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过了颜真卿,那就不能不说柳公权。因为两人一直都是相提并论的,号称“颜筋柳骨”,是书法史上最强CP之一。

所谓“颜筋柳骨”,来自宋朝范仲淹的《祭石学士文》中称颂石延年书法“曼卿之笔,颜筋柳骨。”原是指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而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劲著称。后来以此泛称书法极佳。

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这时已是中唐时期。

这时候,颜真卿的颜体已经大成。

宋朝苏轼曾记载“(柳公权书法)木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

实际上,柳公权的“柳体”,既有柳氏家族的家学渊源,又吸收融汇了欧阳询的峭劲、虞世南的圆融、褚遂良的疏朗,最终形成了自己匀衡瘦硬、骨力遒劲的特色。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1)

柳公权像

柳公权出名还算早,而且出名也颇有戏剧性。

他29岁进士及第,但做的是秘书省校书郎之类的小官。

有一次,他到佛寺看壁画,顺手就在墙上写了一首论画诗。没想到这诗被后来的唐穆宗李恒看到了。

唐穆宗即位后,柳公权进京回奏政事。穆宗就召见了他,还对他说:“朕在佛寺中看到你的笔迹,想见你很久了。”当即就升任他为右拾遗,补翰林学士,从此柳公权就随待皇帝左右,甚得穆宗信任。——可见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有多么重要。

可柳公权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觉得做学士是个闲职,所以他在《蒙诏帖》中就写道:“昨蒙恩放出翰林,守以闲冷,亲情嘱托,谁肯响应。”(我蒙圣上恩诏任职翰林,成天守着这个闲职冷衙门,各位亲友的嘱托,实在是找不到门路可以办好。)

《蒙诏帖》又称《翰林帖》,用笔雄健,气势磅礴,被誉为“天下第六行书”。

可又有人认为该贴是宋人仿本,迄今仍无定论。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2)

《蒙诏帖》

柳公权虽居闲职,但他还是利用自己亲近皇帝的机会进谏。

有一次唐穆宗向柳公权请教笔法,柳公权趁机就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唐穆宗也不傻,知道柳公权这是“笔谏”,只得哈哈一笑:“爱卿言之有理,朕自当改过。”

柳公权一共历经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六代君主,每代君主都对他敬重有加,对他的书法尤其钦佩。

唐文宗曾在宫廷宴会上要大臣们对诗,他说了一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众人纷纷捧场,但最后还是柳公权接的“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最受文宗喜爱。

唐文宗命人在殿壁上刷一块空白之处,让柳公权把这首诗用直径五寸大小的字写在墙上,每天观摩,还赞叹道:“钟(钟繇)、王(王羲之)无以尚也!”

唐武宗和柳公权之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唐武宗看宫中一名女官不爽,正好柳公权在场,武宗就说:“朕对这个人很不满意,如果能得到学士你的一篇作品,朕就不怪罪她了。”

柳公权也有急才,当即写成一首七言绝句:“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唐武宗看后龙颜大悦,把御案上的几十张蜀郡产的贡品麻纸以及二百匹锦缎赐给了柳公权,还命女官上前向他拜谢——字写得好还能救美女,单身狗们是不是也考虑练练字呢?

唐宣宗则请柳公权在御座旁写字,还让军容使(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为他捧砚、枢密使为他奉笔——这差不多是唐玄宗求李白为杨贵妃写诗的待遇了。

柳公权担任宫廷最高级专职书法教师达20年之久,王公大臣们家里面要立碑,如果不能请得柳公权来写,就不够逼格,还会被视为不孝——就跟现在你不开个法拉利、玛莎拉蒂就没法混上流圈子一样。

柳公权书法的名声甚至远达海外,当时民间还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据说外国使团来唐进贡,还会有一项支出就叫“购柳书费”,海外代购专款专用。

日本顶尖书法家“平安三笔”中的橘逸势,主要就是学习柳公权的书法风格。

不过,在楷书入门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四大家之中,柳体算是最难的。主要是因为柳体点画精微细致,结构规矩严谨,是四大家中最讲究法度的,也是技巧性最强的。

柳体骨力遒劲,用笔斩钉截铁,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把握,老是写不像,容易打击信心,从而消磨积极性,甚至还有人说“自古习柳无大家”——这个锅甩得漂亮!

不过,柳公权是是唐代楷书艺术的最后完善者,号称”晚唐书法界第一人“。他建立起了一整套楷书的规范,让后人在练习楷书时有了完整而成熟的规律和经验可循,所以千百年间,柳体在书法入门之中,还是拥有重要地位。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说:”柳诚悬(柳公权字诚悬)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柳公权流传到现在的作品以碑刻为多,其传世碑刻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刻石》、《回元观钟楼铭》、《魏公先庙碑》、《九嶷山赋》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兰亭诗》等,墨迹中最有名的有《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3)

《金刚经刻石》部分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4)

《回元观钟楼铭》拓本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5)

《魏公先庙碑》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6)

《九嶷山赋》部分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7)

《伏审帖》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8)

《十六日帖》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9)

《辱向帖》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10)

《王献之送梨帖跋》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唐楷最后一名大宗师柳公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11)

,