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会区排名(江门新会排全国百强区第45位)(1)

全国新会区排名(江门新会排全国百强区第45位)(2)

全国新会区排名(江门新会排全国百强区第45位)(3)

全国新会区排名(江门新会排全国百强区第45位)(4)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陈继武

9月9日,记者从江门市新会区获悉,在刚公布的2021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地级城市市辖区)中,新会再进2位,排名第45位。

近年来,新会扎实的党建成效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地区生产总值保持江门全市第一;全国百强区排名连续多年实现争先进位,去年,新会从在全国百强区排名中初次排名的第71位跃升至第47位,实现了排名进入前50强的历史性跨越,连续多年实现争先进位。2021年跃居第45位,再进2位。

据了解,新会区的“双区”建设加快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随着全省第四大轨道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开通运营,新会正式迎来了“湾区一小时经济圈”时代。作为江门“珠西中央活动区城市客厅”的门户担当,以江门站为中心建设的珠西枢纽新城,正崛起为宜创、宜居、宜商、宜业,对接大湾区、辐射粤西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聚力“双区”建设,新会正加快打造开放合作新高地,积极参与湾区城市群合作,吸引各种要素向新会集聚。

“交通大会战”:推动深江铁路、珠肇高铁新会段提速建设,力争江门站开通更多始发线路。完善“四纵四横”高快速路网,加快中开高速、银洲湖高速、国道G240、江门大道南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探索与周边城市共同打造“组合港”,实现多式联运、多港联动。

跨区域合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加快与珠海、中山的对接。深江产业园通过“总部 基地”“研发 制造”等模式,强化与深圳的合作。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深化与港澳的交流合作,打造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同时,发挥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功能作用,打造江门保税物流和跨境电商核心园区。

推进创新驱动:积极对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吸引一批品牌孵化器进驻新会创新走廊。推进江门“侨梦苑”新会园建设,大力支持美达锦纶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加快打造“1 4”高职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引育人才。

打造营商环境: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重新修订新会“黄金十条”,完善自动兑付模式。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不动产登记与用电、用水、用气“一表通办”,加快实施工程项目“模拟审批”,力争实现“交地即动工”。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