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下川岛有什么好吃的地方(东仓里最江门)(1)

东仓里承载着一代一代江门老居民的记忆。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

“青石屋还在,雕花的窗户还在,屋顶的孔雀依然昂起高贵的头……当昔日的热闹散尽,新的热闹把它替代,还会不会有人记得这里。”在一位东仓里的老住户的微博中,他曾写下这样的文字,怀念记忆中的东仓里。

东仓里,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白沙街。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一度繁华,也曾经沉落。它承载着一代一代江门老居民的记忆。如今,它正在以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传奇江门

地名档案

相传姜子牙后人

在此开枝散叶

东仓里不大。当年以它的名字而存在的区域不过方圆0.44平方公里。然而,这里却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东仓里的老居民,以吕姓为主。“据族谱记载,我们这里的吕姓是姜子牙的后人。”东仓里今年86岁的居民吕有恒说,“据记载,在北宋末年,我们的祖先从南雄珠玑巷来到了现在江门的丹灶,后来,才迁到了现在的东仓里居住,在这里开枝散叶。”

吕有恒告诉记者,吕姓当年在这里的影响很大,“现在的东仓里、范罗岗一带,那时候基本上都是吕姓居住的。”他说,“像大家熟悉的三十三墟街,长堤路那一带的骑楼有不少就是我们的族人所建。”

虽然现在东仓里交通发达,但是,在吕氏祖先迁到这里居住的时候,这里除了有条路可以到新会会城等地外,主要靠水路出行。“别说几百年前了,就是在我小的时候,这里都还没有现在的白沙大道、胜利路等道路,主要是靠河出行。”吕有恒说。

这里曾是城市繁华中心

在岁月的变迁中,这里曾一度繁荣。“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就是江门的市中心。”吕有恒说,“附近的常安路、长堤路都是非常繁华的。”

对许多江门人来说,长堤路、常安路、墟顶街等,这些不仅仅是个地名,更多的是一种记忆、一份感情。

据载,明朝初期,先辈们在此开辟了一个墟场——江门墟,今天的江门市区便由此发散开来,蓬商文化亦是源于此。三十三墟街的墟顶街如今也被认为是江门城市的原点核心区。

30年前,长堤路以及它周边的几条街是江门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这座城市的眼。这里每天都热闹异常。特别是夜晚,长堤路更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服装百货摊档,熙熙攘攘的人流、不绝于耳的叫卖声、音乐声、路边小食摊的香味、讨价还价的吆喝……构成了这座城市最喧嚣的时刻、最活色生香的画面。

这里当年不仅商业发达,也是江门政府部门的集中地,江门市政府,江门的多个部门都在这一带办公,而且,在东仓里,也建了不少工厂企业。

搭建墟街文化“大”平台

东仓里一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修建了西区大道(现白沙大道西)、胜利路、农林路等众多道路。江门的市中心也逐渐转移。东仓里变得日渐冷落。

如今的江门人逛街、购物已经较少选择去长堤了。甚至许多新江门人已经完全不知道当年蓬江河北岸的这几条街、这些斑驳的骑楼式建筑物曾有的繁华与辉煌。他们更不知道,许许多多的江门故事必须从这里开始讲起。

而如今,这里正着力打造一个历史文化的重地。记者从江门市蓬江区了解到,包括东仓里在内的“33墟街”见证了蓬江区600多年商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历程。自“33墟街”建设以来,蓬江区通过吸引本土或外地优秀艺术家,以文融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通过多种形式让墟街历史“活”起来。蓬江区于2015年建成全市首个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民营商业园区——东仓里文化创意园,该创意园亦成为全市首个与墟街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基地。

据了解,该创意园首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规划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别由两个大型综合体贯穿而成,设置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美术馆、艺术馆、国学馆等。东仓里文化创意园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打造珠三角首个中外合作雕塑园。

除此之外,东仓里创意园还规划了6000平方米用于打造江门古玩艺术品鉴赏集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