃圾桶,来到家门口的村道上倾倒垃圾。他动作娴熟,对他来说,这已经是个养成许久的习惯。

“村里面宣传垃圾分类,已经好几年了。他们还专门下发了干湿垃圾桶,让我们一个放在厨房,专门放湿垃圾,一个放在卧室,专门放干垃圾。”罗桂芳告诉记者,家里分了干湿垃圾桶以后,厨房、卧室产生的干湿垃圾直接分类倒进不同的垃圾桶,倒垃圾的时候就不用再麻烦地分拣了。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4)

在东石村,像罗桂芳这样在源头就进行分类的村民,在全村占得比例很高。

“村民在家中就完成了干湿分类,源头问题解决了,撤桶就能推进了。”叶榭镇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坚峰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东石村就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原先村里每户人家门口也都设有垃圾桶,经过多年的宣传,大部分村民已形成在家分类的习惯,村里的公共垃圾桶越来越少,定点投放成为村民习以为常的事情。“撤桶不能一刀切,必需给老百姓一个适应的过程,逐渐减少才能避免抵触情绪。”

东石村的成功得益于“1 3 1 N”垃圾分类模式。赵坚峰介绍,为提升垃圾分类的质量,叶榭镇以东石村为试点,开展垃圾分类新模式。“1”是村级党组织引领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管理、宣传、指导、考核等工作;“3”是以网格为单元,每个网格配备党员志愿者、网格长和垃圾分类志愿者三位宣传监督员,负责开展上门入户查看居民户内干湿垃圾桶,现场指导分类投放;“1”是村级环境卫生市场化保洁员队伍,负责分类清运垃圾及二次分拣,并做好垃圾房内外环境的保洁工作;“N”是动员村民广泛参与。

为保证机制运行,叶榭镇对于村里的垃圾分类考核是认真的。

“因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的好,我们村常年在镇里考核都是名列第一,但是因为某段时间的麻痹大意,直接从第一名变成倒数第一。”东石村的徐皓告诉记者,这对村干部们和垃圾分类志愿者骨干们是个刺激,让他们不敢松懈。

“村民自主到投放点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投放,方便保洁员分类清运,减少保洁员二次精细化分类工作量。保洁员用干湿分类手推车到自然埭投放点进行干湿垃圾分类清运,并查看投放点干湿分类成效,记录在册,形成自然埭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原始台账。”赵坚峰说,“东石经验”的成功让他们找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出路,接下来将会在全镇进行推广。

处置站、积肥池、酵工坊,让湿垃圾不出村

利用科学手段,实现垃圾减量,让湿垃圾不出村,也是松江区探索的垃圾分类“新模式”之一。目前,各个镇“各显神通”,结合地域情况,采取分类处置的方式资源化回收利用垃圾。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5)

在泖港镇新建村湿垃圾资源化处置站,随着工作人员按下开关,上海第一台农村湿垃圾处理生化机轰隆隆地运转起来,从各村收集来的菜叶、果皮等湿垃圾被快速“吃进”,经过搅拌、碾磨、微生物发酵、过滤、烘干等工序,日处理垃圾约2吨,5至7天就能将这些垃圾变成有机肥。

叶榭镇东石村设置了4个积肥池,保洁员对湿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后,会将湿垃圾投放到设在田头的下沉式积肥池,其他垃圾则运入垃圾房,由镇环卫所统一收集处理。每个积肥池可以积存20吨左右湿垃圾,经过发酵后形成肥料还田,免费提供给农民使用。每年共可减少约180吨湿垃圾出村。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6)

石湖荡镇泖新村开设了酵工坊,将湿垃圾制作成酵素,每季度定期制作、发放,鼓励村民用湿垃圾兑换酵素。而酵素可以作为有机肥有效改良土壤,还可以定期喷涂在果蔬枝叶上,增加果蔬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强抵抗力预防病虫害。配合洗洁精,还可以用于洗碗,拖地,变废为宝。在该村微孝菜园承租的2亩土地上,需要0.5吨酵素肥,意味着要消耗掉大约1.5吨湿垃圾。

农村垃圾分类推行方法:农村推行垃圾分类有何秘诀(7)

而对废纸、旧衣服等可回收垃圾,不少乡镇还通过再生资源交投站,采取“绿色账户”积分和“两网融合”工作相结合,定时集中回收,再送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李成东

李成东 摄 松江区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